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橘子食用不當,導致身體上火,教你們如何正確食用橘子不上火

所謂“吃橘子易上火”, 主要是因為橘子吃起來很方便, 沒事坐在那裡幾分鐘就會不知不覺吃掉很多。 另外, 尤其是吃起來很甜的橘子, 含糖量一般較高, 再加上有些人對糖的吸收功能較差, 一旦吃多後, 高濃度的糖會使喉嚨細胞中的體液滲出, 從而引起喉嚨不適。 而且, 口腔中的細菌喜歡在高糖分的環境下繁殖, 再加上吃完橘子後不漱口, 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牙齦發炎的情況, 讓人感覺“上火”了。

橘子中含有不少檸檬酸等果酸, 這些酸會刺激口腔和胃黏膜, 尤其是在空腹的時候, 更易出現胃部不適。

橘子的營養價值

橘子營養豐富, 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C、維生素B2、胡蘿蔔素、檸檬酸、蘋果酸等營養物質, 其中維生素C的和胡蘿蔔素的含量較多, 因其胡蘿蔔素含量豐富, 一次食用過多, 常會出現胡蘿蔔素血症, 表現為手、皮膚發黃, 伴有食欲不振, 全身乏力等症狀, 對於這種症狀, 無需過多擔心, 要多喝水, 減少含胡蘿蔔素食物的攝入, 一個月左右便會恢復正常。

藥用價值

橘子可以說全身是寶, 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 肉、皮和葉皆可入藥, 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橘子皮可以美容, 《本草綱目》中說陳皮(橘皮)"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可見在古代, 人們就已經認識到橘子的藥用價值了。

橘瓤上的網狀經絡叫橘絡, 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的功效, 常用於治療痰滯咳嗽等症。 橘絡中的維生素P含量高, 因此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壓, 老人平時多吃橘子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

橘核味苦無毒, 有散結、理氣止痛的功效。

橘葉可以疏肝理氣、消腫散毒。

把橘皮的白色內層去掉之後的表皮叫"橘紅", 能起到理肺氣、祛痰的效果。

橘子味甘酸、性溫, 入肺、胃經; 具有開胃理氣, 止渴潤肺的功效;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乾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 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

橘皮入藥稱為"陳皮", 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 常用於防治胸脅脹痛、疝氣、乳脹、乳房結塊、胃痛、食積、輸氣等症。 其果核叫"橘核", 有散結、止痛的功效, 臨床常用來治療睾丸腫痛、乳腺炎性腫痛等症。 橘絡, 即橘瓤上的網狀經絡, 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效, 常用於治療痰滯咳嗽等症。 陳皮可以利濕、化痰、止咳。

日本研究人員對6000多人進行調查後發現, 吃橘子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的比率比較低。

橘子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 除維生素c以外, 還可攝取膳食纖維--果膠, 它可以促進通便, 並且可以降低膽固醇。 橘子在燒烤的過程中, 橘皮中的橘皮甙等成分可以滲透到橘子裡面去。 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 降血壓, 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 因此可以說, 橘子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

具體方法是將橘子(1~2只)洗淨後放在40℃~50℃的開水中浸泡1分鐘, 然後用布擦乾放在鐵絲網上, 用中火燒烤至外皮微焦, 冷卻後將橘絡、果肉連同果肉外側的薄皮一起食用, 每日3次。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證實, 食用柑橘可以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 有助於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逆轉。 在鮮柑橘汁中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諾米靈",

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 抵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 能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 阻止致癌物質對細胞核的損傷, 保護基因的完好。

營養價值

1.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檸檬酸, 前者具有美容作用, 後者則具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2.橘子內側薄皮含有膳食纖維及果膠, 可以促進通便, 並且可以降低膽固醇;

3.橘皮苷可以加強毛細血管的韌性、降血壓、擴張心臟的冠狀動脈, 故橘子是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食品;

4.研究證實, 在鮮柑橘汁中, 有一種抗癌活性很強的物質"諾米林", 它能使致癌化學物質分解, 抑制和阻斷癌細胞的生長, 能使人體內除毒酶的活性成倍提高, 阻止致癌物對細胞核的損傷, 保護基因的完好;

5. 橘子肉、皮、絡、核、葉都是藥。橘子皮,又稱陳皮,是重要藥物之一。《本草綱目》中說陳皮是"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金桔"橘皮是一味理氣、除燥、利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藥;刮去白色內層的橘皮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止咳的作用;橘瓤上的筋膜稱為橘絡,具有通經絡、消痰積的作用,可治療胸悶肋痛、肋間神經痛等症;橘子核可治療腰痛、疝氣痛等症;橘葉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期等症;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的作用,常吃橘子, 對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老年咳嗽氣喘、津液不足、消化不良、傷酒煩渴、慢性胃病等有一定的效果。

橘子的營養豐富,在每百克橘子果肉中,含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8克,粗纖維0.4克,鈣5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胡蘿蔔素0.55毫克,維生素B0.08毫克,維生素B2 0.3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 34毫克以及橘皮甙、檸檬酸、蘋果酸、枸櫞酸等營養物質。橘子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於胃腸燥熱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於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症;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之症。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興奮、抑制胃腸、子宮蠕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適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風寒咳嗽、痰飲咳嗽者不宜食用。

在加拿大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中,1個橘子就幾乎滿足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量。橘子含有170餘種植物化合物和60余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

橘子16例成年男性和9例成年女性的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高於正常,依序每天喝橘子汁1杯(250ml)、2杯、3杯各4周。結果發現,每天喝橘子汁1杯、2杯、3杯在4周後可使血漿維生素C水準分別提高2.1倍、3.1倍、3.8倍;每天喝橘子汁3杯在4周後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準升高21%,葉酸水準升高18%,LDL/HDL比值降低16%。HDL可清除動脈血管壁內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研究表示每天喝橘子汁750ml可以有效改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謝,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錯誤禁忌

