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海軍DDX驅逐艦競爭專案,配置方案多樣化大小變幻莫測

美軍DDX驅逐艦設計, 是冷戰末期至為重要的美軍戰艦研發項目。

DDX有多個設計構想, 除了沿用現有驅逐艦設計的Baseline 6~9, 其餘7種新設計分別衍生自吉德級、提康得羅加級與佩里級。

其中衍生自提康得羅加級的Baseline3/10/11/12都維持原有的動力系統, 將四座SPY-1B相控陣雷達分置於兩個上層結構, Baseline 10~12為了控制成本而犧牲了導彈數量與艦炮的配置, Baseline 3/12只配備降一檔的SQS-56中頻聲納, 雖然比SQS-53便宜了3000~3500萬美元。

但是較低的功率與中頻操作也比較不利於大洋環境 ;而如果要增加SQR-19拖曳陣列聲納, 則需增加1000~1500萬美元。 Baseline 3將SPG-62照射器的數量減為一半, 至於Baseline 11則以犧牲直升機甲板為代價, 加裝戰斧導彈來充實對地攻擊能力。

Baseline 11~13堪稱希望以類似吉德級的價格, 換取接近提康得羅加級的能力, 為此不惜犧牲聲納與火炮的配置, 儘量將排水量用在防空相關設備的裝載。

衍生自吉德級的Baseline 2、4方面, 採用全新的電力推進系統以及FT-9A2B燃氣渦輪, 並以垂直發射器取代吉德級原本的MK-26雙臂發射器, 同時防空系統也升級為經NTU改進的韃靼D導彈系統, 其中Baseline 4堪稱Baseline 2的進一步縮水版本。

Baseline 5強化版佩里級, 其實是護衛艦, 雖然成本最便宜, 但由於VLS僅有52管, 艦首MK-13雖備有40枚導彈但發射速率太低。 加上火控系統是最低檔的MK-92以及一座STIR照射雷達, 火控頻道數沒有增加, 所以整體戰力在所有設計中最差。

雖然美國海軍DDX的成本控制要求十分嚴格, 但是這些初步研究也顯示, 真正影響造價最多的因素並不是艦體尺寸, 而是艦上的探測系統、武器等配備。

艦體尺寸主要與鋼價有關, 但相對之下鋼價比艦上關鍵裝備便宜得多。

最終DDX選擇了略小於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的寬艦體設計, 成為了一個較為平衡的設計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