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毛大慶:跨界混合是新物種最大的孵化器

寶馬要重點發展共用汽車;Airbnb正試圖成為內容和社交平臺;不排隊、不結帳、沒有收銀員的無人超市正在顛覆傳統;蔦屋書店要打造全新生活方式……

新的商業環境與技術條件的變化, 必然會產生新的品類和商業模式, 這就是新物種!而在這個商務邏輯快速變化, 新的模式與業態層出不窮的時代, 要麼成為新物種, 要麼滅亡。

2017年11月5日, 《哈佛商業評論》攜手場景實驗室共同打造“新物種商業Talk 2017”, “發現新物種力量”, “激發新物種進化”, “見證新物種生長”。 圍繞著影響人類生活的新商業關鍵字:新技術, 新場景, 新內容, 新效率, 解析“新物種時代”底層邏輯, 發掘商業升級背景下的新商業機會。

此次盛會中, 來自互聯網, 金融, 旅遊, 體育, 商業地產等不同行業、領域的領導者暢聊商界的新物種。 聯合辦公領域的行業領袖, 優客工廠、共用際創始人毛大慶發表主題演講——《混合·新生》

“但凡人能想像之事, 必有人能將其實現。 ”

毛大慶在演講之始著重強調了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這句名言。 他講道:“今天, 演講嘉賓聯合想像的事情, 在未來的20年、30年、50年內, 會被正在路上的90後、00後創新者們去一一實現。 ”

對於剛開始探索商業與辦公新物種的我們,

毛大慶的每一句話都振聾發聵。 在此把慶慶哥的演講作為《商辦新物種》的開篇, 與各位共用。 (以下為現場記錄, 未經本人審核)

1

共用經濟時代跨界成為新常態

談到新物種, 我們要談未來, 如騰訊的演講主題“站在未來看未來”, 也只有站在未來看未來才能真正解讀新物種背後的邏輯和道理。

今天我們進入以數位經濟、資訊經濟為主的共用經濟時代。 共用經濟時代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主題詞就是效率, 現在的種種技術手段都推動了所有的事物在更快更高效的平臺上進行流動。

在這個效率型時代, 生產成本降低, 消費品性價比提高, 生產力獲得更高釋放, 每個人都成為生產力單元, 成為資訊輸送和應用的平臺, 這是共用經濟時代最大的特徵。 而每個人的才能在其領域內被充分釋放, 人們不再在一個單一的業態內職住, 跨界變成了新常態, 成為人們的本能, 成為每個人的基本本領。

2

新物種產生的背後邏輯

人類社會發展有兩條線, 一條是經濟線,

另一條是技術線。 經歷三次技術革命後, 如今我們進入了移動端時代已有10年, 未來在人工智慧時代後, 還將進入萬物互聯時代。 那麼, 不斷推動人類社會前進和改變的新物種產生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1、物種巨變, 跨界混合

跨界混合是新物種最大的孵化器。 我們正處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關口, 在此背景下, 大量老物種被技術改造。 如優客工廠近期推動的應用, 將生物電、感測器、攝像頭跨界混合後構造出新物種眼鏡, 可以讓盲人“看見”東西。

跨界使今天的社會不再墨守成規,不再約定俗成,只有不斷嘗試跨界,才能在混亂的冒險中產生新的物種。

2、新物種的內需力

未來產生新物種,產生創新的根本內需力,是一家企業的文化智力和多樣性的混合。

所謂文化智力有四個維度:創新的驅動力、企業或個體的知識底蘊、策略與規劃和強大的創新執行力。當個體擁有文化智力的時候,才能在跨界混合中產生創新的思維,才敢於跨越多樣性的邊界,才敢於突破自己的邊界,才敢於擴大差異性,才敢於否定自己,才能夠玩出新玩意兒。

我想闡述一個觀點:無論是從事傳統行業還是今天所謂的創新公司,要能保證持續創新,就需要團隊有文化智力。當有了文化智力,在有了跨界混合媒介的時候,才能玩出真正創新的新物種。

