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易縣戀鄉·太行水鎮的玉米精神和玉米情結

玉米, 在易縣被老百姓稱作棒子, 也叫玉米棒子。 但通常人們常把還長在地裡的玉米稱作棒子, 把秋天收穫的玉米果實稱作玉米。

玉米精神

易縣的玉米, 最令人難忘和追捧的是春地棒子, 一開春就播種, 直到後秋快到霜降了才收穫, 生長期達小半年, 而且期間不用澆灌, 無論土地是肥沃還是貧瘠, 無論是山上還是平原, 都能生長, 生命力頑強, 一直有“旱澇保三分”的說法, 也就是無論是旱災年份還是澇災年份, 易縣的玉米棒子都能保證三分的收成。

戀鄉·太行水鎮秉承了易縣的棒子精神, 用最短的時間, 以頑強的生命力在易縣安格莊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 並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創造了易縣旅遊產業發展史上的奇跡。

玉米情結

易縣的玉米, 由於生長期長, 不用打農藥施化肥, 多產於山區, 晝夜溫差大, 因此顆粒飽滿, 米粒香甜, 熬粥蒸鏌味道淳美,

口齒留香。 但它卻不張揚, 用最粗糙的苞皮包裝、用最樸素的顏色亮相, 用內在的魅力、內斂的品質默默裝點著人們的生活, 充實著人們的鄉情。

戀鄉·太行水鎮發揚了易縣的玉米精神, 樸實無華卻芳香四溢, 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愛上這裡, 並一直忘不掉這裡。 同時, 戀鄉·太行水鎮又有很濃烈的玉米情結, 把易縣的玉米棒子精神連同易縣人的精神風采發揮到了極致, 推向了世界!

世界記錄

易水逢盛世, 太行情更濃。 10月28日上午10點, 在戀鄉·太行水鎮上演了一場搓玉米大戰。 參與歲數最大者78歲, 最小2周歲, 老少齊上陣, 場面蔚為壯觀。 經來自易縣公證處認證團隊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查民華理事的現場認證, 創下了“最多參與人數搓玉米”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

成為又一新的中國鄉村農事之最。 查民華理事現場為太行水鎮頒發了大世界基尼斯證書, 參與的遊客紛紛與證書合影留念, 記錄下這一歷史時刻。

比賽現場

比賽現場

查民華理事現場為太行水鎮頒發大世界基尼斯證書

搓玉米是中國北方廣大農村在秋季最為普遍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農事活動, 這一鄉村傳統農事活動已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主辦方說:“舉辦此次活動就是為了喚醒更多人關於鄉土的那份記憶, 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農村發展、關注鄉村旅遊。 ”

這已經不是戀鄉·太行水鎮第一次創下基尼斯紀錄了。在去年河北省首屆旅發大會期間,2016年9月23日,戀鄉·太行水鎮現場十二頭驢同時拉動十二個老碾台,製作了十二種傳統食材,創下了“規模最大的演藝民俗磨坊工藝”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這已經不是戀鄉·太行水鎮第一次創下基尼斯紀錄了。在去年河北省首屆旅發大會期間,2016年9月23日,戀鄉·太行水鎮現場十二頭驢同時拉動十二個老碾台,製作了十二種傳統食材,創下了“規模最大的演藝民俗磨坊工藝”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