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讓“綠色殯葬”蔚然成風

清明前夕, 多地舉行節地生態葬集體安葬儀式, 以骨灰自然葬為代表的新型生態葬引起人們關注。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表明綠色殯葬逐漸深入人心。 (4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綠色殯葬”蔭及子孫, 要讓“綠色殯葬”蔚然成風, 依然任重道遠。 在我國, “綠色殯葬”的最大障礙, 無疑是“厚葬薄養”觀念依舊根深蒂固。 因此, 推廣“綠色殯葬”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一次宣傳。 近年來從傳統的放鞭炮、焚燒紙錢到鮮花水果祭祀, 人們的觀念已在逐漸轉變, 但要使“綠色殯葬”大力推行,

政府相關部門仍需不斷努力。

首先, 要研究出臺相關的殯葬改革優惠政策, 鼓勵生態安葬, 並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路、廣播等有效載體, 廣泛宣傳科學、健康、文明、節儉的治喪觀念, 宣導先進的殯葬文化理念, 大力推廣樹葬、海葬、塔葬、花葬、草坪葬等少占地、不占地的生態殯葬新形式, 使廣大群眾清楚地認識到文明殯葬方式的積極意義, 使廣大群眾自覺革除陋習, 弘揚厚養薄葬、文明治喪的殯葬新風尚。 在文明祭掃上, 積極宣導用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上祭祀、無煙上墳等現代祭祀方式緬懷先輩追念故人, 用更加自然、時尚、文明、綠色、節儉的方式表達悼念之情。

其次, 要儘快制定殯葬有關規定, 使殯葬工作儘快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民政、文化、宗教、城管等相關部門要緊密配合, 形成合力, 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 充分發揮執法主體作用。 對喪事活動相關的花圈店、鼓樂隊及封建迷信品生產銷售攤點進行大清查、大整頓, 發放准許證, 從源頭上堵住貨源, 不准生產出售會造成浪費、破壞環境的喪葬用品。 特別是要對那些有令不行的人真正予以處罰, 而不是停留在只“牆化”不強化的“一紙空文”上。

最後, 要建立殯葬用品迴圈使用制度。 政府部門和殯葬機構應率先宣導殯葬用品的迴圈利用, 比如, 以電子鞭炮代替火藥鞭炮, 取消紙質花圈, 在殯儀場所推出花圈出租業務, 反復使用, 使用者只需改寫花圈緞帶上的挽聯, 這樣既可以減輕喪屬及弔唁人的經濟負擔,

節省開銷, 又可以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