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江蘇銀行行長季明:揭秘銀行聯合科技公司搭建的“智慧銀行”體系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 11月6日, 由京東金融與紅杉資本聯合主辦的首屆“JDD-2017京東金融全球資料探索者大會”正式在北京拉開大幕。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理事會主席楊強、德撲AI之父湯瑪斯•桑德霍姆等出席了大會。

其中, 江蘇銀行行長季明作了題為“大資料驅動的智慧銀行建設”的演講。 在他看來, 與互聯網大資料公司合作共生, 是銀行建設智慧銀行的必由之路。

他指出, 競合是大勢所趨, 國內外各大銀行紛紛與科技公司建立戰略合作, 優勢互補。 並重點介紹了江蘇銀行的智慧銀行體系:智慧風控、智慧行銷、智慧管理、智慧運營。 季明認為, 未來銀行不會消失, 但經營模式一定會發生變化。 銀行與科技公司應當把握住當下的合作機會。

以下是演講實錄, 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對於銀行來講, 與互聯網大資料公司合作共生, 是建設智慧銀行的必由之路。

一、從競爭走向競合

從今年年初開始, 我國四大行紮堆與互聯網科技公司聯姻, 在國外, 類似的聯姻有富國銀行和Lending Club, 以及蘋果與通用電氣的跨界合作。 四大行與BATJ的合作揭示了一個規律, 從經濟金融領域印證了德國生物學家德貝裡提出的“共生理論”(1879)。

合作共生不是同質的疊加, 而是優勢的互補。 銀行具有三大優勢:擁有龐大高品質的資料優勢;長期風險管理的能力優勢;廣泛客戶基礎的信用優勢。 互聯網公司具有三大優勢:服務簡單快捷;應用場景豐富;批量業務及資訊收集處理優勢明顯。

二、江蘇銀行的“智慧體系”

江蘇銀行近年來立足自身,

與互聯網大資料公司優勢互補, 行動敏捷, 快出成效。 從單點合作到多點合作, 從一點突破到全面突破, 形成了多層次多樣化的大資料合作, 連續三年組織召開大資料應用研討會, 吸引了全國上百家金融機構、高校和大資料公司參加, 目前與我行建立合作關係的互聯網公司達24家, 在資料採擷、模型建設、產品設計、平臺打造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了優勢疊加, 初步搭建了智慧銀行體系。

智慧風控

我行自主研發了“融創智庫”大資料平臺和“月光寶盒”大資料風控平臺, 通過黑名單、反欺詐、評級評分、風險定價、授信額度測算、決策審批、智慧調查、風險預警等流程, 運用於“e融”系列網貸業務和傳統授信業務的貸前、貸中、貸後的全流程管理中。 基於企業納稅資訊、個人公積金繳存資訊、個人繳稅、網路交易等大資料資訊和大資料風控技術的保駕護航, 江蘇銀行推出了“稅e融”、“金e融”、“匯e融”、“電e融”、“享e融”等10多個“e融”系列產品, e融系列已形成生態圈, 成為了典型的“秒貸”產品, 受到了大眾的廣泛歡迎。

同樣, 借助大資料風控技術, 消費金融的自動化審批已覆蓋全業務類型, 消費分期自動化審批率達85%, 客戶等待時間由2天縮短為35秒;資產品質顯著改善, 欺詐比例由2015年最高值0.55%下降至0.04%, 降幅93%。

智慧行銷

一是我行自主研發了“筋斗雲”大資料行銷平臺, 通過實現“精准篩選客戶、精准挖掘需求、精准定制服務方案”這三個精准來解決傳統行銷模式中“客戶在哪裡?需求是什麼?需要什麼服務?”三大難題,建立了平臺化、產品化的行銷機制。

二是啟動“融無限”專案,關聯、整合內外部大資料,對海量級個人客戶開發了700多項維度的360畫像和400多類標籤,搭建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智慧引擎平臺,自動進行目標客戶特徵篩選,並對行銷回饋的效果快速反覆運算學習,以客戶為中心,“千人千面”的為不同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

三是結合物聯網技術,探索新型銀企合作模式。以物聯網動產質押為切入口,通過物聯網技術在動產、物流、加工生產各環節直至全產業鏈的全程監管,優化動產質押、大宗商品交易、小微企業信貸管理等解決方案。

智慧管理

我行以“智多星”大資料分析平臺為載體,打通FTP、成本分攤、貸款定價、績效考核等系統間的壁壘,及時展示機構、條線維度綜合回報水準,將有限資源有效配置;實現產品、客戶維度盈利情況深入挖掘,揭示低效、虧損業務和客戶,堵住出血點,將精細化管理延伸至全行盈利增長的最小細胞;實現資產負債限額管理與多維盈利分析之間的靈活鑽取,並適時手機推送管理人員。

