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主動作為 走在前列”青杠精筆細繪宜居小鎮

今年春節後剛上班, 青杠街道党工委書記張余便忙得不可開交, 直到把2017年所有重點工作安排到位、責任到人, 才長舒了一口氣。 春節前調研、春節中謀劃, 節後上班立馬佈置, 張餘說:“對新一年的工作安排, 就得突出一個‘早’字。 ”

不僅“早”, 而且很“實”。 張余遞給記者一份“青杠街道2017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文中沒有過多的文字贅述, 4頁紙羅列的9大項、50余項具體工作全是“幹條條”, 且一半以上涉及宜居場鎮建設。

“20年前, 重慶至成都的首條高速公路通車, 作為璧山唯一一個下道口, 青杠搶抓機遇, 把一個‘院壩鄉’, 變成了‘明星鎮’;20年後,

成渝高鐵通車, 作為高鐵璧山站所在地, 青杠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張餘表示, 2017年, 青杠將從建設和管理兩個層級入手, 不斷提升場鎮生態宜居功能, 更好集聚人氣、商氣, 把“明星鎮”建設得更加璀璨。

“怎麼建?我帶你去工地瞧一瞧”

“目標確定了, 措施如何跟進?”記者剛一發問, 張余立馬應答道:“紙上談兵太空洞, 我帶你去工地瞧一瞧。 ”

張餘口中的工地, 正是建設中的生態公園現場。 道路蜿蜒、水體鑲嵌、地形起伏, 記者看到, 公園的雛形已然顯現, 現場隨處可見忙碌的工人和穿梭的車輛。

“公園所處地塊原是一塊荒地。 ”張餘一邊查勘工程進度, 一邊告訴記者, 受規劃等因素影響, 該地塊不能用於工業或商用, 過去一直荒廢,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渣土場, 既浪費了土地, 也影響了環境。

“荒地何不利用起來建公園呢!”張餘的想法得到街道上下的認可。 說幹就幹。 去年12月, 青杠啟動了公園建設, 規模100餘畝, 將引入健身廣場、生態停車、休閒步道、水體景觀等功能。

除了建設公園, 青杠還將推進璧南河青杠場鎮段的環境改造。 沿蜿蜒的河道一路走來, 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河堤護坡上苗木工人正揮鍁鏟土栽植苗木, 道路上大型機械正忙著平整路面。

“璧南河青杠場鎮段全長3公里, 我們將通過河岸綠化栽植、河堤護坡美化和親水準台建設, 及周邊環境打造, 把河岸綠化長廊與清明社區公園連為一體, 形成一道風景宜人的景觀長廊。 ”張餘說。

“怎麼管?多聽聽群眾怎麼想”

場鎮環境, 三分靠建, 七分還得靠管。

一路上, 張余為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調研中, 張餘被大興社區的10多位居民圍住了, 大家眾口一詞, 要求街道推掉一居民社區外的土坡, 還群眾一個安全出行的環境。 隨即, 張余和居民們來到現場, 發現的確有一個土坡擋住了居民進出社區的道路, 張餘當即承諾:“立馬整改!”

“城市管理, 就應以人為本, 多聽聽群眾怎麼想。 ”張余告訴記者, 比如群眾向街道反映場鎮井蓋老化的問題, 今年街道就將其列入了重點工作, 將改造場鎮井蓋80餘個。 有群眾覺得場鎮樹形不夠美, 今年街道就聘請了專業隊伍, 對場鎮6條主次幹道的8600株樹木進行規範的修枝整形。

記者在青杠場鎮的儲金街、中大街看到,

經過修枝整形的香樟、小葉榕等樹木, 整齊劃一、十分美觀。 “樹木修枝整形後, 看上去敞亮多了, 不僅美化了環境, 店裡生意也好了許多。 ”儲金街一商戶樂呵呵地說。

既推進具體項目, 還不斷加大投入。 據瞭解, 今年青杠將共計新增投入135萬元, 聘請20名專業環衛工人, 購入2台清漂船、2台垃圾收運車和2台市政巡邏車, 不斷充實市政管理力量, 推進城鎮精細化管理。

“作為‘璧中城市區’的青杠, 首要任務便是建設生態城市。 2017年, 青杠將小處著眼、細處落筆, 精筆細繪一座宜居小鎮。 ”張餘滿懷信心地說。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