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引入衡水模式惡化地方教育生態

河北省衡水中學這樣一座飽受爭議的“超級中學”裡, 它用每年百名左右考入清華、北大的人數以及被外界風傳的軍事化管理, 逐漸聞名全國。 近日, 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正式揭牌, 這標誌著有“超級中學”之稱的衡水中學走出河北省, 正式進駐浙江。

雖然衡水第一中學, 並非衡水中學, 但是以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為代表的衡水基礎教育, 正大舉向我國其他省市“進軍”, 卻是不爭的事實。 前不久, 衡水中學就進入安徽, 在合肥辦分校。

衡水基礎教育模式, 被全國各地引進, 一直存在爭議。 贊成者認為, 這可以給當地學生帶來優質教育資源, 對當地中學辦學也起到競爭、促進作用, 而反對者則質疑, 引進高舉應試教育大旗的衡水模式, 會破壞當地的教育生態, 惡化基礎教育的競爭。 就如這次衡水第一中學進入浙江, 有浙江當地的校長就明確反對:“居然把衡水奉為神明,

還引進文化, 簡直就是浙江素質教育的倒退, 他們準備搞軍事化教育, 把教室走廊都裝上‘防跳窗’嗎?”如何看待針對衡水辦“分號”的質疑, 是關係到我國基礎教育規範辦學, 營造地方良好基礎教育生態的重要問題。 地方教育部門如何作為, 極為關鍵。

衡水中學與衡水第一中學, 在各地所辦分校, 都是民辦學校。 作為社會資金, 有辦學的自由, 同時, 民辦學校也有招生、辦學的自主權, 因此, 反對地方引進某一教育模式是不理性的。 只要民辦學校招生、辦學遵守統一的招生規定、辦學規範即可。 而衡水模式, 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 學校並不遵守當地的招生規定、辦學規範, 可地方政府對違規招生、不規範辦學,

毫無顧忌的推行應試教育視而不見, 還美其名曰為其辦為超級學校提供政策支持。 這是衡水模式可能會對地方教育生態產生惡劣影響的原因。

眾所周知, 衡水教育模式, 有兩大基本“法寶”。 一是全省跨地區招生, 把所有優質生源都集中到一所學校, 很顯然, 這會讓一所學校佔據本省大部分考北大、清華的名額。 如果衡水中學只對衡水地區招生, 考進北大清華的學生, 都來自衡水當地, 那衡水中學的辦學值得大書特書, 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衡水中學全省範圍招生, 帶來的是整個河北高中招生的亂像, 包括有的民辦學校完全無視規定, 提前在全省範圍內搶生源, 老老實實在本地區招生的公辦高中, 因生源被其他學校用各種手段挖走而失去辦學動力。

在現行的高考制度下, 北大清華在一省的錄取名額是基本固定的,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 打造一所“超級中學”是極為有害的, 不但會傷害其他中學的辦學積極性, 而且, 會因超級中學的存在, 阻礙義務教育階段的均衡——為進超級中學, 初中、小學也得有重點班、重點校。 基於此, 江蘇等地已經明確所有公辦高中, 必須在本地區招生, 不得跨區域招生, 所有民辦學校, 有招生自主權, 但招生必須按照統一規定進行, 納入中考錄取, 這就讓省內各地級市都有優質高中, 很多高中都有學生考進北大清華(用考北大清華人數來評價高中辦學並不科學, 這裡僅從這一角度來評價地方政府舉辦高中的選擇效果),

這就讓基礎教育有更好的生態。 學校招生、辦學不至於顯陷入惡性競爭。

二是學校對學生進行高強度的集中軍事化管理。 這在普通公辦學校, 會遭到部分家長反對, 教育部門也會查處, 但衡水模式似乎可以“免檢”, 雖然媒體一再報導該校對學生精確到秒的教育管理, 可是, 河北省教育部門從來沒有對這一辦學模式提出異議, 反而“力挺”, 其每年的“升學神話”, 讓其辦學模式“合法化”。

這兩大“法寶”, 都是不應該有的。 有這兩大“法寶”, 表明當地教育部門沒有嚴格規範招生、辦學。 像衡水中學, 如果河北省明確規定任何公辦高中只能在本地招生, 任何民辦高中, 不得提前招生, 與公辦學校一樣納入中考, 試問, 還會有所謂的高考升學神話嗎?所謂的高考升學神話, 是地方政府追求扭曲的升學政績,卡住其他學校,讓少數學校擁有招生特權,並默許學校大搞應試教育所製造的。

衡水為何要到各地辦分號?這背後是各地政府部門的“積極引進”。恐怕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可提前招生、可公然宣揚給考北大清華的學生幾十萬獎學金,衡水模式在各地也是難以生根開花的。因此需要追問、追究的是地方政府在執行招生規定、辦學規範中的不作為。一所學校是不可能擾亂地方教育生態的,只有地方政府縱容這所學校高舉應試大旗違規招生、辦學才會破壞生態,導致教育管理失序、失控。

是地方政府追求扭曲的升學政績,卡住其他學校,讓少數學校擁有招生特權,並默許學校大搞應試教育所製造的。

衡水為何要到各地辦分號?這背後是各地政府部門的“積極引進”。恐怕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比如可提前招生、可公然宣揚給考北大清華的學生幾十萬獎學金,衡水模式在各地也是難以生根開花的。因此需要追問、追究的是地方政府在執行招生規定、辦學規範中的不作為。一所學校是不可能擾亂地方教育生態的,只有地方政府縱容這所學校高舉應試大旗違規招生、辦學才會破壞生態,導致教育管理失序、失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