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洞庭湖上的一顆明珠

在這個“二月春歸風雨天“的日子裡, 有幸被邀參加由紅網舉辦的湖南省網路文化節經典活動:“美麗鄉村發現之旅安鄉行“。 既彷徨,

又盼望這次采風。 彷徨的是這江南的春天細雨綿綿無絕期, 出遊總會給人帶來諸多不便。 盼望的是能與全省各地精英謀面學習交流, 提高自己。 於是就這樣在彷徨與盼望中度過了一個星期。 出行這天, 天公作美人遂意。 與大咖們同行, 一路歡聲滿情懷。

漫步於這水鄉澤國的阡陌上, 不免信口吟出:

“安鄉陌上舞蜂蝶, 細雨纏綿望斷絕。 稱意人心雲散去, 金花片片水鄉澤”。

但這首詩不能盡繪集古韻與美麗于一體的安鄉。

安鄉位於湖南北部, 如一顆明珠閃耀在洞庭湖畔的西北部。 是名副其實的江南水鄉, 但全然沒有江南古鎮的統一風貌:青石板, 烏篷船, 小橋流水人家……

錯落有致的田地與池塘交相輝映。 春天裡, 田地間成片的油菜花既成了蜜蜂採花的絕佳環境, 也成就了養蜂人的心願, 更飽了慕名而來的各地遊客的眼福。 水池中, 能偶爾見到幾支殘荷,

如若到了盛夏, 一定會有人忍不住吟出:“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的古詩來。

可偏偏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卻鮮為人知。 即使是在學生的地理填充冊上, 這也是個一閃而過的地名。 安鄉, 就像一片飄在洞庭湖上的睡蓮, 儼然一位隱逸在水中的君子。

諸不知, 在這片土地上, 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厚重歷史。

在安鄉縣的最北端有個湯家崗古遺址。 據相關資料記錄:1978年11月, 湖南省博物館考古部進行了試掘, 發掘面積308平方米。 1990年、2007年, 進行了第二、第三次發掘, 面積達700平方米, 並有了新的發現。

湯家崗新石器時代遺址分為早、中、晚三期。

早期有灰坑1個, 墓葬10座。 早期石器除磨光石斧外, 還有將卵石砸開的敲砸器。 陶器按數量最多的是粗泥紅陶, 其次為砂紅陶、粗黑陶、泥質黑皮陶、泥質白陶等。 手制, 大部分有紅色陶衣。 器形有釜、盤、缽、碗、盆等。 早期灰坑中出土的一件陶塑猴頭, 面部特徵明顯突出, 為原始社會的藝術品。

中期有灰坑9個, 墓葬2座。 中期石器有斧、彈丸、敲砸器、打磨器等。 彩陶數量略有增加,出現了紅陶白衣上繪紅、褐彩的,圖案有點線紋、網紋、旋渦紋、波狀紋等,其它裝飾方法有印紋等。器類有圜底器和圈足器,計有罐、碗、盆、缽、盤、豆、器蓋等。

晚期有灰坑2個。生產工具發現有石斧、錛、鑿、鏟、敲砸器、活動礪石和陶紡輪等,石器磨制極精。晚期陶器,夾砂紅陶數量超過泥質紅陶。器形上的變化出現了鼎,並出現了平底器,彩陶數量比中期減少,紋樣無顯著變化。

發掘中,在湯家崗遺址的東北角和東南角,發現了新石器大溪文化時期的壕溝。壕溝內側發現有土圍子,經考證土圍子是和壕溝配套使用的,考古學者認為“環壕土圍”屬於從壕溝發展至城牆的過渡形態,可以認為是城牆的雛形。

在湖南省博物館中陳列的精品文物,湯家崗出土的就有20多件,還有數件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日本等國展出。中日合編的《中國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大型圖錄,原始社會部分的圖片,有一半是湯家崗出土的珍品。湯家崗古文物與研究已選入大專院校的考古材料。

湯家崗是長江中游、洞庭湖區古文明的一個搖籃。

今天,我站在這片古老的遺址上,仿佛聞到了時間的味道。歲月從指間流過,歲月在歷史長河中淌過,幾千年來如此!幾千年後亦如此!

