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震撼|來自長江商學院的睿媽,告訴你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中國有一句特別通俗的話叫“槽頭買馬看母子”, 大概的意思“相馬需看老馬的好歹, 暗喻子女的好壞要看父母”, 話雖然有些糙, 但是確實在理。

今天我們特別有幸能夠邀請到一枚有著90後心態80後自信的70後辣媽, 她來自彙集商界精英的長江商學院, 圈了一大群媽媽粉兒。 她就是曉燕老師, 眾多媽媽眼中的睿智媽媽(睿媽)。

這位每天都在跟像馬雲這樣的成功人士打交道的睿智媽媽, 在”冷眼旁觀“了這麼多成功人士的喜怒哀樂後, 她又給了自己和孩子怎樣的希冀, 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又是如何理解讀伴兒一直在呼籲家長高度重視的閱讀呢?

教育孩子其實就是父母自己的一場修行

相信很多當了媽媽的人, 都會有這樣的焦慮, 作為又要帶孩子, 又要工作的職場女性, 我們該如何平衡自己和孩子呢?

曉燕老師認為, 作為女人, 肩負著太多社會角色,

媽媽、妻子、女兒、職場人士等等, 但在這麼多的角色中, 首先應該是學會做好自己。 比如, 當她工作一天回家很累的時候, 她會直接告訴先生和女兒, 她需要休息, 然後去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覺, 一覺醒來輕輕鬆松地陪伴家人, 而不是做怨婦型媽媽, 回家後抑制不住地跟孩子發脾氣, 跟先生抱怨自己如何辛苦, 又要顧家, 又要工作掙錢。 只有先愛自己, 照顧好自己的感受, 才不會將負面的情緒傳遞給家人, 才能夠成為一個好妻子, 好媽媽。

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 也是同樣的道理, 首先是你自己, 其次才是孩子。 打個比方, 如果自己回家後一直玩手機刷朋友圈、逛淘寶, 卻要求孩子去讀書, 相信大多數有了孩子的媽媽都被直來直往的孩子這樣質疑過吧,

“你不讓我玩手機, 為什麼自己卻玩, 這不公平...”。 教育孩子其實就是教育自己, 只有先做好自己, 才能去影響孩子, 所以說教育孩子真得是父母自己的一場修行。

如果你真愛孩子, 就要學會放寬心, 放開手

母愛是一種根本控制不住的洪荒之力。 曉燕老師說, 作為媽媽, 她也非常愛自己的女兒, 但是她從來不喜歡保姆式的母愛, 每當母愛要氾濫時, 我們應該想想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我們是該幫孩子適應社會, 還是幫孩子削掉社會的菱角。 我們總有一天會老, 正確的母愛應該是幫助孩子鍛煉出以後面對社會的能力。 曉燕老師還舉了一個非常讓媽媽們覺醒的例子, ”一位朋友的媽媽, 孩子的姥姥特別愛孩子,

吃黃瓜一定要幫孩子削掉皮, 一來黃瓜皮太硬不好咬, 二來覺得這樣更衛生。 她以為這是愛, 但最後卻害了孩子, 孩子由於缺乏對硬物的咀嚼, 嚴重影響牙齒的發育, 乳牙不能按時替掉, 新牙又在生長, 最後乳牙不脫落, 牙齒長得七扭八歪。 不得已去醫院拔掉乳牙“。

曉燕老師說, 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 她從來不拿出大當家的姿態, 比如孩子寫作業, 她從來不會跟女兒嘮叨”你該寫作業啦, 怎麼還在看電視“, 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感受這是她該獨立把握做不做, 何時做的事情, 不是媽媽該幫她分擔的事情。 給孩子最好的愛, 其實應該是心理上的絕對呵護, 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跟孩子交流, 她會比較舒服;行為上的絕對放手, 尊重孩子, 讓她自己來決定該怎麼做。

家庭就是每個孩子都可以上的名校

在和曉燕老師談及如何看待家庭教育問題上, 曉燕老師說, 在她眼中, 其實家庭就是每個孩子都可以上的名校。 記得前兩天看到高曉松寫得一篇“我主要教育女兒心安理得地混日子”的文章, 開篇第一句就是“我媽告訴我,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可見母親對他的影響有多深遠。