3、要做品類王

有了文化智力、有了技術,還需要產生品類。不產生品類的新物種是沒有生存能力的,這樣的新物種不能產生經濟價值,對創始人或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如第二次技術革命中愛迪生發明燈泡是重要標誌,但是在愛迪生之前已經有人發明電弧燈,而只有愛迪生將電弧燈創造為成本低廉的白熾燈,形成品類為人們迎來電的光明。再如蘋果手機、“臉書”、特斯拉都不是行業內第一個興起的公司,但是這些企業都形成了品類。

我們說品類是非常重要的,發明產品的公司會贏得社會、市場和客戶的尊敬,但真正能夠開發、定義品類的公司才有可能正在贏得市場。

3

新物種時代的“新三觀”

新消費群體在未來有新三觀。一是消費觀。在打造城市新物種的時候,消費觀最根本的是識別度的問題。識別度是抓住客戶痛點的根本,包括了新物種的兩個基本要素,顏值和創意。有了這兩點才有了新物種的識別度,有了識別度才能談體驗,才能抓住客戶的眼睛,才能從眼睛觸及靈魂。

二是新時代的價值觀,新時代的創業者和消費者把事業和幸福高度的結合,只有理解事業和幸福相結合,才能迎合他們的需要,打造符合他們的新物種。

三是新時代的生活觀,新時代的消費者追求風格,注重健康。新物種必須符合這些訴求。

4

城市空間新物種“內容為王”

城市空間新物種,內容為王,只有抓住情感共振,只有瞭解社群思維,才有可能讓空間與用戶產生真正的關聯。

城市空間新物種做好內容,抓住使用者內心,不能把場景革命變成搭景革命。真正的場景革命是抓住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形成相互依存的完整的生態結構。

這才是有生命力的未來改造城市空間的新物種。

跨界使今天的社會不再墨守成規,不再約定俗成,只有不斷嘗試跨界,才能在混亂的冒險中產生新的物種。

2、新物種的內需力

未來產生新物種,產生創新的根本內需力,是一家企業的文化智力和多樣性的混合。

所謂文化智力有四個維度:創新的驅動力、企業或個體的知識底蘊、策略與規劃和強大的創新執行力。當個體擁有文化智力的時候,才能在跨界混合中產生創新的思維,才敢於跨越多樣性的邊界,才敢於突破自己的邊界,才敢於擴大差異性,才敢於否定自己,才能夠玩出新玩意兒。

我想闡述一個觀點:無論是從事傳統行業還是今天所謂的創新公司,要能保證持續創新,就需要團隊有文化智力。當有了文化智力,在有了跨界混合媒介的時候,才能玩出真正創新的新物種。

3、要做品類王

有了文化智力、有了技術,還需要產生品類。不產生品類的新物種是沒有生存能力的,這樣的新物種不能產生經濟價值,對創始人或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如第二次技術革命中愛迪生發明燈泡是重要標誌,但是在愛迪生之前已經有人發明電弧燈,而只有愛迪生將電弧燈創造為成本低廉的白熾燈,形成品類為人們迎來電的光明。再如蘋果手機、“臉書”、特斯拉都不是行業內第一個興起的公司,但是這些企業都形成了品類。

我們說品類是非常重要的,發明產品的公司會贏得社會、市場和客戶的尊敬,但真正能夠開發、定義品類的公司才有可能正在贏得市場。

3

新物種時代的“新三觀”

新消費群體在未來有新三觀。一是消費觀。在打造城市新物種的時候,消費觀最根本的是識別度的問題。識別度是抓住客戶痛點的根本,包括了新物種的兩個基本要素,顏值和創意。有了這兩點才有了新物種的識別度,有了識別度才能談體驗,才能抓住客戶的眼睛,才能從眼睛觸及靈魂。

二是新時代的價值觀,新時代的創業者和消費者把事業和幸福高度的結合,只有理解事業和幸福相結合,才能迎合他們的需要,打造符合他們的新物種。

三是新時代的生活觀,新時代的消費者追求風格,注重健康。新物種必須符合這些訴求。

4

城市空間新物種“內容為王”

城市空間新物種,內容為王,只有抓住情感共振,只有瞭解社群思維,才有可能讓空間與用戶產生真正的關聯。

城市空間新物種做好內容,抓住使用者內心,不能把場景革命變成搭景革命。真正的場景革命是抓住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形成相互依存的完整的生態結構。

這才是有生命力的未來改造城市空間的新物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