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保護增加城市濕地首次納入烏魯木齊市規劃藍圖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烏魯木齊規劃部門首次將保護和增加城市濕地納入規劃藍圖, 並在城北打造人工濕地涵養區, 沁潤滋養城市的“生態綠肺”。 這是記者11月5日從烏魯木齊市城鄉規劃管理局獲悉的。

城市濕地是重要的生態資源和生態空間, 承擔著水質保護與淨化、濕地科普宣傳教育和生態旅遊等功能, 被喻為城市的“生態綠肺”。 而根據《烏魯木齊市再生水綜合利用規劃藍綠網路系統規劃》, 烏魯木齊首度將保護和增加城市濕地納入規劃藍圖, 旨在全面加強城市濕地資源保護修復。

烏魯木齊市城鄉規劃管理局規劃編制處處長慕小東介紹, 烏魯木齊中心城區的濕地現有兩種, 一種是天然的帶狀濕地, 即沿河兩岸形成的濕地, 如水磨溝河北面沿岸地帶的濕地。 一種是小型人工濕地, 如新城公園、騎馬山等地水塘邊沿的濕地。

按照規劃,

在保護和修復天然濕地的基礎上, 烏魯木齊將在城北建人工濕地涵養區, 在城南已開建十七戶濕地公園, 拓展城市濕地面積, 保持生態系統的連續性和多樣性, 進一步強壯“生態綠肺”。

濕地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首列規劃藍圖,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慕小東打比方說, 濕地就像是一個篩檢程式, 再生水廠處理過的中水流經濕地, 將會又一次得到過濾和淨化成為景觀用水, 置換用於生態環境的自來水灌溉或營造景觀, 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是水進城專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烏魯木齊市城鄉規劃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張衛民表示, 按照陳全國書記提出的“樹上山、水進城、煤變氣、地變綠、天邊藍、城變美”的工作要求, 在高新區北邊界河結合城北隔離帶,

即城北濱水活力景觀帶, 水源來自河西再生水廠和河東再生水廠的再生水。

根據水網體系方案, 濕地構建水系統, 是通過逐級處理完成對再生水的進一步淨化, 才能達到景觀用水的標準。 慕小東解釋說, 再生水廠處理完成的再生水首先通過管網輸送至人工濕地, 此時的再生水達不到人體直接接觸的標準。

再生水流經濕地時, 經過再一次過濾和淨化, 達到“觀賞性景觀環境用水-河道類”水質標準, 成為人體可直接接觸的景觀用水。

城南 十七戶濕地公園將建濕地遊覽段

說到烏魯木齊的濕地, 不得不提及十七戶濕地。 十七戶濕地自然成型, 是首府市區內現存的一塊最大的濕地。 十七戶片區區域總體水量充沛,

南側距離紅雁池水庫較近, 且有大塊荒廢城市綠地。

本專案已開建, 位於烏魯木齊市天山區老城區十七戶片區, 約10.1 公里, 水景形態為濕地水系, 其中延安路至燕兒窩路段約3.2公里為濕地水景, 平均深度0.7米。

濕地公園, 將按照不同景觀風貌共分為五個分區, 用一軸、四區、多節點的形式串聯。 即以水上樂園主體遊覽片區為核心的城市樂園風貌區;以中部居住、公共服務、文化設施為主體的文化生活片區;依託西側山地地形為主體的城市山地風貌區;以濕地淨化、蓄水涵水功能為主體的生態濕地風貌片區, 以及以茂密的林地為主的生態林地風貌區。

濕地遊覽段的規劃思路是通過暗管、水系景觀連通金泉公園、迎賓館、十七戶濕地、淺水灣生態公園。

其中, 水上樂園與十七戶濕地之間區域, 結合棚戶區改造形成景觀水系, 十七戶濕地區域通過再生水補給形成濕地水景觀, 最終整個片區將形成以濕地景觀為特色, 集休閒觀光、科普宣教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濕地特色遊覽段。

