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主席國斐濟受關注

中國網新聞11月6日訊 綜合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屆締約方大會今日起將在德國波恩拉開帷幕, 遠在1.6萬公里之外的太平洋小島嶼國家斐濟是本次大會的主席國。 與其他小島嶼國家一樣, 斐濟正面臨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影響。

斐濟擁有300多個島嶼, 是名副其實的海島國家。 目前斐濟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海平面上升。 在斐濟一些島嶼的海岸帶及地勢低窪地區, 不斷上升的海平面造成沿海居民住所被淹沒, 迫使他們搬離住所, 遷往地勢較高的地區。 與此同時, 海平面上升也增加了海水倒灌風險,

造成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糧食減產, 成為制約斐濟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Ono島是斐濟300多個島嶼中的其中一個海島。 位於該島嶼的納裡科索村村民薩烏基托嘎、他的妻子穆裡亞尼和他們的4個兒子現在不得不搬家, 搬遷到離大海數百米遠的海島中心區域。 現年40歲的薩烏基托嘎說:“在我們斐濟有一句俗話, ‘水不會分離島嶼, 只會將它們連接在一起’。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水成了我們的敵人。 ”現在, 薩烏基托嘎和他的家人只想遠離大海。

對此人們不難理解:房子的地基已經損壞。 牆壁潮濕, 到處出現裂縫。 廚房的牆角已經長出黴斑。 屋外的地面被海水浸泡得冒著水泡。 土壤嚴重鹽鹼化, 已經很久不生長植被。

不遠處垃圾堆裡的髒物被海水沖刷過來, 令人作嘔。 薩烏基托嘎這次選擇的新居坐落在一個山丘上。

與他們一起首批搬入新居的還有另外6戶家庭。 納裡科索僅僅是斐濟政府計畫在可預見時間內遷移或者部分遷移的42個村莊之一。 專家們估計, 該國需要遷離海邊的村莊超過一百個。

斐濟是受溫室氣體效應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自1993年以來, 海平面每年平均上漲6毫米, 迄今幾乎已經上漲了15釐米。 如果不採取措施, 預計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漲1.4米。 即便是落實了《巴黎協定》, 上漲幅度也將達到65釐米。

除了海平面上升, 海水異常升溫和颱風也是斐濟必須應對的挑戰。 2016年2月斐濟海域水溫異常升高, 往年該月平均溫度為28攝氏度,

但這次卻升高到30攝氏度~38攝氏度, 曾連續4天海水溫度達到最高值。 海水的異常升溫造成當地海域魚類大量死亡, 漁民生產遭受嚴重打擊。

禍不單行, 2016年2月, 一場5級颶風襲擊了斐濟, 大量房屋被毀, 44人死亡。

儘管如此, 這個小島國的情況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 況且斐濟的情況在該地區來說還不算最惡劣。 該國畢竟還有山丘和真正的高山。 而其它一些島國如吉里巴斯, 最高處也僅僅比海平面高出幾米。

現在, 斐濟至少暫時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 因為它是擔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國的首個小島嶼國家。 然而, 此次峰會並非在斐濟舉行, 而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德國波恩召開。 根據規定,

如果輪到世界一個地區擔任會議主席(此次輪到亞洲), 但是卻沒有國家表示願意擔任東道主的話, 會議便在波恩舉行。

嚴峻的生存危機, 使得斐濟一直致力於推動全球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2016年, 斐濟成為第一個批准《巴黎協定》的國家。

作為小島嶼國家, 斐濟目前仍處於“有資源、無技術”的狀態, 急需與中國等相關國家開展有效合作, 以推動斐濟各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斐建交30多年來, 兩國關係實現了全面發展。 目前, 斐濟已成為中國在太平洋島國中的第三大交易夥伴。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將斐濟作為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 中斐在海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 斐濟希望提高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 進而推動海洋的可持續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