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人急救的必備常識

老人急救的必備常識

老人因為體弱多病, 所以會容易在緊急情況下, 出現一些健康危險, 這個時候爭分奪秒的急救十分重要。 哈醫大四院老年一病房于俊民主任介紹說, 掌握基本的老人急救知識, 對挽救老人生命十分重要。

老人急救的必備常識

1.異物窒息, 趕緊用海姆利克急救法

老年人牙齒缺損較多, 咀嚼功能大大下降, 並且大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 吞咽反射遲鈍, 容易發生異物窒息。 隨著年齡增長, 老年人食道的生理功能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食物過熱過冷都易令其痙攣,

增加窒息幾率。 老年人發生異物窒息時, 須立刻就地採用“海姆利克急救法”清除異物。

如果老人意識清醒, 救助者應該從老人背後將其環腰抱住, 使其稍向前彎腰;一手握拳, 用拇指側緊緊抵住老人腹部(肚臍和胸骨之間的腹中線上);另一手掌捂按在拳頭上, 反復快速向上按壓老人腹部, 直至異物排出。 注意千萬不可拳擊或擠壓胸部。

如果老人已經昏迷或意識不清醒, 應讓其平躺在地面上, 救助者騎跨在老人髖部, 兩手掌重疊置於老人肚臍上方, 借助身體的重量, 用掌根向前下方快速施壓。 如果身邊沒有人相助, 清醒的老人可以自救:稍微彎腰, 利用椅背、桌角等堅硬的物體, 自行衝壓上腹部, 讓體內氣流沖出異物。 若以上方法無效,

應立即撥打120。

2.老人跌倒, 扶起有講究

據統計, 我國65歲以上老人中, 約有1/3每年會跌倒一次或幾次。 老年人往往患多種慢性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頭暈、體位性低血壓、血糖不穩定以及精神異常等, 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另外, 老年人感覺器官功能衰退, 視力、聽力下降, 可能增加跌倒風險;骨骼、關節與肌肉等運動系統病變, 同樣也會導致老年人行走無力, 容易跌倒;此外, 安眠藥、降壓藥、利尿藥、降糖藥等, 長期應用也會增加跌倒風險。

因此, 老人跌倒後不要驚慌, 應保持冷靜, 注意保暖, 休息片刻後再大聲呼叫, 等待救援。 老人若能自己站起來, 要掌握起身技巧:如果是背部著地, 應彎曲雙腿, 挪動臀部到椅子或床旁,

有條件的可蓋好毯子平躺, 以保持體溫;等體力恢復後, 向椅子的方向翻轉身體, 變成俯臥位;雙手支撐地面, 抬起臀部, 彎曲膝關節, 雙手扶住椅面, 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以椅子為支撐, 努力站起來;休息片刻後打電話求助。

家人發現老人跌倒時, 應先觀察其表情、神態, 詢問摔倒原因, 再給予幫助。 如果老人意識清醒且無不適, 稍事休息後可將其扶起;如果伴有嘔吐, 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 以防窒息;如果老人昏迷或有語言障礙, 應立即撥打120;如果伴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等腦卒中症狀, 不能立即扶起, 以免加重症狀, 應立即撥打120;如果懷疑老人有腰椎損傷, 或不能確定情況, 建議不要隨意搬動, 等待專業醫生救援。

3.老人暈厥, 分清原因再施救

發現老人暈厥後, 家人應迅速使其平臥, 注意保暖, 根據具體原因進行急救。 如果老人是因低血糖暈厥, 可以沖杯糖水讓其緩慢喝下;如因心絞痛暈厥, 應讓其立即服下急救藥, 再送醫院;如果喚不醒老人, 應立即撥打120;如果老人呼吸及心跳驟停, 應該在等待120時採用心肺復蘇, 具體方法是:確保老人仰臥于平地上;將一隻手的掌根放在老人胸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另一隻手的掌根置於第一隻手上, 手指不接觸胸壁;進行胸外按壓, 按壓時雙肘須伸直, 垂直向下用力, 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鐘, 按壓幅度至少5釐米, 放鬆時掌根不能離開胸壁;應盡可能持續地進行心肺復蘇, 直到專業救護人員到達, 或老人恢復呼吸心跳。

(孫筱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