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你為什麼腸胃差、總過敏、睡眠糟、愛抑鬱?

鼻竇炎是否就是鼻炎?

鼻炎和鼻竇炎是兩個不同疾病。 鼻竇分佈在顱骨的一些腔隙處, 籠統稱作副鼻竇。 鼻竇炎可以由細菌、病毒、真菌等多種病原體導致, 在竇腔裡形成分泌物或膿液。

鼻竇炎因為常常以鼻以外的徵象來表現, 患者往往沒有貼切的主訴表達, 容易誤診或漏診, 很值得注意。

有些簡單的自測法, 比如:咽喉部常有異物感, 咳之不出、咽之不下, 刷牙時幹嘔或咯痰, 有頑固的口腔異味, 體型不胖但長期打鼾, 有鼻涕倒流至喉嚨的感覺, 扁桃體或腺樣體長期肥大, 哮喘的同時咯膿性痰等。

鼻竇深度影響人體到什麼程度?

經過我們醫療團隊的臨床觀察研究, 一些頑固的哮喘、咳嗽、支氣管炎、咽喉炎、打呼嚕、經常頭疼頭暈、慢性胃腸炎、胃腸息肉、濕疹、蕁麻疹、睡眠障礙、風濕免疫性疾病、高血壓等, 這些疾病都與鼻竇炎關係密切。 也可能是機體免疫力低下,

導致腫瘤形成的元兇。 “關注副鼻竇, 維護好自身微生態”是我用了二十幾年形成的一個臨床思路。

皮膚、胃腸道、腫瘤等問題和鼻竇炎似乎不沾邊?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臟腑之間生理上互相聯繫支持, 病理上互相影響。 人體還是一個各種微生物的寄生體, 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與自然界、與自體內正常微生物群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適應的生存狀態。 這就是人體的微生態, 它在保護我們在自然環境中能夠健康生存而不受侵害。

保護內環境的平衡, 是中醫“治未病”、“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損其有餘、補其不足”等治療法則所始終遵循的方向。 30 多年的醫學實踐, 我認識到一個問題, 最能夠影響人體微生態的疾病之一——就是鼻竇炎。

能不能講講具體情況呢?

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說, “我有過敏性鼻炎很多年了, 久治不愈, 醫生說我是過敏體質”;“我的咽喉炎幾十年了, 看過很多醫生, 就是不能根治”;“我打呼嚕驚天動地, 吵得家人睡不好, 自己也整天暈暈糊糊, 記憶力明顯減退”。

有的患兒家長說:“我的孩子睡覺不安穩, 張口呼吸, 打鼾, 非常容易感冒, 鼻咽鏡看到有腺樣體肥大。 ”也有一些小朋友經常發高熱, 咽痛, 扁桃體化膿, 每次都要到醫院打吊針。 結果, 身體很虛弱, 胃腸不好, 稍有不慎就腹痛腹瀉, 家長很焦慮。 還有一些小孩子經常眨眼睛, 鼻子嘴巴做怪動作, 常被誤以為是抽動症。

面對這樣一些問題, 我們不得不打破常規慣性思維,

重新探究頑疾背後究竟還有什麼我們未發現的問題。

“胃鼻同治”是什麼意思?

去年, 我接待了一位患者, 他拿出了一疊檢查報告。 胃鏡顯示:返流性食管炎、胃底息肉、淺表性糜爛性胃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胃部疾病的類型他幾乎占全了。 在敘述病症的過程中,

他不斷地吸鼻涕, 清喉嚨, 我就建議他拍個鼻竇 CT。

結果令他大吃一驚, 他的鼻竇裡充滿了膿性分泌物。 此類胃腸炎患者由於多年的鼻竇炎沒有得到關注和有效治療, 在這些寄生的細菌或真菌所產生的內毒素的長期作用下, 他們的胃腸道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侵害, 益生菌數量大減, 致病菌成為優勢菌, 導致正不勝邪, 疾病久羈不愈。 所以治療時應該“胃鼻同治”。

鼻竇炎與皮膚疾病是什麼關係?

