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人區“西藏阿裡”考古出土天珠

考古學者們在位於西藏阿裡地區劄達縣西郊的曲踏墓地發現了一顆保存完整的天珠。 該天珠呈橄欖形, 兩端截平, 有穿孔, 深褐色與乳白色相間紋飾。 從出土木梳、銅鏡、紡織工具等來判斷, 該天珠的佩戴者應該為女性。 天珠發現于墓主人的頭頸部, 與髮辮放置在一起, 從這一出土位置來看, 其主要是裝飾功能。 從同一時期發現的五座洞室墓葬的埋藏情況來看, 出土天珠的墓葬形制最為獨特, 遺物也最為豐富, 天珠的佩戴者顯然擁有更多財富。

曲踏墓地出土的天珠是西藏地區在田野考古中首次發現, 具有明確的地層關係、出土環境和年代。 它的出現不僅為考察這一飾物在西藏地區的出土年代、流行地域、社會功能和區域文化交流提供了線索,

同時也使解開古老天珠的製作工藝之謎成為可能。

從現有資料來看, 該天珠的來源與印度河流域密切相關。 可見至少在西元2世紀的象雄時期, 天珠已經在西藏阿裡地區出現, 並且很有可能在古代象雄國的統治中心區域開啟了一個佩戴天珠、崇仰天珠的時代。 後來伴隨著本教、佛教在藏民族的傳播, 天珠開始在西藏和喜馬拉雅山地帶廣泛流行, 它的紋理便進入了一個再創造、複雜化的過程, 它所代表的宗教意義也更加深刻和複雜, 它的產地也可能不僅僅局限于最初的起源地。 晚期的天珠已經成為西藏文化中被神聖化的一個標誌性符號, 這是在天珠一開始被從域外引入時完全不具備的社會功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