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要讓前期糖尿病真正變成糖尿病!(警醒)

據2013年權威部門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 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占總人口的50.1%。 也就是說, 不到10個成年人中,

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兩個成年人中, 就有一個屬於糖尿病前期。 根據這項開展於2010年的調查,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超過美國(11.3%), 患者人數達1.14億, 超過印度, 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 前期糖尿病意味著您的血糖高於應有的血糖, 但不足以診斷患有糖尿病。 當你的血糖開始升高, 你的身體, 特別是你的血管, 可以在連續幾個月沒有任何症狀。

糖尿病前期會增加卒中和心臟病的風險。 如果你有糖尿病前期, 那麼做生活方式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 這將有助於你保持在糖尿病前期, 而不是進展到糖尿病。

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提升, 帶給我們的不但是飲食結構的改變, 也是出行方式的改變。 無論男女老幼都普遍開始享受家庭小汽車帶來的舒適和便捷;令中產階級和白領階層的體力活動明顯減少, 一個龐大的“久坐群體”的形成, 是糖尿病廣泛流行、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的重要因素。

有調查顯示看電視這件再平常不過的生活, 也和糖尿病的多發密切相關。 哈佛大學著名的“護士健康研究專案”發現, 每天看電視兩小時, 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14%。 分析認為, 看電視是所有靜坐活動中健康風險最高的一種, 原因可能是看電視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很容易吃東西、喝飲料。

國人目前的生活方式已經和糖尿病的發生率高度切合,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成為糖尿病的可能性。

糖尿病前期

對於糖尿病前期, 世衛組織的診療指南並不推薦藥物干預。 唯一能夠阻斷他們繼續演變成糖尿病的辦法, 就是生活方式干預, 也就是當一個人擁有充分的食品和充分的運動時間時, 要學會吃和運動。

最容易被忽視的飲食細節

飲食治療糖尿病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 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一開始都很遵守原則, 但是慢慢地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細節, 使得血糖忽高忽低, 影響患者的情緒和日常生活。 在這裡列出若干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只要患者稍加注意, 降糖就會輕鬆很多。

一、堅持正確的進餐順序

糖尿病患者不能忽視正確的進餐順序, “先菜後飯, 血糖減半;先飯後菜, 血糖翻番”。 按照蔬菜-主食-肉類-湯的順序進餐。 吃飯時, 可以先吃粗纖維的蔬菜, 以增加飽腹感;主食應少稀多幹, 多吃一些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如小米、窩頭等;糖尿病患者要儘量少攝入高油脂的食物, 吃了一定量的主食後, 攝入的肉類自然會相應的減少。 湯最後喝,因為先喝湯很快就飽了,但是不久又會覺得餓,再去吃東西,這樣不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二、進餐宜細嚼慢嚥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切記狼吞虎嚥。食物在口腔反復咀嚼時,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許多消化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有實驗證明,粗嚼者比細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質13%、脂肪12%。人在進食5分鐘後,食欲才會下降。所以從降低食欲的角度來講,細嚼慢嚥可以避免食物攝入過多。

三、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

各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烹調方法對血糖也有影響。總的來說,各類食物做得越稀、越爛,消化吸收得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的越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烹調食物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烹調食物時不要使用太多的調味料,應儘量清淡。

2、炒菜前可將食物在開水中焯熟,可以減少炒的時間,減少吸油量。

3、煮粥時可以加入一些薏米、綠豆等粗糧,可以緩解餐後血糖升高速度。

四、粗糧攝入要適量

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一定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功效。然而。如果進食粗糧過多,可導致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易造成早飽、腹脹、消化不良、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科學的做法是粗細搭配,一般比例為粗糧1份搭配細糧3~4份。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

怎樣才是最適合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恐怕沒人能給出100% 正確、且全面的答案。但有一點肯定沒錯,那就是規律、適當運動。

關於健步走的七個注意事項

1. 開始先熱身

正式運動前適當的拉伸運動,也就是平時說的先原地活動活動胳膊和腿,或者最開始的10 分鐘適當走慢一點。這樣不太會因為突然開始運動,而造成傷害。

2. 目標心率判斷強度

目標心率 =(220-年齡)× 60%~80%;以50 歲為例,合適的運動後心率應該為 102~136 次/分。

3. 自我感覺判斷強度

在走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自我感覺來判斷運動強度。合適的運動量是自己感覺在鍛煉後有一點出汗,沒有明顯的肌肉酸痛,休息一晚上後第二天精力充沛。