正是由於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獨特理解,在家裡完全可以把女兒送到私立學校就讀的情況下,曉燕老師還是給女兒選擇了公立學校就讀。

”除非我現在就能替女兒決定未來她要在國外生活,如果未來我的女兒自己還是要選擇在中國生活,就不得不讓她先適應中國的國情和教育模式。在體制內學習,引導孩子掌握教育體制需要的能力是個基礎,其餘增值的部分,就看我們在家如何教育孩子了。”

曉燕老師說,當她和先生看到女兒在家裡高聲誦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候,也明白這麼小的孩子未必能夠理解其中的內涵,但是他們並不制止,而是鼓勵女兒努力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她會通過在家中陪女兒進行大量閱讀的方式,培養她日後不僅可以背誦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且能夠自己帶有見解地去解讀,去優化的能力。曉燕老師分享說,”記得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必須具有在10年時間跨度下,安排孩子今天該做什麼的能力,我一直在做得其實很簡單,就是閱讀,這是我認為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了。“

(親子共讀---最美好的夜晚應該是這樣吧!)

曉燕老師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每晚都陪會女兒閱讀,而且是很隨性的閱讀,女兒今天想讀就讀,不想讀書就休息一會兒,但是明天會再以玩的方式提出一次提議,從陪讀,慢慢過渡到引導孩子自己去閱讀,在母女以讀書為基礎的對話中,慢慢去培養孩子的思維。

現在孩子三年級了, 在自己平時忙於工作的時候,曉燕老師會在讀伴兒圖書館中佈置一些閱讀任務給孩子,”哪怕是在開會的時候,也能收到女兒在讀書的消息,會是一種莫名的幸福,所以我覺得孩子多使用好的APP輔助學習,也是一個非常有效地手段“。

同樣身為母親的小編,在曉燕老師的整個訪談中,真得受益匪淺。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更好的父母,一個眼光長遠,能夠放眼孩子未來,幫助他愛上閱讀的父母。

讀伴兒圖書館App :中國最大的中小學生英文原版分級閱讀平臺

讀伴兒美式課堂App :針對3-10歲兒童的英文原版閱讀課程

開篇第一句就是“我媽告訴我,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可見母親對他的影響有多深遠。

正是由於自己對家庭教育的獨特理解,在家裡完全可以把女兒送到私立學校就讀的情況下,曉燕老師還是給女兒選擇了公立學校就讀。

”除非我現在就能替女兒決定未來她要在國外生活,如果未來我的女兒自己還是要選擇在中國生活,就不得不讓她先適應中國的國情和教育模式。在體制內學習,引導孩子掌握教育體制需要的能力是個基礎,其餘增值的部分,就看我們在家如何教育孩子了。”

曉燕老師說,當她和先生看到女兒在家裡高聲誦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候,也明白這麼小的孩子未必能夠理解其中的內涵,但是他們並不制止,而是鼓勵女兒努力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她會通過在家中陪女兒進行大量閱讀的方式,培養她日後不僅可以背誦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且能夠自己帶有見解地去解讀,去優化的能力。曉燕老師分享說,”記得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必須具有在10年時間跨度下,安排孩子今天該做什麼的能力,我一直在做得其實很簡單,就是閱讀,這是我認為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了。“

(親子共讀---最美好的夜晚應該是這樣吧!)

曉燕老師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每晚都陪會女兒閱讀,而且是很隨性的閱讀,女兒今天想讀就讀,不想讀書就休息一會兒,但是明天會再以玩的方式提出一次提議,從陪讀,慢慢過渡到引導孩子自己去閱讀,在母女以讀書為基礎的對話中,慢慢去培養孩子的思維。

現在孩子三年級了, 在自己平時忙於工作的時候,曉燕老師會在讀伴兒圖書館中佈置一些閱讀任務給孩子,”哪怕是在開會的時候,也能收到女兒在讀書的消息,會是一種莫名的幸福,所以我覺得孩子多使用好的APP輔助學習,也是一個非常有效地手段“。

同樣身為母親的小編,在曉燕老師的整個訪談中,真得受益匪淺。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更好的父母,一個眼光長遠,能夠放眼孩子未來,幫助他愛上閱讀的父母。

讀伴兒圖書館App :中國最大的中小學生英文原版分級閱讀平臺

讀伴兒美式課堂App :針對3-10歲兒童的英文原版閱讀課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