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能把你家股票砸跌停,包括茅臺!”一小學“家委會”競選,家長語出驚人!

昨天, 一則家長競選家委會的微信截圖

刷爆朋友圈, 並引發網友熱議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

都是這樣的↓↓↓

這確定是選家委會, 不是選CEO?

據微信聊天截圖顯示

事情源于上海一小學一年級4班競選家委會

作為家長想為班集體做點事

想為孩子們的成長做點貢獻

這似乎並沒什麼問題

可是, 仔細一看家長們的回應

這畫風不對啊~

究竟何事?趕緊上原圖!

外企大管家媽媽, 錢多事少有資源。

博士期間是研究生會主席

雙方都是老師

有教育經驗, 懂得教育工作

畢業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高材生媽媽

這還不夠

順帶把出類拔萃的孩子他爸

也寫在了自我介紹裡

還有土豪簡單粗暴地讓你們見識下

什麼是真正的“壕氣沖天”:

“我在上海有40套房!”

不屑一顧的家長, 有點看不下去了

你們玩吧, 我棄權

臨走也含沙射影的留下狠話:

“你們別欺負我們家小國寶,

孩子他爸手握35億,

敢動我們,

小心把你們的股票砸停, 包括茅臺。 ”

真所謂:

強中更有強中手, 一山還比一山高。

見識到了嗎?

原來這樣的“競選”並不罕見

如今學校也成了一個小“社會”

曬成績,拼爹拼媽,秀家底

段子雖多,更多的是我們對這些現象的堪憂

從“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演變成“你看看別的孩子的家長”

面子文化,在社會中並不罕見

家長想讓孩子有面子

而家委會的競選,無疑是個契機

家長懷著跟老師、校長套近乎的心理

在群內推銷自己、大肆攀比

為成為家委會的一員,不遺餘力

讓本是純淨的校園氛圍

化身成為名利場

這絕對不是學校教學育人的初衷

而家委會存在的意義真的有那麼大嗎?

記者採訪中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如果家長當了委員,自家孩子是不是會特別受到老師照顧?曾經擔任過委員的陳小姐坦言,這個問題就是見仁見智了。有不少家長是懷著跟老師、校長套近乎的心理來當這個家委的,自己也不例外。

陳小姐告訴記者,家委會裡有一些“潛規則”,比如老師有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委會,如果遇到一些學生的選拔活動時,一般由家委會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級裡。

家委會成立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在現實中,家長和孩子能否通過家委會實現與學校的平等溝通呢?家長們同樣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我覺得不太可能!你看看現在進入家委會的家長是什麼人就知道了。家委會成員大多是幹部家屬、公司老闆以及尖子生的家長。他們只會給學校唱讚歌,不可能實現監督功能。”

同時,也有家長表示,家委會還是有比沒有好,家委會絕對不會只是擺設,只是所起作用大小各個學校並不一樣。來自廣州海珠區某小學的家長盧女士告訴記者。

對此你怎麼看?

- THE END -

如今學校也成了一個小“社會”

曬成績,拼爹拼媽,秀家底

段子雖多,更多的是我們對這些現象的堪憂

從“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演變成“你看看別的孩子的家長”

面子文化,在社會中並不罕見

家長想讓孩子有面子

而家委會的競選,無疑是個契機

家長懷著跟老師、校長套近乎的心理

在群內推銷自己、大肆攀比

為成為家委會的一員,不遺餘力

讓本是純淨的校園氛圍

化身成為名利場

這絕對不是學校教學育人的初衷

而家委會存在的意義真的有那麼大嗎?

記者採訪中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如果家長當了委員,自家孩子是不是會特別受到老師照顧?曾經擔任過委員的陳小姐坦言,這個問題就是見仁見智了。有不少家長是懷著跟老師、校長套近乎的心理來當這個家委的,自己也不例外。

陳小姐告訴記者,家委會裡有一些“潛規則”,比如老師有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委會,如果遇到一些學生的選拔活動時,一般由家委會先“瓜分”一遍,剩下的才到班級裡。

家委會成立的初衷是很好的,然而在現實中,家長和孩子能否通過家委會實現與學校的平等溝通呢?家長們同樣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我覺得不太可能!你看看現在進入家委會的家長是什麼人就知道了。家委會成員大多是幹部家屬、公司老闆以及尖子生的家長。他們只會給學校唱讚歌,不可能實現監督功能。”

同時,也有家長表示,家委會還是有比沒有好,家委會絕對不會只是擺設,只是所起作用大小各個學校並不一樣。來自廣州海珠區某小學的家長盧女士告訴記者。

對此你怎麼看?

- THE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