與靜謐的湯家崗古遺址有著不同歷史卻歷經滄桑的是官保,官保位於縣城近郊。同行的攝影家用無人機航拍了這千餘畝的油菜花海,使置身花海中的一行人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了這片壯麗的景觀。解說員告訴我們,這裡是岳飛戰楊么的古戰場。在這裡,嶽飛與農民起義軍將領楊么大戰一場並大獲全勝。這裡還是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征戰的地方,現在這裡還留有點將台、子龍庵等歷史人物有關的地名,並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站在這一馬平川的土地上,閉上眼,仿佛置身於金戈鐵馬之中,將士們大有氣吞萬里之勢。無論是劉備戰曹操還是岳飛擒楊么,有戰爭就有傷亡。我雖不是提著籃子在村頭等候戰場上的夫君回家的古代村婦,但我是畏懼戰爭的現代女人。我敬重歷史,敬重英雄人物,但我更喜歡腳下這片祥和而安寧的土地!

安鄉境內有個最大天然湖泊,叫珊珀湖。西北面隔澧水與澧縣、津市相鄰,系澧水和松滋兩河尾閭窪地積水成湖;珊珀湖大湖水面面積約2萬畝,平均水深1.5米。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目前由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淡水養殖。湖面在豔陽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捕魚人劃開了雙槳,蕩開了層層波浪,撒下了網。我的心好似被這拋撒出的美麗弧線所網住了,湖面如此之寬,湖水也不淺,這一網下去,能網住多少魚?湖裡面養殖了草魚,花鰱魚,黑鯽魚……品種繁多。和湖堤上正在清理水草的養魚人聊上了,他們說,能經常見到魚兒躍出水面來瞅一瞅湖面上的美麗風光呢!

珊珀湖的形狀像極了魚尾,聽說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說不清是哪一個朝代,這裡曾是一個小村子,住著三百戶人家,名叫李家圩,圩中心住著一個老財主,家財萬貫,但為人刻薄,人稱“李雞屎”,“李雞屎”有個兒子,是個花花公子,吃喝嫖賭,無所不為,是個地道的敗家子。

“李雞屎”的媳婦,是李家的童養媳。童養媳心靈手巧,紡紗織布,挑花繡朵,泡茶煮飯,漿衣洗裳什麼都學,一學就會。可是李家欺童養媳無依無靠,家裡的粗活重活都推給她做,飯不讓她吃飽,衣不讓她穿暖,狠心的公婆還時常打罵她,她受盡了折磨和煎熬。

還有更可怕的是,每天天不亮,童養媳就要出門到野外放羊,一望無際的草海,經常有野狗豺狼出沒,這些傢伙瞪著綠瑩瑩的眼睛,冷不防就會咬頭羊逃走。丟了羊不但沒有飯吃還要挨打。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貌似天仙的女子被折磨得像個皮影子了。

一天清晨,下著濛濛細雨。一位衣著襤褸的枯瘦老頭,在漁行外徘徊叫賣,窮凶極惡的李老二看中了籃中的翹魚,走過去,一把將魚搶過來倒進魚池。老頭兒說:“老闆,還沒過稱呢!”李老二一臉蠻橫:“過稱?老子收魚從來就沒有過稱!”順手一推,將老頭子推出了門外。童養媳見他可憐,就將自己平時節儉的錢全給了老頭,老頭搖搖頭,消失在風雨之中。

魚池裡的翹魚越長越大,驚動了老財主,也驚動了全村三百戶人家,大家都來圍觀,建議殺了吃,大家齊動手,拉的拉繩,拿的拿刀,準備大開殺戒。

童養媳此時還呆在紗房裡紡紗,這時,門外雷聲隆隆,大雨傾盆,一隻小花狗跑來,咬住童養媳的棉錠子,就往外跑,童養媳見花狗咬了棉錠子,就去拼命的追,追啊追啊,一直追到村外的大堤上,小花狗停下來了,童養媳停下來了,狂風大雨停下來了。童養媳往回一看,堤下已是汪洋一片,三百戶人家的李家圩,早已經淹沒在一片水海之中。

如今,從安鄉地圖上看去,珊珀湖就像翹魚尾巴,珊珀湖北邊的石龜山,傳說就是童養媳追上小花狗回眸一望的大堤土堆呢!

