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下水亞洲第一挖泥船,可直接移山填海,把海洋變為陸地

【軍武次位面】作者:定格

荷蘭通過自16世紀以來的三次圍墾高潮將大量海岸濕地和河口地區轉變成了農業和工業用地, 目前1/3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 荷蘭土地已增加了13%到14%之間, 並造出了一個淡水湖, 海岸線也縮短了300公里, 荷蘭是填海造陸第一大國。

日本早在11世紀就有了填海造地, 據不完全統計, 在過去的100多年中, 日本共從海洋索取了12萬km²的土地。 日本沿海城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通過填海獲取的。 東京灣填海造地工程、神戶人工島和關西國際機場等是日本引以為豪的填海造地工程。

新加坡已經圍海造地100多平方公里。 如世界最大最壯觀的樟宜機場、工業區裕廊鎮等都是填海而建的, 所需泥沙大部分來自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 韓國的圍海工程也蓬勃開展, 仁川國際機場是圍海填沙營造而成的, 圍海大堤總長17.3km。

我國早在漢代就開始圍填海。 唐、宋時期, 江蘇、浙江沿海地區的圍填海規模逐年擴大, 曾有圍海百里長堤。 進入21世紀, 沿海地區填海造地工程“遍地開花”, 幾乎所有的沿海省市, 都在如火如荼地實施著規模宏大的填海造地計畫。 該階段的圍填海造地速度之快、面積之大、範圍之廣均超過以往。

沒有金剛鑽, 不攬瓷器活。 要達到中國速度, 不得不提中國手中握有的雷霆重器——挖泥船。 中國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公里, (“萬平方公里”這個單位)小數點後的數位在不斷變化, 就要仔細看看這些中國裝備。

中國首艘超大型自航絞吸式挖泥船“天鯨號”曾創造了總裝機功率最大、絞刀功率最大、挖掘能力最強、生產能力最強、集成控制技術最先進、作業適應能力最強六項亞洲紀錄。

“天鯨號”是中國首艘超大型自航絞吸式挖泥船, 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資建造, 其裝機功率及生產能力曾在同類船型中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該船能在八級風浪條件下作業, 且能夠在堅硬土質定樁, 定位精確牢靠, 可在狹窄水域施工。 其電氣設備與自動控制系統均具備目前世界先進水準, 具有驅動功率大、啟動平滑、控制精確等特點, 並實現了自動挖泥與監控。

“天鯨號”長127.5米, 型寬23米, 據稱配備多種當前國際最先進的疏浚設備, 總裝機功率達20020千瓦, 其中絞刀功率達到4200kw, 擁有亞洲在用挖泥船中最為強大的挖掘系統, 不僅可以疏浚粘土、密實沙、碎石, 還可以開挖耐壓強度高達40兆帕的岩石。 它的建造可大大減少海底爆破工程的數量, 增大工程安全係數, 也可減少對海洋的污染, 更好地保護海洋環境。 該船還裝配3台高效泥泵, 具有強大的吹填造地能力,排距超過6千米,並具有裝駁功能,可以將挖上來的泥沙石塊通過駁船,運到其他地方,極大地拓展了疏浚範圍,具備無限航區的航行能力,靈活機動,調遣方便,適應能力強,是中國疏浚產業的旗艦。

大家可能注意到講到挖泥船天鯨號,用了“曾經”,因為中國又有新的了!

據報導,11月3日,亞洲最大最強的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將下水,中國交建所屬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航局”)表示,“天鯤”號的成功下水,標誌著中國疏浚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相關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準。根據“天航局”方面提供的資料資料,“天鯤”號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功率6600千瓦。根據地質條件,配置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種不同類型的絞刀,可以開挖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以內的岩石。

1895年中國有了第一艘挖泥船,這艘挖泥船來自荷蘭。國內儘管比國外起步晚了近一百年,但仍然不甘落後取得了重大進步。2012年的統計顯示,2012年國內市場營業額大約占了全球疏浚市場的33%。而以2011年為界,國內有96艘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約占世界四大公司總和的4/5;有168艘絞吸式挖泥船,遠超世界四大公司總和幾乎多達100%。現在國內疏浚能力基本接近世界上著名的四大疏浚公司,並且是立足於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中國的疏浚行業已經有了顯著的改變和進步,與世界趨勢同步,甚至在部分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美聯社還宣稱,中國已經是挖泥能力方面的世界頭號強國。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具有強大的吹填造地能力,排距超過6千米,並具有裝駁功能,可以將挖上來的泥沙石塊通過駁船,運到其他地方,極大地拓展了疏浚範圍,具備無限航區的航行能力,靈活機動,調遣方便,適應能力強,是中國疏浚產業的旗艦。

大家可能注意到講到挖泥船天鯨號,用了“曾經”,因為中國又有新的了!

據報導,11月3日,亞洲最大最強的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將下水,中國交建所屬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航局”)表示,“天鯤”號的成功下水,標誌著中國疏浚裝備研發建造能力進一步升級,相關技術已處於世界先進水準。根據“天航局”方面提供的資料資料,“天鯤”號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功率6600千瓦。根據地質條件,配置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種不同類型的絞刀,可以開挖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以內的岩石。

1895年中國有了第一艘挖泥船,這艘挖泥船來自荷蘭。國內儘管比國外起步晚了近一百年,但仍然不甘落後取得了重大進步。2012年的統計顯示,2012年國內市場營業額大約占了全球疏浚市場的33%。而以2011年為界,國內有96艘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約占世界四大公司總和的4/5;有168艘絞吸式挖泥船,遠超世界四大公司總和幾乎多達100%。現在國內疏浚能力基本接近世界上著名的四大疏浚公司,並且是立足於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中國的疏浚行業已經有了顯著的改變和進步,與世界趨勢同步,甚至在部分方面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準。美聯社還宣稱,中國已經是挖泥能力方面的世界頭號強國。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