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背過就忘?這5個檢測方法你應該用的上

階段性小測抓細節

考研er需要在學完各科的每一章, 甚至每一節之後, 進行階段性小測, 查看自己這一階段學到的東西是否能應對題目, 知識掌握是否牢固, 複習的內容是否有漏洞, 哪種類型的題目是自己的軟肋, 等等。 所有這些問題都能在階段性小測中顯現, 從而及時解決。

特別在衝刺的最後50多天, 更應該查漏補缺, 進行周測、專題測、章節測等, 在做題中快速消化知識。 以英語為例, 應按照閱讀、翻譯、完型、新題型、寫作做專項訓練, 熟悉各部分題型, 而不是一把抓, 不但效果不顯著, 也打擊敏感時期的自信心。

小編提醒考研er:小測不必糾結於得分多少, 重點是掌握知識, 查漏補缺, 錯的多是很正常的事。 對好答案後的工作一定要認真, 要對應教材找到出錯之處, 深入理解知識點, 然後回到錯題反思到底是為什麼而錯。

2、真題是最好的綜合檢驗

做真題是檢驗複習效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剛拿到題目, 先要想想自己能夠記起的知識點, 然後再看題目, 根據題目過濾出與題相關的知識點, 最後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做真題適合考研複習較成熟後檢查複習狀況, 這樣在遇到一道題目時, 能夠想到很多相關知識點, 從而證明自己對該科目已經基本熟悉了;如果在思考過程中遇到不確定、不清晰的內容, 就趕緊拿筆記下來,

少的話當即查看, 多的話等有時間一併系統梳理。

做真題時一定要在考試規定時間內完成, 完全模擬考場的環境, 同時鍛煉應試心理;校對答案時要研究解題邏輯, 學會自己踩點。

小編提醒考研er:真題中主觀題的評價往往是“言之成理即可”, 但並不代表考研er可以任性寫, 回答不在點上, 也換不來分數。 因此在檢測自己的主觀題時, 一定要按點答題, 並找點給分。

3、做題時間證明掌握程度

做題慢往往是因為考研er對這一塊知識不熟悉, 其次是沒有掌握這類題型的答題技巧。 例如數學對解題速度要求很高, 3個小時還不僅是答題, 還會塗卡, 草稿紙不夠, 身體狀況不適, 老師提前收卷等, 所以最好2個半小時能夠完成一份試卷,

並嚴格按照實戰標準, 不得省略解題步驟, 以檢測你真正的掌握程度。

再以做英語真題為例, 閱讀每篇大概為20min左右, 翻譯一篇20min, 完型15-20min, 新題型20min, 寫作中的小作文10min, 大作文30-40min。 做完後用40min-1h的時間對答案、分析。 如果某一部分沒按時完成, 說明這一項是你的軟肋, 就要多安排這一類型的練習, 甚至尋找快速解題技巧提高速度。

4、複述專業知識點

複述是個要求比較高的檢測方法, 也會花費考研er較多的時間、精力, 但這種方法對檢驗複習程度非常有效, 所以這一方法最好適用於有主觀題的科目, 如政治、專業課理論概念等。

複述的內容可整理成簡答, 以政治為例, 如:如何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繫與區別是什麼?什麼是“愛國主義”?考研er最好先手動整理,

後期再獨立進行口頭複述。

複述內容一定要邏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可用口訣、數位、關鍵字等資訊, 將內容相互銜接, 方便記憶。 遇到卡殼的地方要趕緊記下來, 打開課本對卡殼內容再度深入理解。

小編提醒考研er:複述和背誦是有區別的。 複述不是要求考研er一字不落地機械記憶, 而是在對知識點理解的基礎上, 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內容。 複述比背熟的要求低。

5、及時總結、對比、分析

每天、每週、每月都要總結自己各科目的複習情況, 可以列在一張A4紙上或專門準備一個總結本, 直觀看到自己的複習進度和效果, 然後選出優勢和劣勢, 調整複習側重點。

例如數學, 沒有太多要背誦的東西,

只有自己按高數、線代、概率與統計一步步從頭到尾總結, 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真正為自己所用。

對比的關鍵是和過去的自己以及複習程度作對比。 考研er們每次複習過後都要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哪個科目/章節/題型有進步/退步?

今天比昨天多學會了哪些解題技巧?

這周的狀態比上周有什麼變化?

……

總結和對比之後, 一定要分析原因以及解決方案, 例如在紙上總結、對比後, 發現自己這周的英語閱讀錯誤率較多, 那麼就從知識點、答題技巧、做題心理三方面分析:

我是不是這周單詞背的少了?

我是不是因為長難句影響閱讀了?

我是不是因為不會定位答案而出錯?

我是不是做題時聽歌影響注意力了?

……

專心複習灰常重要,但也要積極反思,時刻檢測複習成果,知道自己現在的進度以及未來要努力的程度。因此小編希望考研er能按照以上方法對複習進行檢測,準確定位自我,時刻保持進步!

……

專心複習灰常重要,但也要積極反思,時刻檢測複習成果,知道自己現在的進度以及未來要努力的程度。因此小編希望考研er能按照以上方法對複習進行檢測,準確定位自我,時刻保持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