安鄉的故事太多太多,如安全鄉董家壋鎮有比干的後裔,為躲避殺身之禍,把比字和幹字組成上下結構的字作為姓氏。當然,這個姓在百家姓裡是沒有的,在任何工具書裡都找不到的,即使在現今這麼發達的互聯網上也是查不到的。這個字讀guàn,從“貫”音,有貫通古今之意,教育後輩要保持比干祖先愛國愛民、勇於捨生取義的高貴品質。如清乾隆年間不畏皇權的潘相。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無論是歷史事實還是神話傳說,後人都能感知這片大地的厚重。

說安鄉隱逸並不為過,我曾看過葉匡政老師關於周莊的論述性文章,裡面提到:隱逸一直是江南文化的主脈。而在安鄉,我也能感受到這份強勁的脈搏。在這裡,我對隱逸一詞就不做過多的贅述。無論道家還是儒家對“隱逸”一詞如何闡釋,大抵之意都是對有德而隱身江湖的君子的統一稱道。先秦“三以天下讓”的季禮移居江南是個很好的例子。江南的鐘靈毓秀吸引著文人雅士,劉禹錫曾在此留下過“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的詩句。宋徽宗,柳宗元,段弘古等人都在這裡留下過墨寶。 這裡既是“囊螢映雪”車胤的祖籍之地,也是“毛遂自薦”毛遂的家鄉。安鄉不僅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明也悠久。

安鄉雖受過戰事紛擾,也歷經過無數次洪水侵蝕,但今天他仍然有著古代君子的“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的氣質。在這片水鄉澤國裡,就像洗去了凡塵,不免讓人生出“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塵世之懷”的感慨來。安鄉,就像一顆明珠閃耀在洞庭湖畔。

作者: 白鴿

編輯: 佛緣禪你生

彩陶數量略有增加,出現了紅陶白衣上繪紅、褐彩的,圖案有點線紋、網紋、旋渦紋、波狀紋等,其它裝飾方法有印紋等。器類有圜底器和圈足器,計有罐、碗、盆、缽、盤、豆、器蓋等。

晚期有灰坑2個。生產工具發現有石斧、錛、鑿、鏟、敲砸器、活動礪石和陶紡輪等,石器磨制極精。晚期陶器,夾砂紅陶數量超過泥質紅陶。器形上的變化出現了鼎,並出現了平底器,彩陶數量比中期減少,紋樣無顯著變化。

發掘中,在湯家崗遺址的東北角和東南角,發現了新石器大溪文化時期的壕溝。壕溝內側發現有土圍子,經考證土圍子是和壕溝配套使用的,考古學者認為“環壕土圍”屬於從壕溝發展至城牆的過渡形態,可以認為是城牆的雛形。

在湖南省博物館中陳列的精品文物,湯家崗出土的就有20多件,還有數件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日本等國展出。中日合編的《中國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大型圖錄,原始社會部分的圖片,有一半是湯家崗出土的珍品。湯家崗古文物與研究已選入大專院校的考古材料。

湯家崗是長江中游、洞庭湖區古文明的一個搖籃。

今天,我站在這片古老的遺址上,仿佛聞到了時間的味道。歲月從指間流過,歲月在歷史長河中淌過,幾千年來如此!幾千年後亦如此!

與靜謐的湯家崗古遺址有著不同歷史卻歷經滄桑的是官保,官保位於縣城近郊。同行的攝影家用無人機航拍了這千餘畝的油菜花海,使置身花海中的一行人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了這片壯麗的景觀。解說員告訴我們,這裡是岳飛戰楊么的古戰場。在這裡,嶽飛與農民起義軍將領楊么大戰一場並大獲全勝。這裡還是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征戰的地方,現在這裡還留有點將台、子龍庵等歷史人物有關的地名,並留下了許多優美的傳說。站在這一馬平川的土地上,閉上眼,仿佛置身於金戈鐵馬之中,將士們大有氣吞萬里之勢。無論是劉備戰曹操還是岳飛擒楊么,有戰爭就有傷亡。我雖不是提著籃子在村頭等候戰場上的夫君回家的古代村婦,但我是畏懼戰爭的現代女人。我敬重歷史,敬重英雄人物,但我更喜歡腳下這片祥和而安寧的土地!

安鄉境內有個最大天然湖泊,叫珊珀湖。西北面隔澧水與澧縣、津市相鄰,系澧水和松滋兩河尾閭窪地積水成湖;珊珀湖大湖水面面積約2萬畝,平均水深1.5米。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目前由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淡水養殖。湖面在豔陽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捕魚人劃開了雙槳,蕩開了層層波浪,撒下了網。我的心好似被這拋撒出的美麗弧線所網住了,湖面如此之寬,湖水也不淺,這一網下去,能網住多少魚?湖裡面養殖了草魚,花鰱魚,黑鯽魚……品種繁多。和湖堤上正在清理水草的養魚人聊上了,他們說,能經常見到魚兒躍出水面來瞅一瞅湖面上的美麗風光呢!

