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非常理性地分析張國榮的經歷,雖然離開我們,他的歌聲流芳千古

我發現一般來說女性對張國榮較寬容, 也比較敢於表達對他的欣賞;而男性在4/1前大多鮮明的鄙夷他, 之後也比較羞澀的紀念他, 一般多用‘一個時代的終結’證明他的意義, 當然張先生的確具有時代代表性, 但同時他的跨時代性也就是他的藝術觀被小心翼翼的規避了, 頂多用特點來代替。 為什麼?我也在反思, 當張先生的好友梅豔芳去世時我看了一些紀念文章才有所領悟, 他們都是超越性別的美麗, 但梅女士去世時人們大贊她的豪爽陽剛, 換句話說就是她男性化的一面, 而其實梅女士在世時是深受其苦的,

一般來說女強人都不大容易嫁出去, 但社會還可以包容她們;這同張先生去世時人們謹慎的惋惜他的風華絕代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 即使是開放的西方影人的第一個印象也是張先生是不是怕自己不再美麗了才自殺的?美麗的後面是什麼?理念是什麼, 追求是什麼?沒有人問。 可以說如果張先生不是以如此不美麗的方式自行結束, 對他的誤讀將更加嚴重

。 如果讓我痛快的說一句, 歸根到底還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那句話:女人是第二性, 是屬於屈從地位的, 這個世界歸根到底是男人的。 所以女子男性化是可以的甚至被推崇的, 連乒乓球不都提倡女子打法男性化嗎?而男子女性化是萬萬要不得的, 一絲一毫都不可以, 不然就不是男人了, 就是變態, 就是大逆不道,溫柔細膩是不是女性的專利?每個男性都必須旗幟鮮明的告訴大家男人就是男人, 女人就是女人, 就象火與水一樣是截然不同的, 而忘記了在世上人首先是人, 才分性別, 不是說有發達的肌肉,

粗豪的嗓音, 陽剛的皮相就是男人了, 做人有沒有擔當, 做事有沒有責任心, 敢不敢愛, 敢不敢付出, 有沒有力量和愛心去幫助照顧別人, 這才是重要的。 坦白說以前我不會這樣想, 也算張先生給我的一個啟示! 而張先生的同性戀給予很多人藉口, 我個人對同性戀不瞭解, 我的觀點是無論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有好的也都有不好的, 關鍵是你為什麼去愛, 怎樣去愛, 為了感官刺激, 還是精神的溝通, 也就是靈與肉的問題, 在張先生的具體個例上我認為他的確可以稱之為雙性戀, 他一直在尋找的是精神的歸宿, 他的感情是真誠的所以才能持久, 但是據我所知在同性戀的世界裡這樣的例子是很少的, 白先勇也算一個,
而性亂濫交是比較普遍的, 所以我不會因為張先生的個例而認同同性戀, 除非能給我更有力的證明。

我申明一點, 抑鬱症不是遺傳性疾病, 精神分裂才是, 一般來說青春期, 中年期和老年期比較容易發病, 一般都是過的不大容易, 有很多委屈和想不通的事累積,

最後一個契機就會發病, 輕度單級的治癒率較高, 但重度雙級的也就是躁鬱症一般以控制為主, 而且用藥起效慢。 所以說不再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張先生兩者是都占了, 很悲哀。 我第一次思考此事是從他的遺書那句“我一生無有做壞事, 為何這樣”開始的, 當時感覺就像竇娥冤一樣, 不是悲憤到極點臨死時是不會寫這樣的話的, 我這樣說是因為我的同學的媽媽也曾經問過類似的話, 她很美麗很有才華也很堅韌, 對人非常好, 是一個奉獻犧牲型的女性, 但是活得很不容易, 用了十多年最後想通了, 最後她告訴我人活著要有生存的智慧, 要理智, 要講策略, 不是不痛苦的。

最後補充一點, 我個人感覺張先生是有強大的對立面的,95年後他和一些媒體的關係很不好,後來對他的評價完全是人身侮辱,這不是記者的責任,決定權在老闆手中,看來他是開罪了某些上層人士。像電影界我覺得他始終是局外人,可能跟他

