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汝州還有這樣的村?通訊靠吼,交通靠走……現在變了,因為“神仙”進入青山後!

起起伏伏的石寨牆, 錯落有致的古村落, 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自由行走的彩山雞, 構成了一幅古樸秀致的山居圖。 而在這如詩如畫的美色中, 更有一個流動的風景, 他們用忙碌的腳步和樸實的話語, 給這個寧靜的小山村帶來了一曲曲致富奔小康的歡歌。

他們就是陸渾灌區汝州市管理局駐青山後村扶貧工作隊。

“青山後, 青山後, 通訊基本靠吼, 交通基本靠走”, 這句順口溜是青山後村的生動寫照。

青山後村地處大峪鎮偏僻山區, 全村115戶388口人, 下轄4個自然村, 屬省定貧困村。 今年4月27日, 陸渾灌區汝州市管理局紀檢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邢高旗帶領扶貧工作隊進駐後, 發現村裡基礎設施幾乎一窮二白:手機沒有信號, 山路過不去車, 村民吃水困難。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 工作隊立志要改變村裡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 經過調查, 他們發現村裡原有一台小型的移動通訊塔, 但因年久失修而壞掉, 導致村裡長年沒有手機信號。 工作隊多次與市移動公司和通訊塔維護公司協調, 3個月後最終將通訊塔重新豎了起來, 使村裡恢復了移動通訊。

由於村民人數少, 而且居住分散, 村民的吃水問題之前曾多次協調均未解決。 面對這一老大難問題, 工作隊多次實地走訪勘探, 並與大峪鎮供電所協商解決辦法。 大峪鎮供電所最終被工作隊的執著所感動, 在線路損耗極高的情況下, 特批為青山後村飲水工程開通了專線。

在解決了上述兩個老大難問題後, 工作隊把目光瞄向更大的一個問題。 崎嶇不平的山路不僅給村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 也成為村民們脫貧致富的最大絆腳石。 “俺村的景致雖然很好, 但外地遊客的車進不來, 想開發旅遊都難。 ”村黨支部書記劉占仁的話深深地印在工作隊隊員的心裡。

邢高旗和工作隊員杜佳佳、馬軍志最近一段時間又在為村裡修路的事兒忙活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他們的奔走努力下, 30萬元的啟動資金正在陸續到位, 青山後村民祖祖輩輩期盼的幸福大道即將成為現實。

在村民們人居條件一天天得到改善的背後, 是扶貧工作隊默默的堅守和付出。由於山高路遠,加上村裡的貧困戶較多,工作隊員們常常為解決一件小事而需要步行翻山越嶺,日子就這樣在忙忙碌碌的腳步中悄悄走過,有時候他們甚至忘記了具體的日期。作為隊長,邢高旗每天都堅持深入困難群眾家中瞭解他們的訴求,並把工作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隊員杜佳佳一人身兼數職:司機、採購、廚師、扶貧隊員,年輕的他每天都是樂呵呵地忙碌著。話語不多的隊員馬軍志告訴記者,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未能兌現回家看看妻子的承諾了。

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村裡通往大山之外的水泥路路基開挖工程正式開工。全村的老少爺們奔相走告,扶老攜幼,聚集在開工現場,一起參加全村這個最激動最盛大的活動。“看著鄉親們一個個臉上掩飾不住的激動,我的心裡也暖洋洋的,一定要把扶貧的任務完成,對得起鄉親們的信賴,對得起扶貧隊員這個稱號!”邢高旗感慨地說。

郭營戰

是扶貧工作隊默默的堅守和付出。由於山高路遠,加上村裡的貧困戶較多,工作隊員們常常為解決一件小事而需要步行翻山越嶺,日子就這樣在忙忙碌碌的腳步中悄悄走過,有時候他們甚至忘記了具體的日期。作為隊長,邢高旗每天都堅持深入困難群眾家中瞭解他們的訴求,並把工作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妥妥當當。隊員杜佳佳一人身兼數職:司機、採購、廚師、扶貧隊員,年輕的他每天都是樂呵呵地忙碌著。話語不多的隊員馬軍志告訴記者,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未能兌現回家看看妻子的承諾了。

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開幕當天,村裡通往大山之外的水泥路路基開挖工程正式開工。全村的老少爺們奔相走告,扶老攜幼,聚集在開工現場,一起參加全村這個最激動最盛大的活動。“看著鄉親們一個個臉上掩飾不住的激動,我的心裡也暖洋洋的,一定要把扶貧的任務完成,對得起鄉親們的信賴,對得起扶貧隊員這個稱號!”邢高旗感慨地說。

郭營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