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箭雙星,北斗導航步入全球組網時代!

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 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第24、25顆北斗導航衛星。 這兩顆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的第1、2顆衛星,

開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全球組網時代。

什麼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研發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 它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服務於全球使用者, 提供全天候的精准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是我國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

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 2000年, 我國建成了北斗一號系統;

第二步, 建成了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協同運行的北斗二號系統, 可對亞太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服務;

第三步, 到2020年前後, 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斗三號系統, 為全球提供精准的定位導航服務。

根據北斗導航系統官方網站消息:從此次任務起, 我國迎來新一輪北斗組網衛星高密度發射, 截止2018年底, 將發射18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2020年, 完成30多顆組網衛星發射, 實現全球服務能力。

北斗三號衛星和之前的北斗二號衛星有什麼區別呢?

北斗三號將按照國際標準提供星基增強服務(SBAS)和搜索救援服務(SAR),

北斗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楊元喜院士介紹說, 北斗三號與二號的區別不僅在於衛星組網從區域走向全球, 而且在載荷、星間鏈路、鐳射通信等方面也有進步。 如北斗三號採用星載氫原子鐘, 其精度將比北斗二號的星載銣原子鐘提高一個數量級。 北斗三號在北斗二號的基礎上, 將進一步提升1-2倍定位精度, 達到2.5-5米的水準, 結合地基增強系統, 還可以達到亞米級分米級精度。

星載原子鐘是北斗衛星的核心部件, 而北斗衛星的全部核心技術, 都是由我國獨立自主研發完成的。

衛星定位的幾何原理是三球交會定位, 當你的手機發出請求定位的電磁波信號, 這一信號會被至少三顆衛星接收到, 三顆衛星分別計算接收到信號的時間, 來精確的算出信號源到衛星的距離, 分別以這三顆衛星為球心, 距離為半徑, 在三維空間畫出三個球面, 這樣三個球面會有兩個公共焦點, 根據地理知識排除一個, 另一個就是手機所在位置了。

導航衛星的定位精度有多高, 要看星載原子鐘的計時精度有多准。 我國自主研發的星載原子鐘, 已經達到三十萬年誤差在一秒之內的精度。

這樣的精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具體應用呢?

關於北斗的應用, 只有想不到, 沒有做不到。 北斗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了北斗的高精度, 我們就可以進行車道級導航,讓行車更加方便;對高層樓宇的位移監測也更加準確及時;能夠讓消防車輛更精確地找到消防栓進行滅火撲救。

他還在CCTV《開講啦》節目向公眾介紹:交管部門應用北斗對長途客車、旅遊客車、危險品的運輸車進行即時監控,與以往同期相比,事故率已經下降了50%。通過北斗導航的地基增強系統,可以為共用單車提供一個虛擬的“電子圍欄”,如果共用單車不在指定位置停放,就會發出提醒。

部分共用單車已經接入北斗系統,便於管理和監測 圖片源自網路

北斗系統還可應用於災害的監測與預防。將北斗終端放在固定位置,衛星可以精確的測量其位置的微量變化。運用此手段可以代替人工監測預警泥石流,為地震預警分析提供更多資料。

北斗導航衛星相比美國的GPS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增加了短報文的功能。平時我們能很輕鬆的收發短信、聽音樂看視頻,是因為我們身邊有足夠多的通信基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幾百米就有一個基站,但是在郊區荒野、或者海上,可能幾十公里才有一個基站,甚至沒有。這種情況下手機就會失去信號,收發短信都難以做到。汶川地震期間,震區通信基站被破壞,指揮中心正是通過北斗衛星短報文功能和搜救隊伍進行聯絡的。

圖為汶川地震期間使用的北斗終端 圖片源自網路

在海上,沒有任何通信基站,手機無法和外界聯絡,長期出海的漁民可以通過北斗終端的短報文功能向家人報平安,遇到危險也可以及時求救。颱風到來時,地面指揮中心還可以通過短報文功能緊急召回遠海捕魚的船隻。北斗終端被漁民親切的稱為“海上媽祖”。

在北斗導航系統背後,是一個強大的科研團隊,更是一個強大的祖國。八萬多人,三百多個研製單位通力合作,用二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四十年的歷程。

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曾說:“我們建設北斗,關鍵在用,只有用的更加深入,更加普及,才是贏家”。隨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的發展,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測繪地理資訊、森林防火、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應急搜救等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們就可以進行車道級導航,讓行車更加方便;對高層樓宇的位移監測也更加準確及時;能夠讓消防車輛更精確地找到消防栓進行滅火撲救。

他還在CCTV《開講啦》節目向公眾介紹:交管部門應用北斗對長途客車、旅遊客車、危險品的運輸車進行即時監控,與以往同期相比,事故率已經下降了50%。通過北斗導航的地基增強系統,可以為共用單車提供一個虛擬的“電子圍欄”,如果共用單車不在指定位置停放,就會發出提醒。

部分共用單車已經接入北斗系統,便於管理和監測 圖片源自網路

北斗系統還可應用於災害的監測與預防。將北斗終端放在固定位置,衛星可以精確的測量其位置的微量變化。運用此手段可以代替人工監測預警泥石流,為地震預警分析提供更多資料。

北斗導航衛星相比美國的GPS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增加了短報文的功能。平時我們能很輕鬆的收發短信、聽音樂看視頻,是因為我們身邊有足夠多的通信基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幾百米就有一個基站,但是在郊區荒野、或者海上,可能幾十公里才有一個基站,甚至沒有。這種情況下手機就會失去信號,收發短信都難以做到。汶川地震期間,震區通信基站被破壞,指揮中心正是通過北斗衛星短報文功能和搜救隊伍進行聯絡的。

圖為汶川地震期間使用的北斗終端 圖片源自網路

在海上,沒有任何通信基站,手機無法和外界聯絡,長期出海的漁民可以通過北斗終端的短報文功能向家人報平安,遇到危險也可以及時求救。颱風到來時,地面指揮中心還可以通過短報文功能緊急召回遠海捕魚的船隻。北斗終端被漁民親切的稱為“海上媽祖”。

在北斗導航系統背後,是一個強大的科研團隊,更是一個強大的祖國。八萬多人,三百多個研製單位通力合作,用二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四十年的歷程。

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院士曾說:“我們建設北斗,關鍵在用,只有用的更加深入,更加普及,才是贏家”。隨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的發展,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氣象預報、測繪地理資訊、森林防火、通信時統、電力調度、救災減災、應急搜救等領域,逐步滲透到人類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