是歌手出身有關,大陸和香港看他的角度是不太一樣,他真正進入大陸是靠電影,尤其是《別姬》,後來就比較低調。而我感覺香港影人對《別姬》有抗拒心理,對王家衛的電影更認同一些,拿評獎一類的事來說,可獲可不獲的就看評委的意思了,電影界高層對張先生排斥感是比較強的,他又和王家衛衝撞,站在王立場的人在香港很多啊,從張先生的角度好像他覺得被王欺騙了似的。我看過王家衛專訪覺得這人很有霸氣,是內在的,不象陳凱歌那種外在的霸氣,另外他敢在《花樣年華》之前對梁朝偉說再使把力讓他得影帝很厲害啊,雖然我不喜歡他的電影,但對他本人我挺感興趣的說。我覺得當導演必須有一定的自私性掠奪性,張先生想當導演不自私是不行的,如果他活著得變才行啊。張先生在香港雖然地位崇高,但是沒有話語權,而且我看他一些老友寫的回憶文章感覺很怪,有一種骨子裡很愛他很關注他,但又不願表達,表面上還硬作出一副抗拒感,而且是很早以前就這樣,等他死後又悔恨莫及還不願承認,和有些FANS差不多。好像香港人覺得張先生擁有的太多,恨不得他多經歷些血雨腥風才好似的。談談感覺,感覺而已。

自殺本身是個太過沉重嚴肅的哲學話題,很難評價。每個自殺的人必定是痛苦的,沒人快快樂樂就不想活了。遠的不說,近的海明威,茨威格,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王國維,老舍,傅雷等等不勝枚舉,有的有明確目的,有的則讓人費解。我的觀點是:對於這些人生閱歷豐富思維敏銳的人們的選擇,簡單的用對錯好壞脆弱堅強評價是太過粗暴了。比如說同樣的境遇,老舍傅雷自殺了,巴金曹禺活下來了,你若說前者是寧為玉碎,是否就意味著後者是苟且偷生?若說後者是忍辱負重,是否就是指責前者過於脆弱?三島自殺大家明白,可是川端又為什麼要死?如果說王國維茨威格是為文化精神而死,那麼海明威又算什麼呢?此外香港是個特殊的地方,像文革中乒乓球隊三員香港大將全部自殺身亡,而本土高手卻能夠存活下來,怎麼去評價分析?最後只能說讓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具體到張國榮,如果不是因為抑鬱症他當然不會自殺,但如果把自殺完全推到生病上,實際上等於否定了他選擇的意義,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任何疾病都有遺傳因素,但絕不是有唯一因素,張先生從性格到家庭職業環境都屬於易感人群,但他在娛樂圈能夠屹立26年,無疑是個非常複雜矛盾的人物,性格中既有活潑樂觀的一面,也有dark side;追求名利,但更重精神, 兩者有相容,也有衝撞。我想50年後張先生仍然會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對他無法用一句話概括評價,說不盡的張國榮吧。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張國榮,就是同一人不同時期對張先生也會有不同的評價,如果有人與你的看法不同,不用驚訝,因為那是必然的,比如明年4/1也許有尷尬的有靜默的有改口的,都有可能,因為大多數人還要活下去。其實這些對張先生本人都沒有什麼意義了,我是唯物主義者,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對死者而言一切都已隨風而逝,我們藉以反思豐富自己,這是死者對生者最後的奉獻。

我寫我看張國榮或是張國榮對我的影響,但我不能猜想張先生,我沒有那個資格權利進行所謂的‘合理推斷’。我說張先生沒有話語權,是指張生始終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整個群體的,他可以堅持個體的選擇,但無法掌控群體的聲音,當然沒有絕對性的控制,但有相對性的控制,而張生在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中是弱勢的,所以他是孤獨的。他拒絕被人利用也拒絕利用別人,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者在與人鬥爭中是不可避免的。他是個人Icon,不是群體領袖。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他大多以個人姿態做好事或參與公益活動,而他的知己好友阿梅則是一呼百應大張旗鼓的領頭者,這兩者都是好的但又是不同的,去領頭就有可能被利用,太低調就有可能被漠視。張生顯性自殺,結合他平時的個人形象,可利用價值差;阿梅

隱性自殺,出於需要,可利用價值大。有的FANS不理解掌控的重要性,你看你看人家幾句話就四兩撥千金,挑動群眾鬥群眾,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連知己好友的FANS都能吵起來,這就叫功力,這就叫本事!你覺得不好,但有效。附帶說一句,我覺得對梅豔芳,如同對張生一樣,應該尊重她的選擇。

