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終於研發出了這個兩栖武器,其中有項關鍵技術,屬全球第一

63式水陸坦克的研製道路是十分曲折的。 由於時間緊迫, 採取了邊設計邊試製的方式, 我們設計組遷進了廠房, 設計人員下到各車間、工段。 當時景象非常壯觀, 車間裡機床24小時不停地運轉, 設計室裡整夜燈火通明。 我們曾兩晝夜不休息連續奮戰在設計室和加工、裝配現場, 大家都忘記了疲勞。

當樣車進行水上試車時, 接連出現了航速上不去、嚴重紮頭、水上冷卻不理想等難題, 甚至發生了沉車事故。 面對技術難題和挫折, 大家沒有退縮, 於1961年3至5月, 全組同時在3個地區展開艱苦的攻關戰鬥。

即:在虢鎮、鳳翔地區進行噴管噴口與推力試驗, 在太湖地區進行水上試驗, 在北京地區進行廢氣引射與水道夾層試驗。 我和其他7名設計人員參加了虢鎮、鳳翔的試驗。 我們和工人一道設計製作了各種口徑的噴管, 並自製了測水動壓頭的皮託管, 連續幾個月往返於虢鎮、鳳翔之間。

反復安裝拆卸試驗, 整天滾在車上, 終於攻克一道道難關, 解決了最佳噴管噴口長徑比, 定出了效率最高的葉輪螺距與導向葉片匹配方案, 硬是把拖樁拉力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了大約300公斤。

與此同時, 太湖、北京的攻關小組也傳來了勝利的喜訊。

我們終於在苦戰中闖過了難關, 登上了勝利的“險峰”。

終於, 我國成功的研發出了屬於我們自己的水陸坦克, 其性能威力均不比前蘇聯差, 其中, 還有一項技術, 是其他發達國家都望塵莫及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