4. 正確的姿勢

抬頭挺胸,使耳朵、肩膀和臀部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這樣的姿勢呼吸也會變得更順暢。走的時候手臂前後自然擺起來,並儘量緊貼身體兩側。手肘自然彎曲,前後擺臂。

5. 步子不需要要太大

步伐邁得過大會增加關節損傷風險,對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損傷。

6. 不要突然停下來

開頭慢一點,結束也要慢一點。最後的5~10 分鐘應逐漸地減慢速度,不要突然停止運動,讓心跳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

7. 有合併症的患者

若患有膝蓋、心腦血管等疾病,建議諮詢醫生後再制定詳細的運動計畫。

健步走作為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運動,

無需專業裝備,只需一雙穴位養生鞋幫你科學走路。

走路貴在堅持!

步多健雙跡全息養生板

您專職的健康醫師,

家庭的全科診所,貼身的康復醫院

步多健是在傳統中醫摸足治病的實踐基礎上,結合現代全息技術的精確定位而誕生的高科技理療產品,以全息醫學為理論依據,非藥物自療,無任何毒副作用;通過刺激足底穴位打開足底生命密碼,合成上百種生物激素和內源性藥物因數,從而激發人體自愈疾病的能力。成為非藥物自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整體智慧解決方案。

湯最後喝,因為先喝湯很快就飽了,但是不久又會覺得餓,再去吃東西,這樣不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二、進餐宜細嚼慢嚥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要細嚼慢嚥,切記狼吞虎嚥。食物在口腔反復咀嚼時,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許多消化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有實驗證明,粗嚼者比細嚼者要少吸收蛋白質13%、脂肪12%。人在進食5分鐘後,食欲才會下降。所以從降低食欲的角度來講,細嚼慢嚥可以避免食物攝入過多。

三、選擇合適的烹飪方式

各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烹調方法對血糖也有影響。總的來說,各類食物做得越稀、越爛,消化吸收得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的越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烹調食物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烹調食物時不要使用太多的調味料,應儘量清淡。

2、炒菜前可將食物在開水中焯熟,可以減少炒的時間,減少吸油量。

3、煮粥時可以加入一些薏米、綠豆等粗糧,可以緩解餐後血糖升高速度。

四、粗糧攝入要適量

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有一定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功效。然而。如果進食粗糧過多,可導致一次性攝入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易造成早飽、腹脹、消化不良、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科學的做法是粗細搭配,一般比例為粗糧1份搭配細糧3~4份。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

怎樣才是最適合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恐怕沒人能給出100% 正確、且全面的答案。但有一點肯定沒錯,那就是規律、適當運動。

關於健步走的七個注意事項

1. 開始先熱身

正式運動前適當的拉伸運動,也就是平時說的先原地活動活動胳膊和腿,或者最開始的10 分鐘適當走慢一點。這樣不太會因為突然開始運動,而造成傷害。

2. 目標心率判斷強度

目標心率 =(220-年齡)× 60%~80%;以50 歲為例,合適的運動後心率應該為 102~136 次/分。

3. 自我感覺判斷強度

在走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自我感覺來判斷運動強度。合適的運動量是自己感覺在鍛煉後有一點出汗,沒有明顯的肌肉酸痛,休息一晚上後第二天精力充沛。

4. 正確的姿勢

抬頭挺胸,使耳朵、肩膀和臀部在同一條垂直線上,這樣的姿勢呼吸也會變得更順暢。走的時候手臂前後自然擺起來,並儘量緊貼身體兩側。手肘自然彎曲,前後擺臂。

5. 步子不需要要太大

步伐邁得過大會增加關節損傷風險,對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損傷。

6. 不要突然停下來

開頭慢一點,結束也要慢一點。最後的5~10 分鐘應逐漸地減慢速度,不要突然停止運動,讓心跳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

7. 有合併症的患者

若患有膝蓋、心腦血管等疾病,建議諮詢醫生後再制定詳細的運動計畫。

健步走作為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運動,

無需專業裝備,只需一雙穴位養生鞋幫你科學走路。

走路貴在堅持!

步多健雙跡全息養生板

您專職的健康醫師,

家庭的全科診所,貼身的康復醫院

步多健是在傳統中醫摸足治病的實踐基礎上,結合現代全息技術的精確定位而誕生的高科技理療產品,以全息醫學為理論依據,非藥物自療,無任何毒副作用;通過刺激足底穴位打開足底生命密碼,合成上百種生物激素和內源性藥物因數,從而激發人體自愈疾病的能力。成為非藥物自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整體智慧解決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