保護濕地內禁止工程建設

除了新建的人工濕地, 規劃提出, 濕地保護和恢復也是重中之重。 濕地保護, 應遵循禁止工程建設, 禁止開墾濕地、放牧、捕撈, 禁止排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禁止引進外來物種、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

同時, 新增濕地要發揮水系生態價值。 對於嚴重退化或濕地類型難以識別的待重建濕地, 採用主動的濕地修復方式, 除了恢復濕地水文狀況外,還要恢復濕地的基地和植被,甚至進行關鍵物種再引入;對於其他濕地採用被動恢復方式,借助自然系統本身的自我維持和自我恢復能力,在濕地恢復初期,盡可能清除系統內的人為干擾(封山禁牧、消除並處理點源污染、禁止收割蘆葦和漁獵濕地動物、拆除海岸圍堰等)並恢復濕地的水文狀況,然後通過植被的更替來逐步恢復濕地。

優先恢復水磨溝濕地、十七戶濕地、騎馬山濕地、南公園濕地生態功能,擴大濕地面積;以水磨河為例,新增3 處濕地(面積約450 畝),多位於主河道和支流交界處。

優勢

保護生態系統連續性多樣性

濕地處理系統是利用濕地對污水進行處理的系統。這一系統消耗能量少,基建投資和運轉管理費用低,處理效果好。

1.生態系統的連續性通過河道兩側生物滯留帶,植物過濾、淨化、蒸發過程達到水體淨化,進行跌水曝氧,形成自然生態的微環境。

2.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植物群落種植為主,選用鳥蝶喜愛的鄉土數種,營造動物、植物、昆蟲和諧共存的環境,並適當配以蘆葦、菖蒲等觀賞品種,以減少建設投資和養護成本。

林業部門

啟動濕地保護界碑安裝

從10月開始,園林部門已開始著手安裝1000餘塊濕地保護界碑。

市林業局(市園林管理局)野生動物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濕地的邊界範圍計畫陸續安裝1000多塊界碑,起到提示和警示的作用。由於個別地方車輛無法到達,實際路況比較差,不適宜埋線,會想辦法儘量在年內或明年上半年解決,安裝完畢,以重點確保烏魯木齊36萬畝天然濕地不減少。

除了恢復濕地水文狀況外,還要恢復濕地的基地和植被,甚至進行關鍵物種再引入;對於其他濕地採用被動恢復方式,借助自然系統本身的自我維持和自我恢復能力,在濕地恢復初期,盡可能清除系統內的人為干擾(封山禁牧、消除並處理點源污染、禁止收割蘆葦和漁獵濕地動物、拆除海岸圍堰等)並恢復濕地的水文狀況,然後通過植被的更替來逐步恢復濕地。

優先恢復水磨溝濕地、十七戶濕地、騎馬山濕地、南公園濕地生態功能,擴大濕地面積;以水磨河為例,新增3 處濕地(面積約450 畝),多位於主河道和支流交界處。

優勢

保護生態系統連續性多樣性

濕地處理系統是利用濕地對污水進行處理的系統。這一系統消耗能量少,基建投資和運轉管理費用低,處理效果好。

1.生態系統的連續性通過河道兩側生物滯留帶,植物過濾、淨化、蒸發過程達到水體淨化,進行跌水曝氧,形成自然生態的微環境。

2.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植物群落種植為主,選用鳥蝶喜愛的鄉土數種,營造動物、植物、昆蟲和諧共存的環境,並適當配以蘆葦、菖蒲等觀賞品種,以減少建設投資和養護成本。

林業部門

啟動濕地保護界碑安裝

從10月開始,園林部門已開始著手安裝1000餘塊濕地保護界碑。

市林業局(市園林管理局)野生動物保護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濕地的邊界範圍計畫陸續安裝1000多塊界碑,起到提示和警示的作用。由於個別地方車輛無法到達,實際路況比較差,不適宜埋線,會想辦法儘量在年內或明年上半年解決,安裝完畢,以重點確保烏魯木齊36萬畝天然濕地不減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