珊珀湖的形狀像極了魚尾,聽說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說不清是哪一個朝代,這裡曾是一個小村子,住著三百戶人家,名叫李家圩,圩中心住著一個老財主,家財萬貫,但為人刻薄,人稱“李雞屎”,“李雞屎”有個兒子,是個花花公子,吃喝嫖賭,無所不為,是個地道的敗家子。

“李雞屎”的媳婦,是李家的童養媳。童養媳心靈手巧,紡紗織布,挑花繡朵,泡茶煮飯,漿衣洗裳什麼都學,一學就會。可是李家欺童養媳無依無靠,家裡的粗活重活都推給她做,飯不讓她吃飽,衣不讓她穿暖,狠心的公婆還時常打罵她,她受盡了折磨和煎熬。

還有更可怕的是,每天天不亮,童養媳就要出門到野外放羊,一望無際的草海,經常有野狗豺狼出沒,這些傢伙瞪著綠瑩瑩的眼睛,冷不防就會咬頭羊逃走。丟了羊不但沒有飯吃還要挨打。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貌似天仙的女子被折磨得像個皮影子了。

一天清晨,下著濛濛細雨。一位衣著襤褸的枯瘦老頭,在漁行外徘徊叫賣,窮凶極惡的李老二看中了籃中的翹魚,走過去,一把將魚搶過來倒進魚池。老頭兒說:“老闆,還沒過稱呢!”李老二一臉蠻橫:“過稱?老子收魚從來就沒有過稱!”順手一推,將老頭子推出了門外。童養媳見他可憐,就將自己平時節儉的錢全給了老頭,老頭搖搖頭,消失在風雨之中。

魚池裡的翹魚越長越大,驚動了老財主,也驚動了全村三百戶人家,大家都來圍觀,建議殺了吃,大家齊動手,拉的拉繩,拿的拿刀,準備大開殺戒。

童養媳此時還呆在紗房裡紡紗,這時,門外雷聲隆隆,大雨傾盆,一隻小花狗跑來,咬住童養媳的棉錠子,就往外跑,童養媳見花狗咬了棉錠子,就去拼命的追,追啊追啊,一直追到村外的大堤上,小花狗停下來了,童養媳停下來了,狂風大雨停下來了。童養媳往回一看,堤下已是汪洋一片,三百戶人家的李家圩,早已經淹沒在一片水海之中。

如今,從安鄉地圖上看去,珊珀湖就像翹魚尾巴,珊珀湖北邊的石龜山,傳說就是童養媳追上小花狗回眸一望的大堤土堆呢!

安鄉的故事太多太多,如安全鄉董家壋鎮有比干的後裔,為躲避殺身之禍,把比字和幹字組成上下結構的字作為姓氏。當然,這個姓在百家姓裡是沒有的,在任何工具書裡都找不到的,即使在現今這麼發達的互聯網上也是查不到的。這個字讀guàn,從“貫”音,有貫通古今之意,教育後輩要保持比干祖先愛國愛民、勇於捨生取義的高貴品質。如清乾隆年間不畏皇權的潘相。我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無論是歷史事實還是神話傳說,後人都能感知這片大地的厚重。

說安鄉隱逸並不為過,我曾看過葉匡政老師關於周莊的論述性文章,裡面提到:隱逸一直是江南文化的主脈。而在安鄉,我也能感受到這份強勁的脈搏。在這裡,我對隱逸一詞就不做過多的贅述。無論道家還是儒家對“隱逸”一詞如何闡釋,大抵之意都是對有德而隱身江湖的君子的統一稱道。先秦“三以天下讓”的季禮移居江南是個很好的例子。江南的鐘靈毓秀吸引著文人雅士,劉禹錫曾在此留下過“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的詩句。宋徽宗,柳宗元,段弘古等人都在這裡留下過墨寶。 這裡既是“囊螢映雪”車胤的祖籍之地,也是“毛遂自薦”毛遂的家鄉。安鄉不僅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明也悠久。

安鄉雖受過戰事紛擾,也歷經過無數次洪水侵蝕,但今天他仍然有著古代君子的“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的氣質。在這片水鄉澤國裡,就像洗去了凡塵,不免讓人生出“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塵世之懷”的感慨來。安鄉,就像一顆明珠閃耀在洞庭湖畔。

作者: 白鴿

編輯: 佛緣禪你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