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習近平為世界繪就怎樣的未來?

展望本周, 我國外交領域尤為“吸睛”!先是11月8日至10日,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訪華;緊接著11月10日至14日, 習近平將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並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 時值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不久, 中國外交有何新氣象?中美關係如何進一步發展?中國將為亞太發展提供何種方案?中國怎樣推動周邊外交升級?全球關注、舉世期待著中國的表現。 其實, 在黨的十九大上, 習近平對新時代的中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是要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高度凝練了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總目標, 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國願與各國共同努力的大方向。 讓我們透過十九大報告, 一窺中國給出的響亮回答!

友好交往, 打造新型國際關係。 在報告中,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 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中國人歷來崇尚“和”, 與人和善、珍愛和平, 中國外交也始終秉持著“以和為貴”的理念, 自新中國成立之初便確立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習近平就任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後更是把中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傳播深遠,

於2013年3月在訪俄時首次提出“新型國際關係”概念, 於2015年9月在聯合國總部首次全面闡述“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 此後被一提再提, 深入人心。 如今, 十九大報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新型國際關係”內涵, 在“合作共贏”之前, 增添了“相互尊重”和“公平正義”的兩大原則, 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地打造出“新型國際關係”。 確實, 兩國相交, 相互尊重是和平相處的前提, 公平正義是友好合作的保證, 合作共贏是兩國持久發展的動力, 三者缺一不可。 這是對我國五年來外交成功經驗的總結和提煉。 當前, 中國與俄國、美國、英國、法國等雙邊關係的良性互動,
中國在中亞、歐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友好往來, 這些不爭事實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方案”的可行性、正確性, 為國與國間的交往相處樹立典範, 也證明了中國完全有能力、有實力為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做貢獻。

同心協力, 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報告中, 習近平呼籲, “各國人民同心協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 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 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 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 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要同舟共濟, 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要堅持環境友好, 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當今世界深刻變革, 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已成共識。 面對共同希望和共同挑戰, 人類唯有團結才有出路。 習近平站在人類發展的戰略高度, 創造性地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符合各國人民的願望和期待, 廣受讚譽與認同。 當今世界不和平因素暗流湧動、安全隱患此消彼長、貿易壁壘時常有之、不同文明相互碰撞、生態問題依舊嚴峻……只有堅持習近平提出的“五個要”,
把對話協商、共建共用、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的原則化為共識、變為共同行動、付出共同努力, 人類才有可能創造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在這些方面已做出表率, 世界各國當同心協力, 勇於擔責, 共同守護好人類家園。

和平發展, 堅守底線。 在報告中, 習近平重申:“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 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反對干涉別國內政, 反對以強淩弱。 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 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 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但也堅決捍衛自身權益。三個“反對”、兩個“決不”,是中國的底線和紅線,碰不得、越不得。中國的核心利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侵犯,來犯者必誅。習近平擲地有聲的這番話顯示的正是中國有能力維護自身的主權和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兩個“永遠不”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重承諾,中國要發展,但中國的發展是為了造福國人、福澤世界。中國宣導和堅持新發展理念,並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共謀發展、共用繁榮。

夥伴關係,做強做廣。在報告中,習近平強調:“中國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加強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人民團體等的對外交往。”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佈局。目前,中國已經同涵蓋周邊國家、西方大國、遠邦國家、發展中國家在內的9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並且一直致力於打造更加緊密的全球夥伴關係網,比如,2014年,中國與印度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與德國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與蒙古國、埃及等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5年,中國與巴基斯坦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英國決定共同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與新加坡建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2016年,中國與瑞士建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發展讓中國的“朋友圈”越做越廣,不僅為各國各自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也在為世界各國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對外開放,全球治理。在報告中,習近平承諾:“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中國支援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還承諾:“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宣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援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對外開放是中國歷經實踐證明成功了的發展“法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中國的領袖習近平更是具世界胸懷、國際眼光,宣導並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觀、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的行動和貢獻將讓世人知曉什麼是“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毫無疑問,這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揚帆起航、破浪前行、造福全人類,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許世界一個美好未來。(文/學習大軍,2017年11月6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但也堅決捍衛自身權益。三個“反對”、兩個“決不”,是中國的底線和紅線,碰不得、越不得。中國的核心利益、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侵犯,來犯者必誅。習近平擲地有聲的這番話顯示的正是中國有能力維護自身的主權和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兩個“永遠不”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重承諾,中國要發展,但中國的發展是為了造福國人、福澤世界。中國宣導和堅持新發展理念,並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共謀發展、共用繁榮。

夥伴關係,做強做廣。在報告中,習近平強調:“中國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關係,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加強同各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人民團體等的對外交往。”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佈局。目前,中國已經同涵蓋周邊國家、西方大國、遠邦國家、發展中國家在內的9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並且一直致力於打造更加緊密的全球夥伴關係網,比如,2014年,中國與印度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夥伴關係”,與德國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與蒙古國、埃及等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15年,中國與巴基斯坦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英國決定共同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與新加坡建立“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2016年,中國與瑞士建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發展讓中國的“朋友圈”越做越廣,不僅為各國各自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也在為世界各國創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對外開放,全球治理。在報告中,習近平承諾:“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援助力度,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中國支援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還承諾:“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宣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援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對外開放是中國歷經實踐證明成功了的發展“法寶”,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中國的領袖習近平更是具世界胸懷、國際眼光,宣導並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觀、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中國的行動和貢獻將讓世人知曉什麼是“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毫無疑問,這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揚帆起航、破浪前行、造福全人類,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許世界一個美好未來。(文/學習大軍,2017年11月6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