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清明假期141萬人暢遊煙臺 旅遊收益15.06億元

水母網4月5日訊清明小長假, 市旅遊部門圍繞推進旅遊生活化和城鄉旅遊化, 以“煙臺人遊煙臺”為總抓手, 推出系列旅遊主題產品和優惠措施, 旅遊市場人財兩旺、規範有序, 實現了“安全、秩序、品質、效益”四統一的目標。 全市共接待遊客141.87萬人次, 實現旅遊消費總額15.60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3.78%和13.84%。

本地遊市場被啟動

圍繞宜游城市建設和全域旅遊發展, 立足進一步提升本地居民暢遊煙臺、樂享旅遊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市旅發委按照“資源整合、部門聯合、產業整合”要求, 牽頭策劃推出了“煙臺人遊煙臺”活動。

活動以“旅遊生活化、城鄉旅遊化”為主題, 以大眾游、個性游、深度游、民俗游、購物游、文化游、康養遊、掌上游、帶你游“十遊煙臺”為主要內容, 採取“市縣同步、區域互動、城鄉一體”等方式推動全民參與旅遊, 充分釋放旅遊業改革發展市場紅利, 全面啟動和拉動本地旅遊消費。 假日之前, 市旅發委召開了多個層面的座談會, 聽取了縣市區旅遊部門、行業協會、旅遊企業等對活動方案的意見建議, 赴省內青島、威海等市場開展城鐵旅遊專題行銷推介, 有效拉動周邊城鐵客源。

4月2日, 市政府在牟平區裡口山村十裡杏花穀隆重啟動“煙臺遊煙臺”活動, 各縣市區分會場同步舉辦啟動儀式11個;當天, 共推出40多項主題活動、15條精品優惠旅遊線路和煙臺踏青賞花地圖,

芝罘區分會場發送惠民旅遊大巴車50多輛, 開發區分會場推出上百種特色小吃, 長島縣分會場實現2017海上游首航, 成為假日一大亮點。

智慧旅遊成熱門

十裡杏花穀人流如織, 原生態的民房, 農家土特產, 農家美食, 民俗表演……一幅浪漫的鄉村春遊畫卷徐徐展開;塔山景區舉辦第二屆梅花節, 數千株梅花爭奇鬥豔, 古曲縈繞中, 遊人穿上景區準備的唐裝漢服、撐起江南油紙傘, 在花海中徜徉、拍照, 夢回大漢盛唐;同時舉辦的塔山大眾登山賽、親子拔河賽、空竹達人秀熱鬧非凡;在“中國最有魅力休閒鄉村”蓬萊馬家溝, 遊客們遊園賞花、玩轉遊樂場, 品嘗野菜宴、八大碗;在和聖休閒農場,

孩子們好奇地觀看國內外各類駿馬、小矮馬和馬術表演, 體驗騎小馬、乘馬車、射箭。

出遊呈現多元旅遊模式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和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 隨著時代的變化, 人們對於假日的安排也日益豐富, 除祭掃先人外, 舉家出遊已逐漸成為新時尚。 返鄉祭祖的遊客, 一部分人提前掃墓, 再借清明小長假外出踏青遊覽, 也有很多人把掃墓與出遊相結合, 在掃墓後與親友結伴在周邊遊玩, 形成了“祭掃+出遊”的假日休閒方式。 紅色旅遊以其獨特魅力, 煥發勃勃生機, 各紅色旅遊景區成為人們重溫歷史, 傳承英雄精神的教育基地和紅色課堂, 很多遊客借清明節假日, 帶領孩子緬懷革命先烈。 煙臺山景區對進行祭掃的廠礦企業、社會團體、學校組織等集體免收景區門票,

地雷戰景區對現役軍人及傷殘軍人免費開放。

大眾旅遊時代, 遊客出遊日趨理性, 呈現多元化特徵。 由於高速公路對小客車免費以及三天假期時間較短等原因, 遊客在出行方式上, 以自駕和短途公交為主, 出行線路上, 城市近郊賞花踏青遊、周邊鄉村旅遊、葡萄酒莊體驗成為遊客首選, 自駕遊、自助遊、散客旅遊成為小長假主要出遊方式。 城市旅遊熱度不減。 通過網路進行產品、線路查詢預定的遊客比例增大, 人們對景區天氣、道路交通、門票、網路評價及旅遊部門的提示警示等資訊關注度越來越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