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遴選面試熱點:“興趣班”莫成孩子的“痛苦班”

游泳、繪畫、跆拳道、尤克裡裡、英語、乒乓球、國學、語言表演, 這些是軒軒一個暑假參加的興趣班培訓, 以一門課一周兩次的課程安排,

軒軒每個星期需要上18次課。 “暑假以來, 我就沒有好好玩過一天”.

一個六歲的孩子, 每個星期上18次課, 上8個興趣班, 筆者認為, 這個時候的“興趣班”已經不是“興趣班”, 而是孩子的“痛苦班”了。 孩子怎能不抱怨?玩是孩子的天性, 現在, 我們把孩子的天性徹底剝奪了。

面對軒軒的抱怨, 軒軒媽媽面露難色:“同齡的孩子們都在學, 就怕一偷懶, 人生還沒開始, 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媽媽的的的“難色”可以理解, 人人都在比孩子, 誰願意讓自家孩子落後呢?其實, 上培訓班已經成了家庭教育中“騎虎難下”的困境, 即使知道不好, 但是, 都在上, 誰也不願意落後。

【參考解析】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 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虛榮心理在作怪,

也就是說攀比, 你上我也上;二是現在一些培訓班的誇大宣傳, 什麼都要從娃娃抓起, 結果, 娃娃就疲憊不堪了;三是全社會沒有形成一種健康的家庭教育文化氛圍, 於是, 急功近利的畸形家庭教育文化就氾濫。

其實, 讓孩子上個興趣班, 無可非議, 暑假了, 也讓孩子有個事幹, 但是, 孩子到底對什麼感興趣呢?上幾個合適, 這需要大人研究, 這是一個大學問, 我們應該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引導, 防止家長盲目攀比;同時, 我們也應該對現在的培訓班見利忘義現象進行整頓, 必須對培訓班招生進行規範, 防止其誇大宣傳, 誘惑家長。 第三, 我們必須建立以“玩”為主旋律的暑假家庭教育思想, 我們應該提醒家長, 玩是孩子成長必須的滋養,

這應該是我們全社會的大事。

孩子上興趣班可以, 但是, 必須精心選擇, 並非多多益善。 孩子還很小, 諸多的興趣班會把他的人生快樂趕跑, 會壓垮他的童年精神殿堂, 6歲的孩子說了“累死我了”, 這是一個警鐘。

【應對角度】

面對愈演愈烈的“超前教育”現象, 指望家長們主動糾正錯誤的教育觀念, 拒絕讓孩子從很小就學習各種知識, 這很不現實。 畢竟, 現在社會競爭程度激烈, 一些家長攀比心強,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去上各種興趣班, 自己很難心平氣和地讓自家孩子享受一個快樂的童年。

事實上, 各級教育部門早已三令五申禁止幼稚園“小學化”傾向, 不得傳授小學階段知識, 不得舉辦各類興趣班。 然而, 相關紅頭文件的約束性比較弱,

特別是對社會上各類“超前教育”的培訓機構、早教機構, 缺乏約束力。 教育部門並沒有出臺政策規定培訓機構、早教機構不可以向孩子過早傳授超越年齡段的知識。 這就給幼兒“小學化”教育留了一個口子, 甚至會讓“小學化”教育提前。

要遏制“超前教育”現象, 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唯有加大力度叫停“超前教育”, 甚至以立法形式明確禁止各類教育機構的“超前教育”行為, 讓幼稚園、早教機構回歸到科學教育軌道上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