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涼山地中海貧血女童本周將手術 接受弟弟臍帶血與骨髓移植

在病房裡的冉冉。

4月3日, 廣西南寧某醫院住院部18樓兒科的層流倉裡, 來自涼山的冉冉(化名)望著窗外。 “等做完手術, 你好起來了,

就可以出去玩了。 ”一旁, 媽媽范明豔輕輕地說道。 這句話, 是安慰女兒, 也是在給自己打氣。

2014年8月26日, 華西都市報曾報導, 冉冉不到一歲時被確診為地中海貧血, 依靠輸血維持生命近4年後, 一家人終於迎來了希望——找到了骨髓捐贈者。 然而, 就在手術前10天, 對方反悔了。 絕望之時, 一家人等來了25%的幸運——小兒子的臍帶血配型成功, 不過做移植手術需要小兒子長大一些。

這一等, 就是兩年多。 今年4月7日, 冉冉將接受弟弟的臍帶血與骨髓共同移植。 這一次, 範明豔少了一絲忐忑, 多了一絲欣喜, 但隨之而來的, 還有一絲焦慮。

希望落空

骨髓捐贈者手術前悔捐

發著高燒, 一吃東西就嘔吐, 口罩下蠟黃的小臉越發沒有血色。 看著病床上的冉冉,

範明豔沒忍住, 偷偷抹了抹淚。

3月24日, 冉冉住進了層流倉, 為接下來的手術做準備。 化療、輸液、一系列相關的不良反應……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冉冉來自西昌市會理縣, 不到一歲時, 被診斷為重型地中海貧血。 此後, 輸血成為她維持生命的方式。

希望在2014年初出現。 中華骨髓庫找到一位10個點位都配型吻合的志願者, 而且志願者體檢合格。 同年8月6日, 一家人東拼西湊借來20萬元來到成都, 等待手術。

然而, 在冉冉進入住進血液層流移植病房, 並進行了數天化療後, 就在手術前10天, 志願者聯繫不上了。 范明豔夫妻倆選擇尊重對方的決定, “他(志願者)的父母肯定也有擔心顧慮。 ”

希望落空了, 借來的錢也只剩下3萬元。

絕處逢生

小兒子臍帶血配型成功

就在志願者悔捐的一周後, 範明豔和丈夫王倫朝做出一個決定:去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 將當時只有4個月大的小兒子元元(化名)的臍帶血進行配型。 “其實生二胎, 也就是希望能用他的臍帶血去救冉冉。 ”

這一決定, 依舊要賭。 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HLA配型6個點位全相合的幾率只有25%。 忐忑的心情, 在報告出來的那一刻消失:HLA配型全相合。 經過進一步檢查, 元元和冉冉造血幹細胞配型結果為10個位點高分辨全相合。

配型成功只是第一步, 不過, 元元也是地中海貧血攜帶者, 屬於輕型地貧, 要等他長大點才能進行移植手術。

承擔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 冉冉回到了會理老家, 依然靠著輸血、吃排鐵藥度日。 起初, 每月輸一次血,

到後來, 每十天就要輸一次。 冉冉沒有上過一天幼稚園, “好在有個弟弟陪著她。 ”說起小兒子, 范明豔和王倫朝都有些愧疚。

希望再臨

這次手術, 等了兩年多

這一等, 就是兩年多。

由於沒錢輸血、買排鐵藥, 這期間, 醫生不得不為冉冉切除腫大的脾臟, 她的身體也每況愈下, 越來越虛弱。 而此時, 元元的骨髓量還不夠。 醫生給出了建議:用元元的臍帶血與骨髓共同移植, “成功率可以達到90%。 ”

3月22日, 一家人來到了廣西南寧。 由於化療會掉發, 在冉冉入院前, 她齊肩的妹妹頭剃成了小光頭。 小女生愛美, 不願意剪掉頭發, 聽到媽媽說只有這樣才能治好病, 她總算同意了。

因為身體原因, 冉冉每天吃的飯、用的餐具都必須消毒。 為了能讓女兒得到更好的照顧,

範明豔一直在病房裡陪伴, 而王倫朝則租了個房子, 一邊帶兒子, 一邊做好後勤。 “雖然累一點, 只要她能好起來, 就是值得的。 ”王倫朝說。

困難重重

為治病, 欠債50多萬元

4月7日, 即將迎來手術, 為了促進造血幹細胞生長釋放到外周血內, 元元將要注射動員劑。 不到3歲的他, 不知道什麼叫骨髓移植, 但知道, 打針就可以救姐姐, 每次聽到媽媽說要救姐姐, 他就會勇敢地挽起袖子。 看到兒子的舉動, 王倫朝有些哽咽, “他們是我堅強下去的理由。 ”

然而, 擺在王倫朝一家人面前的, 還有現實難題:為了給女兒治病, 一家人已負債50多萬元, 而這次移植手術也僅僅湊了前期的移植費用, 手術成功後的恢復期, 還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

雖然困難重重,即將到來的手術卻給一家人最大的希望。“只要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什麼都不重要。”王倫朝已做好打算,等女兒好一點,他就外出打工,“無論多少年,一定會把欠的錢還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冰清 圖由受訪者提供

雖然困難重重,即將到來的手術卻給一家人最大的希望。“只要一家人都健健康康的,什麼都不重要。”王倫朝已做好打算,等女兒好一點,他就外出打工,“無論多少年,一定會把欠的錢還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冰清 圖由受訪者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