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篇文章教會你講故事的技巧 教招面試,輕鬆征服考官!

一個好的講故事, 如何講的生動出彩, 讓考官打高分?用一個詞語來總結就是聲情並茂。 顧名思義, 這個詞語有兩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聲音語言的加工, 二是表情動作的加工。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講故事技能如何出彩。

一、角色聲音以及故事語言

首先是豐富多變的聲音, 這是吸引考官注意的第一個關鍵。 在故事中我們要學會自然的切換不同角色特徵以及不同情感下的聲音。 在人物對話較多的故事中我們把聲音可分為四類, 幼兒、成人、老人、壞人, 幼兒說話語速快、活潑生動, 十分稚嫩;成人偏向于娓娓道來, 語重心長的講話方式, 老人的聲音比較低沉、緩慢以及和藹可親, 壞人的聲音有兇狠、狡詐兩種。

而多以動物組成的故事, 我們也可以用這幾個聲音去做區別, 先把我們的動物按體積大小分成小動物, 如小兔、小貓、小松鼠等語速快聲調高,

大動物如大象、老牛、河馬等語速慢聲音粗, 其餘中等體積動物就自然的聲音去描述, 而兇狠大灰狼、大老虎、狡猾的狐狸等可以繼續使用壞人的聲音。

其次可以根據動物的特徵去增添聲音, 如果同時出現過多的小動物如蝸牛、麻雀、小烏龜, 那麼蝸牛與烏龜行動緩慢隨之聲音低沉而慢, 而麻雀嘰嘰喳喳語速則快。 這些聲音可以多觀看動畫片, 比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中不同小羊與灰太狼的角色聲音去進行模仿。

然後是故事語言, 在講述故事內容時, 我們所選擇的語言應該偏向於口語化、兒童化, 避免過多書面語。 講故事並不是在讀新聞稿, 所以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便於讓幼兒理解和接受。

比如故事中“小兔對小熊致謝後表達了自己的愉悅之情”,

這樣講既不具有吸引力幼兒也不能聽懂, 所以我們在此時可以選用生動的語言去進行描述與加工, 然後改成“突然, 從樹林裡跳出了一隻渾身潔白的小白兔, 它豎起長長的粉嫩嫩的耳朵對小熊大聲喊道:‘謝謝你, 我的熊大哥, 有你幫我可真開心呀!’”這樣更利於幼兒體會到情感的語句。 在語言加工的同時儘量選擇對比詞語明顯的形容詞和副詞去做修飾, 增編對話會使角色人物更加飽滿。

二、表情及肢體動作

根據故事的情節內容和發展做出適合的動作是吸引考官注意的第二個關鍵因素。 不論是面部表情還是肢體動作應誇張表現出來, 讓故事的講述看起來像故事表演, 但切記過於浮誇, 而何時做出正確動作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看文章中的動作詞句, 如蹲下撿報紙、拍手跳等, 在講述時同步做出動作, 然後也可用語言加工的方法增加肢體動作, 例如“小兔子采蘑菇”增編成“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到樹下采了好多蘑菇放進了籃子裡”使故事的肢體語言更加豐富,

情節發展更充實。

再者做動作的同時注意故事人物的情緒的變化, 隨之更改面部表情。 開心時眉開眼笑;傷心時眉頭緊鎖、揉眼哭泣;生氣時怒目而視;困惑時轉眼皺眉等等。 表情和動作是不分家的, 要同時表現出來才更生動。

講故事要想生動出彩除了聲情並茂, 還需要注意一些語速、重音詞、吐字清晰、普通話標準等小問題, 勤加練習, 最後將無感情的文字繪聲繪色的表演出來。

更多教師招考的資訊, 請關注金書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