2)張生與王家衛導演的關係:王導的電影我是不看的,但這個人我還是佩服的。張生與王導多年交情,關係轉捩點于《春光》,為什麼?王導深沉,但張生斷斷續續隱約說了些話的,綜合起來由輕到重:和王導製作團體中某些人的矛盾,不是就看經典的,爛的好的都算,總而言之,26年人間光影我溜幾眼,我也承認他偉大,是顏色不一樣的偉大,是顏色不一樣的慷慨蒼茫,開始我認為要是多給張生個獎就好了,我現在修正這個觀點。王家衛說得好‘偉大的藝人’,我認為尤其是對香港而言,藝在前,但藝了半天,中心還是在人上,我覺得‘藝人’一詞,境界全出,比藝術家好(不過話說到這裡又召嫉了)。有人老說愛蒼涼勝過悲壯,我大不解,我個人比較喜歡滿江紅的,但現 在明白必須加上‘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太算圓滿;‘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悲壯但更是蒼涼。讀到這裡你若以為我愛好文學就錯了,我大學時胡亂讀了一堆書,是有很功利的目的,詩詞我是當人學讀的。哪個過的比較牛逼,我

是指例如范仲淹這類,事情做的不小,名聲也不錯,結局也不錯的;哪個比較慘,象李白杜甫屈原這類的,都拿來看看。橫看豎看最後覺得還是作普通人好,作個出色的普通人更好。對這些慘的牛的偉大人物也就仰望吧,這樣大家都好。上面所引

的詩詞全憑記憶,手頭沒書,就湊合看,錯了也別認真。包括對詩人的評價就是個老印象,如有不同意見也是好事。

廢話一大堆,鑼鼓敲得山響,正戲開場:我對GF的母親簡單說一下,她是個特別嚴謹的人,近乎到刻板的地步,她女兒管她叫‘索引’,是指她特別重視出處,講究有根有據。所以她對張生的評價全部局限與張生自己的訪談,我忍不住對她講張生自己的話也有實有虛,也要看什麼時期說的,但她堅持認為就是虛的,也可以觀察虛在何處,又變在何處,很有教育意義。(這句話她重複了三遍,我明白,就是為了教育我們老爺們的) 我考慮了很久要不要把她的話寫在這裡,因為這只是她個人的分析,有可能是誤讀,而張生被人誤讀的是太多了,但最後想大家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就把要點寫寫,括弧中是我或GF或她老爸的評語,也算是一種平衡。

張國榮出生在一個有錢無愛的家庭,其童年最大的問題是孤獨沒有存在感。感情不合的家庭很多,但張國榮是典型的富家病,其特點就是父母對孩子出錢不出情,你可以說愛孩子,因為不愛不會送孩子去英國留學,但也可以說不愛孩子,因為對小孩最重要的感情關注沒有,也許這就是有錢人愛孩子的方式,他們可能認為這個很正常,但實際上後遺症很大(在此她引用了一堆我聽得頭痛的調查),而且很多都無法根治。其實父母對孩子並不一定要投入大量時間,最重要的是用心,如果用心哪怕五分鐘也是好的。而張國榮的特殊性有在於他是最小的,跟最近的都差八歲,父母又不許他和同齡人玩那些符合兒童同性的遊戲,認為沒有檔次,這就造成他長時間的心理孤獨,成年後他的行為容易給人自我不合群的感覺,其實他不習慣也不善於和同齡人溝通,隨著他從業經驗的豐富這個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不是骨子中的。(她看了張的77年AMERICAN PIE,還有89/97片段,第

一反應就是這孩子很傲啊)最後結論:如果沒有心思養孩子,就不要生,不要造孽,尤其是男人。

張國榮13歲去英國,從心理學上說這是最危險的暴風驟雨年齡段,一方面他受到了良好的西方教育,為他一生的成就打下基礎,但最大問題是漂泊感和過分自由,實際上寄宿學校是有它的問題的(對此也有資料統計)。但是如果張國榮從事設計

工作,這些問題會好些,起碼矛盾沒有那麼尖銳。但是由於偶然原因他走入娛樂界,但對於這個圈他沒有做好準備,無論技術還是心理,而他的家庭教育背景又太惹人矚目,也許在張自己的圈子他所擁有的並不稀奇,但娛樂圈的男藝人有幾個?(G

