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去電信化:不上進的運營商將淪為打工仔

最近, 中國聯通動作頻頻。

先是最先開放了老用戶辦理互聯網套餐的通道, 隨後又推出了“1元1GB”業務。 一時間風頭無兩, 網路上輿論紛紛偏向中國聯通, 網友直呼良心。 而根據近期發佈的運營商第三季度財報顯示, 中國聯通無論是使用者數量還是盈利情況都得到顯著的提升。

然後, 一向“鎮定”的移動也坐不住了, 無奈出招。 雖然還未推出互聯網套餐, 但已加入了不限流量的大軍, 價格甚至比友商還要便宜。

這不禁讓人想起電話最開始流行的時候, 不僅僅話費超貴、接聽收費, 甚至辦張電話卡都要交一筆不菲的選號費。 而今呢, 各大運營商爭相推出各種優惠套餐、舉辦話費贈送等活動, 只是為了吸引新用戶去辦理業務。 不禁讓人感歎, 這些年運營商真的變了好多。

去差異化, 價格戰的前兆

那麼是究竟是什麼原因, 讓曾經“高傲”的運營商開始低下了頭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危機感。

而危機感的直接來源則是競爭。

就在幾年前, 大家就都紛紛吐槽, 移動的資費套餐有多麼多麼貴。 但是你會怎麼辦?轉網到價格便宜的中國聯通?不去, 因為經常沒信號。 那去中國電信吧?中國電信的覆蓋好價格又便宜。 去不了啊, 還得換手機(3G時代還沒有普及全網通手機)。 最後極大的可能你還是會留在中國移動, 儘管中國移動的2G網路上網慢, 資費也貴, 但是它信號覆蓋好啊!極好的2G網路(GSM)覆蓋和豐富的終端, 賦予了中國移動極強的定價權。

那麼, 現在呢?2017年中, 中國聯通的4G基站也達到了77萬個, 同時混改又注入了大筆資金, 使得網路覆蓋能力直追中國移動。 而且現在手機幾乎都是全網通, 用戶可以不換手機轉網。 中國移動苦心經營20多年的高端品牌形象, 號稱全網300Mbps的超高下載速率優勢, 此時在聯通的價格戰面前已無招架之力。 也就是說三家運營商之間, 已經基本不存在差異化問題了, 而當他們相互之間的競爭日趨同質化, 剩下的便只有依靠價格戰來吸引用戶這一條路了。

奇兵突起, 互聯網企業崛起

其實, 運營商的改變也不光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競爭, 更有來自移動互聯網時代下OTT業務的步步進逼。

還記得最開始的時候, 騰訊公司緊抱運營商大腿, 借力推廣手機QQ業務。 而現在, 情況似乎反過來了, 包括騰訊在內的互聯網公司趁混改之際, 持股中國聯通, 隨後又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各種互聯網套餐, 依靠龐大的用戶群體以及優惠的套餐價格, 反過來開始帶動中國聯通的業績, 據統計, 單單“王卡“套餐就為中國聯通帶來了3000萬+的新增用戶。

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這九個字或可形容運營商與互聯網公司之間的關係。 最開始, 對於運營商來來說, 互聯網公司那一套“免費“的商業模式他們是看不起的, 畢竟靠開鑽賣會員能掙到幾個錢, 說不準哪天就餓死了, 肯定不如收話費來的實在。 然後, 等到用戶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運營商猛然發現, 這些企業不僅沒餓死, 還做得越來越大, 活得越來越滋潤, 運營商開始看不懂了。

正是依靠這種“免費模式“,互聯網廠商發展壯大了。至於現在,一個人可以每天不打電話、不發短信,卻很少有人能不用QQ、不發微信。於是乎,曾經強勢的飛信被微信狠狠地按在了地上;短信風光不再,更多作用是在人們註冊各類網路帳戶時接收驗證碼;人們每天離不開的語音也逐漸被語音聊天、視頻通話逼到了牆角。仿佛一夜之間,運營商再無任何高傲的資本,當用戶使用著幾塊錢的流量費看直播,刷出成百上千塊的禮物的時候,估計運營商內心也滿是淒涼。

輝煌不再,運營商正在“管道化”

於是,便出現了現今的情況,聯通借力互聯網企業,移動無奈應戰。同時移動也想要通過復活飛信來達到反擊的效果,誠然,現在運營商優勢仍在。一方面當前雖然價格戰已經開打,但是配合龐大的用戶數量,運營商依然有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現在隨著網路實名制的要求,手機號碼隱然成為人們網路上的“第二張身份”。所以運營商現在的日子還能過的比較舒服。

然而,這種舒服的日子還能再持續多久呢?

在“提速降費”的大趨勢下,當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日趨同質化,擺在運營商面前的唯有降費。當運營商的利潤逐漸被壓縮,而自身的業務又逐漸被侵蝕的時候,如果不能發展出新的業務,找出一條新路來走,運營商終將淪為用戶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通信管道”。為了拿到微薄的通信費,成為互聯網企業手下的“打工仔”。

運營商開始看不懂了。

正是依靠這種“免費模式“,互聯網廠商發展壯大了。至於現在,一個人可以每天不打電話、不發短信,卻很少有人能不用QQ、不發微信。於是乎,曾經強勢的飛信被微信狠狠地按在了地上;短信風光不再,更多作用是在人們註冊各類網路帳戶時接收驗證碼;人們每天離不開的語音也逐漸被語音聊天、視頻通話逼到了牆角。仿佛一夜之間,運營商再無任何高傲的資本,當用戶使用著幾塊錢的流量費看直播,刷出成百上千塊的禮物的時候,估計運營商內心也滿是淒涼。

輝煌不再,運營商正在“管道化”

於是,便出現了現今的情況,聯通借力互聯網企業,移動無奈應戰。同時移動也想要通過復活飛信來達到反擊的效果,誠然,現在運營商優勢仍在。一方面當前雖然價格戰已經開打,但是配合龐大的用戶數量,運營商依然有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現在隨著網路實名制的要求,手機號碼隱然成為人們網路上的“第二張身份”。所以運營商現在的日子還能過的比較舒服。

然而,這種舒服的日子還能再持續多久呢?

在“提速降費”的大趨勢下,當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日趨同質化,擺在運營商面前的唯有降費。當運營商的利潤逐漸被壓縮,而自身的業務又逐漸被侵蝕的時候,如果不能發展出新的業務,找出一條新路來走,運營商終將淪為用戶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通信管道”。為了拿到微薄的通信費,成為互聯網企業手下的“打工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