大眾對它簡單的瞭解是一種水果,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身是寶"的中藥。橘子的皮、核、絡、實皆可入藥,但飲食吃法很講究。下面為您介紹在食用橘子時最長見的誤區。

錯誤一

許多人吃橘子時,都喜歡將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得一乾二淨。其實,這種吃法沒有做到物盡其用。橘瓤外白色的網狀筋絡就是"橘絡",它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不僅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而且對久咳引起的胸肋疼痛不舒還有輔助治療作用。

錯誤二

再有,人們在吃完橘子後,往往將橘皮用來泡水喝,把鮮橘皮當做燥濕化痰的陳皮來用,認為常喝鮮橘皮水,對秋季保健、防病是大有好處的,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陳皮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但陳皮並非鮮橘皮,它是成熟的橘皮經曬乾或晾乾製成的。鮮橘皮是指吃橘子時剝下的鮮皮,鮮橘皮含揮發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用鮮橘皮泡水,不但不能發揮陳皮的藥用價值,由於揮發油氣味強烈,會刺激腸胃。因此,不要隨意拿鮮橘皮泡水喝。

不上火的食用方法:

熱橘子就是理想選擇。首先將1-2個橘子洗乾淨,在40℃-50℃溫水中浸泡約1分鐘。然後將橘子擦乾至表皮完全無水分,放入微波爐內加熱1-2分鐘至微焦。這樣橘子皮中的揮發油、橙皮甙、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就可以滲透到橘子裡去,既可以達到美容效果,又不會上火。

橘皮又被稱為陳皮,是一種常用的藥材,它含有揮發油成分,對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以幫助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有和胃、健脾的功效,此外,橘子皮還有止咳、化痰、利濕的作用。

保護基因的完好;

5. 橘子肉、皮、絡、核、葉都是藥。橘子皮,又稱陳皮,是重要藥物之一。《本草綱目》中說陳皮是"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金桔"橘皮是一味理氣、除燥、利濕、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的要藥;刮去白色內層的橘皮表皮稱為橘紅,具有理肺氣、祛痰、止咳的作用;橘瓤上的筋膜稱為橘絡,具有通經絡、消痰積的作用,可治療胸悶肋痛、肋間神經痛等症;橘子核可治療腰痛、疝氣痛等症;橘葉具有疏肝作用,可治肋痛及乳腺炎初期等症;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咳潤肺的作用,常吃橘子, 對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老年咳嗽氣喘、津液不足、消化不良、傷酒煩渴、慢性胃病等有一定的效果。

橘子的營養豐富,在每百克橘子果肉中,含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8克,粗纖維0.4克,鈣5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胡蘿蔔素0.55毫克,維生素B0.08毫克,維生素B2 0.3毫克,煙酸0.3毫克,維生素c 34毫克以及橘皮甙、檸檬酸、蘋果酸、枸櫞酸等營養物質。橘子性平,味甘酸,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於胃腸燥熱之症;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於腹部不適、小便不利等症;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之症。橘子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興奮、抑制胃腸、子宮蠕動,還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減少微血管出血。適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風寒咳嗽、痰飲咳嗽者不宜食用。

在加拿大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中,1個橘子就幾乎滿足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量。橘子含有170餘種植物化合物和60余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

橘子16例成年男性和9例成年女性的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均高於正常,依序每天喝橘子汁1杯(250ml)、2杯、3杯各4周。結果發現,每天喝橘子汁1杯、2杯、3杯在4周後可使血漿維生素C水準分別提高2.1倍、3.1倍、3.8倍;每天喝橘子汁3杯在4周後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準升高21%,葉酸水準升高18%,LDL/HDL比值降低16%。HDL可清除動脈血管壁內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研究表示每天喝橘子汁750ml可以有效改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謝,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錯誤禁忌

大眾對它簡單的瞭解是一種水果,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身是寶"的中藥。橘子的皮、核、絡、實皆可入藥,但飲食吃法很講究。下面為您介紹在食用橘子時最長見的誤區。

錯誤一

許多人吃橘子時,都喜歡將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得一乾二淨。其實,這種吃法沒有做到物盡其用。橘瓤外白色的網狀筋絡就是"橘絡",它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不僅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而且對久咳引起的胸肋疼痛不舒還有輔助治療作用。

錯誤二

再有,人們在吃完橘子後,往往將橘皮用來泡水喝,把鮮橘皮當做燥濕化痰的陳皮來用,認為常喝鮮橘皮水,對秋季保健、防病是大有好處的,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陳皮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但陳皮並非鮮橘皮,它是成熟的橘皮經曬乾或晾乾製成的。鮮橘皮是指吃橘子時剝下的鮮皮,鮮橘皮含揮發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用鮮橘皮泡水,不但不能發揮陳皮的藥用價值,由於揮發油氣味強烈,會刺激腸胃。因此,不要隨意拿鮮橘皮泡水喝。

不上火的食用方法:

熱橘子就是理想選擇。首先將1-2個橘子洗乾淨,在40℃-50℃溫水中浸泡約1分鐘。然後將橘子擦乾至表皮完全無水分,放入微波爐內加熱1-2分鐘至微焦。這樣橘子皮中的揮發油、橙皮甙、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就可以滲透到橘子裡去,既可以達到美容效果,又不會上火。

橘皮又被稱為陳皮,是一種常用的藥材,它含有揮發油成分,對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以幫助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有和胃、健脾的功效,此外,橘子皮還有止咳、化痰、利濕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