F:有個陳百強,也死了)男怕長錯貌,更怕入錯行,一個男孩子一張美女臉,就是麻煩;個性有那麼強那麼叛逆,更麻煩。八年不遇對他影響深遠,小時候沒愛但有錢有尊重,而從21歲開始體會沒尊重受辱駡,沒錢都還不算什麼,而這正是性格定型的關鍵時期。最後結論:選擇職業要慎重,要循序漸進。

從張國榮的性格看一方面自信自傲飛揚好強,很男人的自信;另一方面又很沒安全感,無論在感情還是事業上,童年的經歷打了個底子,青年時代的八年不遇又強化了這一點。那麼他適合找什麼樣的女性呢?從他強烈的不安全感渴望愛的角度,他應該找母性比較強的人,比如他是偶像,那麼受女孩的歡迎;他對朋友的關心又那麼細緻,出錢又出力;再舉例他跟毛毛公開的眉來眼去,哪個老婆受的了,只有母愛相對無私些,但當媽的再無私,還有個婆媳矛盾問題,這個孩子根本不屬於自己,頭痛啊! 他又要自由,要無拘無束,做母親的一般都希望孩子安穩做乖乖仔,象他那麼雞飛狗跳的當媽一 定會嘮叨,(GF和她老爸都大點其頭),他又逆反,像他親媽感情淡漠還無所謂,要換一個感情豐富的,非心力衰竭不可。不過有趣的是他愛上的異性全部是女兒性比較強的,(與喬丹克 拉克克蓋博謝霆峰相反,GF補充),這說明從心理上他有很強勢很主宰欲的一面,但他沒錢沒社會地位的時候他不能給女孩安全感,但他擁有名利的時候女孩又不能給他安全感,他不相信她們。所以他後來反復強調要有力量去愛。

我個人感覺張先生是有強大的對立面的,95年後他和一些媒體的關係很不好,後來對他的評價完全是人身侮辱,這不是記者的責任,決定權在老闆手中,看來他是開罪了某些上層人士。像電影界我覺得他始終是局外人,可能跟他

是歌手出身有關,大陸和香港看他的角度是不太一樣,他真正進入大陸是靠電影,尤其是《別姬》,後來就比較低調。而我感覺香港影人對《別姬》有抗拒心理,對王家衛的電影更認同一些,拿評獎一類的事來說,可獲可不獲的就看評委的意思了,電影界高層對張先生排斥感是比較強的,他又和王家衛衝撞,站在王立場的人在香港很多啊,從張先生的角度好像他覺得被王欺騙了似的。我看過王家衛專訪覺得這人很有霸氣,是內在的,不象陳凱歌那種外在的霸氣,另外他敢在《花樣年華》之前對梁朝偉說再使把力讓他得影帝很厲害啊,雖然我不喜歡他的電影,但對他本人我挺感興趣的說。我覺得當導演必須有一定的自私性掠奪性,張先生想當導演不自私是不行的,如果他活著得變才行啊。張先生在香港雖然地位崇高,但是沒有話語權,而且我看他一些老友寫的回憶文章感覺很怪,有一種骨子裡很愛他很關注他,但又不願表達,表面上還硬作出一副抗拒感,而且是很早以前就這樣,等他死後又悔恨莫及還不願承認,和有些FANS差不多。好像香港人覺得張先生擁有的太多,恨不得他多經歷些血雨腥風才好似的。談談感覺,感覺而已。

