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看十九大|浙大文化遺產研究院刁常宇:建設數字中國,傳承中華文化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對建設“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也強調“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文物數位化方向的研究人員, 研究工作領域既在科技戰略中受到關注, 又在文化建設中被強調, 深感興奮, 備受鼓舞。

在“數字中國”的建設工作中, 文化遺產的數位化建設應作為重要和核心的內容之一, 因為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資源中價值的無限寶藏。 在“中華文化”的傳承創新中, 文化遺產數位化必將是重要的手段和基礎。 在兩項工作的共同指引下, 文化遺產大資料平臺將成為推動相關工作走向可持續進步的堅實基礎。

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 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將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實施積極的搶救性保護、構築最新學術研究平臺、推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以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通過文化遺產大資料平臺建設, 希望可以創立文化遺產資料協作保護利用模式, 建立中國文化遺產大資料平臺,

開展國際文化遺產數位資源採集與出版工程, 並進行藝術圖像資源產業轉化的實驗。

相關工作對於浙江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工作而言也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通過文化遺產大資料平臺的建設, 希望在浙江大學的“雙一流”建設中, 為文科教學與研究建立獨特、領先、成體系的高保真圖像資源與三維資源庫,

支持相關學科形成特色方向和高水準成果;加快浙江大學文物數位化相關交叉學科方向的發展, 保持國內領先水準並形成國際領先的技術突破;逐步建立規模化、體系化的高品質出版成果;助力浙江大學踐行文化傳承創新使命, 以數位化採集、整理、研究、展示、傳播的方法推動文化遺產“活起來”;推動建立財政經費、公益基金、公募基金等多種管道相結合的文物保護新模式。

本文作者:刁常宇, 系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教授

編輯:倪瑜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