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透支概念貪小失大 語音控制就是語音控制 別隨便貼上人工智慧標

Popo||撰稿

透支概念、玩玩噱頭, 這是彩電行銷裡的慣用伎倆。 缺乏內容支撐的3D被市場玩壞了, 而號稱取代LCD電視的LED電視也被揭穿假替代的真相。 很多時候, 概念並不壞, 甚至還是好方向, 但提前玩、隨性玩, 卻會將一些好概念生生玩廢。

今年彩電新品, 很多企業玩起了人工智慧電視。 然而真正潛心研究人工智慧技術的並不多, 很多企業只是推出了能夠語音辨識的電視並貼上人工智慧電視標籤。 把人工智慧簡單地變成功能, 好方向或許就此被玩壞, 那真是得不償失了。

語音控制, 不能等同人工智慧

起勢迅猛下的隱憂

每年春季新品發佈, 都是彩電企業年度戰略的一個縮影。 今年, 越來越多的企業玩起了人工智慧。

3月21日, 小米電視發佈了配備人工智慧語音助手的新產品——小米電視4A;3月27日, 聯想發佈65i3這款會聊天的智慧電視,升級交互優勢,向更懂交互之路邁進新的一步,

也被業內人士稱為是聯想開啟人工智慧時代的新品;3月28日, 長虹正式推出CHiQ人工智慧電視新品Q5N和Q5A(OLED電視)系列,同時發佈的還有全球首個AICenter——以電視機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平臺;3月29日, TCL推出了旗下XESS、Cityline、Popular三大系列的多款新品, 並在這些新品搭載的TV+OS 3.0作業系統中植入了基於人工智慧的語音辨識與圖像識別能力。

簡單羅列羅列, 就可以看出今年人工智慧概念有多火。 其實, 在今年之前的數年, 人工智慧電視的聲音一直很弱, 除了長虹一家在做, 其他企業幾乎沒有什麼參與, 只是去年年底小米發佈了一份海報, 要進入人工智慧電視市場, 但又把爆發時間鎖定在了2030年。

2017年, 很多企業都將新品貼上了人工智慧標籤。 從無到有,

人工智慧起勢速度有點迅猛, 讓人有點不太適應。 這種不適應式的擔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否又是企業概念戰?

中國彩電市場最不缺的就是概念, 只要有點功能, 就會被貼上某種高大上的標籤加以宣傳。 人工智慧電視也有這種傾向, 前幾年, 除長虹外, 幾乎聽不到其他企業在技術層面有投入, 現在卻冒出一批批人工智慧電視。

也被貼上人工智慧電視標籤

二、消費者會受此影響嗎?

這並不是杞人憂天, 在危機未發生的時候來個提醒, 或許真能防患於未然。 現在的消費者, 越來越重視體驗, 重視功能, 如果帶來不好的人工智慧體驗, 倒頭來這些新品都被貼上噱頭的標籤, 那市場真就不好辦了。

炒作概念會貪小失大

熟悉彩電歷史的都知道, 很多企業一直在透支概念, 3D、LED、4K等, 被無數消費者所詬病, 所以在面對新技術時一定要慎重。 然而現在看, 很多企業仍然樂此不疲地透支著各種概念。

人工智慧會被玩壞嗎?有幾個是真正在做人工智慧?這些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為縱觀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慧電視, 大部分都是現場演示了語音操控, 而這項功能在智慧電視發展之初就有企業玩過。

早在2014年, 三星就推出了這種產品, 看看當時描述:三星2014年全新智慧電視, 支援全新的手勢操作, 通過手勢使用者可以自由的切換頻道, 調節音量以及返回之前介面等功能。 此外, 三星還進一步優化了智慧電視的語音控制功能。 更換頻道時使用者只需要說出頻道的號碼即可, 不再需要先發出“更換頻道”的指令然後再喊出號碼。 語音搜索的結果也將進一整合。

顯然在三星眼裡, 這只是一種功能, 而在今年, 很多廠商將有這種功能的電視貼上了人工智慧電視的標籤。

其實, 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是個系統工程, 遠非簡單語音操控那麼簡單。比如微軟比爾蓋茨也認為,人工智慧將運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不過雖然人工智慧在視覺和語音能力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AI在“閱讀”能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他提到AI還不能閱讀一本書或者通過考試或操作一項實驗,這是一個還沒有解決的技術難題。

能交流才是人工智慧電視終極形態

恐怕這就是長虹所說的語義理解。其實在技術上,人工智慧確實有很多難題需要去破解,去完善。一款被稱為人工智慧的電視,應該跟隨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不斷整合,從而帶來與現有的產品大不一樣的體驗,而不是把目光鎖定在某項功能上。就連最早做人工智慧電視的長虹也承認,需要長年的積累,才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筆者認為,這兩年語音技術確實發展了,比如科大訊飛風生水起,但人工智慧遠非現在呈現的那麼簡單,需要長時間地技術研發和積累。人工智慧是很好的方向,與電視進行深度整合是很好的嘗試。但如果僅僅是把人工智慧當做一種功能,比如語音操控,那麼這個概念離透支就不遠了。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

遠非簡單語音操控那麼簡單。比如微軟比爾蓋茨也認為,人工智慧將運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不過雖然人工智慧在視覺和語音能力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AI在“閱讀”能力方面還需要繼續努力,他提到AI還不能閱讀一本書或者通過考試或操作一項實驗,這是一個還沒有解決的技術難題。

能交流才是人工智慧電視終極形態

恐怕這就是長虹所說的語義理解。其實在技術上,人工智慧確實有很多難題需要去破解,去完善。一款被稱為人工智慧的電視,應該跟隨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不斷整合,從而帶來與現有的產品大不一樣的體驗,而不是把目光鎖定在某項功能上。就連最早做人工智慧電視的長虹也承認,需要長年的積累,才能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筆者認為,這兩年語音技術確實發展了,比如科大訊飛風生水起,但人工智慧遠非現在呈現的那麼簡單,需要長時間地技術研發和積累。人工智慧是很好的方向,與電視進行深度整合是很好的嘗試。但如果僅僅是把人工智慧當做一種功能,比如語音操控,那麼這個概念離透支就不遠了。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