自殺本身是個太過沉重嚴肅的哲學話題,很難評價。每個自殺的人必定是痛苦的,沒人快快樂樂就不想活了。遠的不說,近的海明威,茨威格,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王國維,老舍,傅雷等等不勝枚舉,有的有明確目的,有的則讓人費解。我的觀點是:對於這些人生閱歷豐富思維敏銳的人們的選擇,簡單的用對錯好壞脆弱堅強評價是太過粗暴了。比如說同樣的境遇,老舍傅雷自殺了,巴金曹禺活下來了,你若說前者是寧為玉碎,是否就意味著後者是苟且偷生?若說後者是忍辱負重,是否就是指責前者過於脆弱?三島自殺大家明白,可是川端又為什麼要死?如果說王國維茨威格是為文化精神而死,那麼海明威又算什麼呢?此外香港是個特殊的地方,像文革中乒乓球隊三員香港大將全部自殺身亡,而本土高手卻能夠存活下來,怎麼去評價分析?最後只能說讓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具體到張國榮,如果不是因為抑鬱症他當然不會自殺,但如果把自殺完全推到生病上,實際上等於否定了他選擇的意義,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任何疾病都有遺傳因素,但絕不是有唯一因素,張先生從性格到家庭職業環境都屬於易感人群,但他在娛樂圈能夠屹立26年,無疑是個非常複雜矛盾的人物,性格中既有活潑樂觀的一面,也有dark side;追求名利,但更重精神, 兩者有相容,也有衝撞。我想50年後張先生仍然會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因為對他無法用一句話概括評價,說不盡的張國榮吧。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張國榮,就是同一人不同時期對張先生也會有不同的評價,如果有人與你的看法不同,不用驚訝,因為那是必然的,比如明年4/1也許有尷尬的有靜默的有改口的,都有可能,因為大多數人還要活下去。其實這些對張先生本人都沒有什麼意義了,我是唯物主義者,不存在就是不存在,對死者而言一切都已隨風而逝,我們藉以反思豐富自己,這是死者對生者最後的奉獻。

我寫我看張國榮或是張國榮對我的影響,但我不能猜想張先生,我沒有那個資格權利進行所謂的‘合理推斷’。我說張先生沒有話語權,是指張生始終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整個群體的,他可以堅持個體的選擇,但無法掌控群體的聲音,當然沒有絕對性的控制,但有相對性的控制,而張生在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中是弱勢的,所以他是孤獨的。他拒絕被人利用也拒絕利用別人,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者在與人鬥爭中是不可避免的。他是個人Icon,不是群體領袖。簡單的舉幾個例子:

1)他大多以個人姿態做好事或參與公益活動,而他的知己好友阿梅則是一呼百應大張旗鼓的領頭者,這兩者都是好的但又是不同的,去領頭就有可能被利用,太低調就有可能被漠視。張生顯性自殺,結合他平時的個人形象,可利用價值差;阿梅

隱性自殺,出於需要,可利用價值大。有的FANS不理解掌控的重要性,你看你看人家幾句話就四兩撥千金,挑動群眾鬥群眾,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連知己好友的FANS都能吵起來,這就叫功力,這就叫本事!你覺得不好,但有效。附帶說一句,我覺得對梅豔芳,如同對張生一樣,應該尊重她的選擇。

2)張生與王家衛導演的關係:王導的電影我是不看的,但這個人我還是佩服的。張生與王導多年交情,關係轉捩點于《春光》,為什麼?王導深沉,但張生斷斷續續隱約說了些話的,綜合起來由輕到重:和王導製作團體中某些人的矛盾,不是就看經典的,爛的好的都算,總而言之,26年人間光影我溜幾眼,我也承認他偉大,是顏色不一樣的偉大,是顏色不一樣的慷慨蒼茫,開始我認為要是多給張生個獎就好了,我現在修正這個觀點。王家衛說得好‘偉大的藝人’,我認為尤其是對香港而言,藝在前,但藝了半天,中心還是在人上,我覺得‘藝人’一詞,境界全出,比藝術家好(不過話說到這裡又召嫉了)。有人老說愛蒼涼勝過悲壯,我大不解,我個人比較喜歡滿江紅的,但現 在明白必須加上‘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太算圓滿;‘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悲壯但更是蒼涼。讀到這裡你若以為我愛好文學就錯了,我大學時胡亂讀了一堆書,是有很功利的目的,詩詞我是當人學讀的。哪個過的比較牛逼,我

是指例如范仲淹這類,事情做的不小,名聲也不錯,結局也不錯的;哪個比較慘,象李白杜甫屈原這類的,都拿來看看。橫看豎看最後覺得還是作普通人好,作個出色的普通人更好。對這些慘的牛的偉大人物也就仰望吧,這樣大家都好。上面所引