此外,近三年來我行自主研發了19個大資料應用專案,運用于智慧投顧、網點轉型、反欺詐、員工行為監控、非現場審計等領域。

智慧運營

江蘇銀行直銷銀行近期推出互聯網大資料“智慧運營”創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的視覺化、精准化和敏捷化特性,借助即時交易大資料、線上變化趨勢大資料的交叉綜合研判,對直銷銀行系統回應速度、即時線上業務數、即時線上客戶數和交易故障四大模組實現了前、中、後臺多個系統24小時不間斷即時監控。

在區塊鏈技術探索合作方面,11月1日,我行與無錫農商行合作,運用了我行自主掌握的“區塊鏈”技術,經無錫農商行企業客戶發起,完成了首單票據“區塊鏈”跨行貼現業務交易,提升了跨行票據業務的真實性與合規性。這標誌著我行“區塊鏈”由實驗室技術研究邁出了實際應用落地的第一步。

三、未來的智慧銀行模式

未來銀行的智慧化建設之路應引入互聯網大資料基因。銀行不會消失,但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一定會改變。互聯網大資料公司和銀行應當抓緊合作良機。

在未來,銀行與人、企業的交互更加自然、自動。過去通過銀行員工幫客戶操作的工作,變為了客戶手指、語音乃至肢體的自然交互,通過大資料,針對企業的識別和分析也從人工演變為自動;銀行的產品會更加標準化,簡單化。產品將被標準化為各種特徵的構成,並按照客戶的偏好和產品的關聯性進行分類,金融產品也將真正放在虛擬的“產品超市”任客戶選擇;銀行的介面將更加生活化,場景化。所有的金融服務將會緊密結合客戶的生活與工作安排,主動發現客戶的喜好及習慣並直接提供服務。

雷鋒網將會持續報導大會精彩內容!

通過實現“精准篩選客戶、精准挖掘需求、精准定制服務方案”這三個精准來解決傳統行銷模式中“客戶在哪裡?需求是什麼?需要什麼服務?”三大難題,建立了平臺化、產品化的行銷機制。

二是啟動“融無限”專案,關聯、整合內外部大資料,對海量級個人客戶開發了700多項維度的360畫像和400多類標籤,搭建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智慧引擎平臺,自動進行目標客戶特徵篩選,並對行銷回饋的效果快速反覆運算學習,以客戶為中心,“千人千面”的為不同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

三是結合物聯網技術,探索新型銀企合作模式。以物聯網動產質押為切入口,通過物聯網技術在動產、物流、加工生產各環節直至全產業鏈的全程監管,優化動產質押、大宗商品交易、小微企業信貸管理等解決方案。

智慧管理

我行以“智多星”大資料分析平臺為載體,打通FTP、成本分攤、貸款定價、績效考核等系統間的壁壘,及時展示機構、條線維度綜合回報水準,將有限資源有效配置;實現產品、客戶維度盈利情況深入挖掘,揭示低效、虧損業務和客戶,堵住出血點,將精細化管理延伸至全行盈利增長的最小細胞;實現資產負債限額管理與多維盈利分析之間的靈活鑽取,並適時手機推送管理人員。

此外,近三年來我行自主研發了19個大資料應用專案,運用于智慧投顧、網點轉型、反欺詐、員工行為監控、非現場審計等領域。

智慧運營

江蘇銀行直銷銀行近期推出互聯網大資料“智慧運營”創新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的視覺化、精准化和敏捷化特性,借助即時交易大資料、線上變化趨勢大資料的交叉綜合研判,對直銷銀行系統回應速度、即時線上業務數、即時線上客戶數和交易故障四大模組實現了前、中、後臺多個系統24小時不間斷即時監控。

在區塊鏈技術探索合作方面,11月1日,我行與無錫農商行合作,運用了我行自主掌握的“區塊鏈”技術,經無錫農商行企業客戶發起,完成了首單票據“區塊鏈”跨行貼現業務交易,提升了跨行票據業務的真實性與合規性。這標誌著我行“區塊鏈”由實驗室技術研究邁出了實際應用落地的第一步。

三、未來的智慧銀行模式

未來銀行的智慧化建設之路應引入互聯網大資料基因。銀行不會消失,但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一定會改變。互聯網大資料公司和銀行應當抓緊合作良機。

在未來,銀行與人、企業的交互更加自然、自動。過去通過銀行員工幫客戶操作的工作,變為了客戶手指、語音乃至肢體的自然交互,通過大資料,針對企業的識別和分析也從人工演變為自動;銀行的產品會更加標準化,簡單化。產品將被標準化為各種特徵的構成,並按照客戶的偏好和產品的關聯性進行分類,金融產品也將真正放在虛擬的“產品超市”任客戶選擇;銀行的介面將更加生活化,場景化。所有的金融服務將會緊密結合客戶的生活與工作安排,主動發現客戶的喜好及習慣並直接提供服務。

雷鋒網將會持續報導大會精彩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