的詩詞全憑記憶,手頭沒書,就湊合看,錯了也別認真。包括對詩人的評價就是個老印象,如有不同意見也是好事。

廢話一大堆,鑼鼓敲得山響,正戲開場:我對GF的母親簡單說一下,她是個特別嚴謹的人,近乎到刻板的地步,她女兒管她叫‘索引’,是指她特別重視出處,講究有根有據。所以她對張生的評價全部局限與張生自己的訪談,我忍不住對她講張生自己的話也有實有虛,也要看什麼時期說的,但她堅持認為就是虛的,也可以觀察虛在何處,又變在何處,很有教育意義。(這句話她重複了三遍,我明白,就是為了教育我們老爺們的) 我考慮了很久要不要把她的話寫在這裡,因為這只是她個人的分析,有可能是誤讀,而張生被人誤讀的是太多了,但最後想大家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就把要點寫寫,括弧中是我或GF或她老爸的評語,也算是一種平衡。

張國榮出生在一個有錢無愛的家庭,其童年最大的問題是孤獨沒有存在感。感情不合的家庭很多,但張國榮是典型的富家病,其特點就是父母對孩子出錢不出情,你可以說愛孩子,因為不愛不會送孩子去英國留學,但也可以說不愛孩子,因為對小孩最重要的感情關注沒有,也許這就是有錢人愛孩子的方式,他們可能認為這個很正常,但實際上後遺症很大(在此她引用了一堆我聽得頭痛的調查),而且很多都無法根治。其實父母對孩子並不一定要投入大量時間,最重要的是用心,如果用心哪怕五分鐘也是好的。而張國榮的特殊性有在於他是最小的,跟最近的都差八歲,父母又不許他和同齡人玩那些符合兒童同性的遊戲,認為沒有檔次,這就造成他長時間的心理孤獨,成年後他的行為容易給人自我不合群的感覺,其實他不習慣也不善於和同齡人溝通,隨著他從業經驗的豐富這個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不是骨子中的。(她看了張的77年AMERICAN PIE,還有89/97片段,第

一反應就是這孩子很傲啊)最後結論:如果沒有心思養孩子,就不要生,不要造孽,尤其是男人。

張國榮13歲去英國,從心理學上說這是最危險的暴風驟雨年齡段,一方面他受到了良好的西方教育,為他一生的成就打下基礎,但最大問題是漂泊感和過分自由,實際上寄宿學校是有它的問題的(對此也有資料統計)。但是如果張國榮從事設計

工作,這些問題會好些,起碼矛盾沒有那麼尖銳。但是由於偶然原因他走入娛樂界,但對於這個圈他沒有做好準備,無論技術還是心理,而他的家庭教育背景又太惹人矚目,也許在張自己的圈子他所擁有的並不稀奇,但娛樂圈的男藝人有幾個?(G

F:有個陳百強,也死了)男怕長錯貌,更怕入錯行,一個男孩子一張美女臉,就是麻煩;個性有那麼強那麼叛逆,更麻煩。八年不遇對他影響深遠,小時候沒愛但有錢有尊重,而從21歲開始體會沒尊重受辱駡,沒錢都還不算什麼,而這正是性格定型的關鍵時期。最後結論:選擇職業要慎重,要循序漸進。

從張國榮的性格看一方面自信自傲飛揚好強,很男人的自信;另一方面又很沒安全感,無論在感情還是事業上,童年的經歷打了個底子,青年時代的八年不遇又強化了這一點。那麼他適合找什麼樣的女性呢?從他強烈的不安全感渴望愛的角度,他應該找母性比較強的人,比如他是偶像,那麼受女孩的歡迎;他對朋友的關心又那麼細緻,出錢又出力;再舉例他跟毛毛公開的眉來眼去,哪個老婆受的了,只有母愛相對無私些,但當媽的再無私,還有個婆媳矛盾問題,這個孩子根本不屬於自己,頭痛啊! 他又要自由,要無拘無束,做母親的一般都希望孩子安穩做乖乖仔,象他那麼雞飛狗跳的當媽一 定會嘮叨,(GF和她老爸都大點其頭),他又逆反,像他親媽感情淡漠還無所謂,要換一個感情豐富的,非心力衰竭不可。不過有趣的是他愛上的異性全部是女兒性比較強的,(與喬丹克 拉克克蓋博謝霆峰相反,GF補充),這說明從心理上他有很強勢很主宰欲的一面,但他沒錢沒社會地位的時候他不能給女孩安全感,但他擁有名利的時候女孩又不能給他安全感,他不相信她們。所以他後來反復強調要有力量去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