要知道, “肺主鼻”、“肺主皮毛”、“鼻為肺之門戶”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理論, 可以有效地指導我們治療這些看似與肺和鼻無關的疾病。

一些長期被濕疹、蕁麻疹、牛皮癬等皮膚病困擾的朋友, 忽略了鼻竇這個潛在的蘊藏濕毒的部位。 由於鼻竅伏邪,損傷肺氣,則腠理不密,汗腺攝納無權,皮膚的防禦能力下降,營養和免疫支持不夠,使皮膚病不能根治,非常痛苦。

當我們治癒了鼻竇炎,肺的衛外能力得以恢復,皮膚問題才有得到修復的可能。

曾治療幾例肺泡蛋白沉積症患者。這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異常蛋白樣物質堵塞於肺泡腔內引起的罕見疾病。因為西藥無藥可治,唯一方法是每月全肺灌洗,患者非常痛苦。從內環境的角度審視該病的成因,一定有微生態不平衡的問題。經問診和體查,發現該類患者均有嚴重鼻竇炎。我以治療鼻竇炎為主,以改善其微生態,同時以滌痰通絡化瘀疏風治療肺部和皮膚沉積。

鼻竇炎和睡眠障礙、高血壓、心律失常又有怎樣的相關性?

鼻竇炎患者由於長期慢性炎症,會導致鼻甲肥大,或者鼻息肉,因而在睡眠中會引起鼻後腔狹窄,造成通氣障礙。

大腦和心臟是對缺氧最為敏感的器官。當血氧飽和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大腦就不能進入深睡眠狀態,會引起淺睡、多夢,睡眠品質嚴重下降,記憶力下降,焦慮憂鬱,甚則小兒多動症。當血氧飽和度下降時,機體為了維持各個器官的供氧,心臟會加快跳動以提高攜氧能力,人就會感到即使在安靜狀態下心率仍然很快。

如果這樣仍然不能滿足供氧需求,久而久之,就會使心臟疲勞而出現心律失常,如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機體還會通過關閉微血管來保障大血管的供血和供氧,其結果就會導致高血壓。

我常常遇到此類情況被誤作失眠、高血壓、心律失常、憂鬱症、多動症而對症治療的患者,甚至被當作血液病而進行化療的患者,其結果常常得不到好的療效。

鼻竇炎是怎樣得的呢?有遺傳因素嗎?

任何年齡的人群都可以得鼻竇炎,而且,鼻竇炎常常有很明確的家族史,但是它絕不是遺傳性疾病。

發病主要原因有環境因素,還有一些傳染及壞習慣因素,如:沒有遮掩的咳嗽、打噴嚏。還有我們成人照顧小孩時,常常會用自己的餐具喂孩子吃飯,就會導致口水中攜帶的病菌互相傳遞,感染疾病。

再有一些人,有挖鼻孔的壞習慣。舉個例子,我曾經治療過的一位肺纖維化患者,因呼吸衰竭多次被宣告病危。一個細節引起我的關注,他的雙手和皮膚有嚴重的癬疾,有挖鼻孔的習慣。於是我懷疑他呼吸道被真菌感染了,果然鼻竇CT顯示嚴重的鼻竇炎。

治療鼻竇炎有哪些誤區?

很多人盲目相信手術,認為手術可以徹底根治。但是遺憾的是,我們也看到不少患者若干年後舊病復發。關鍵是手術後以為萬事大吉,沒有進一步關注免疫力的調節和再次感染的問題,還有前面提到的不良習慣的糾正。

把鼻竇炎誤當做感冒,經常吃感冒藥,也是一大誤區。我們知道,凡是感冒藥多數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試想,經常服用感冒藥的朋友,你等於每天的汗腺都是開放的。皮膚汗腺中醫叫做腠理,由肺氣主宰。腠理開泄,則衛表不固,人體的防禦能力勢必下降。就好比你每天敞開城門讓敵人進入你的家園。

另一個誤區,就是對治癒鼻竇炎沒有信心,只求緩解症狀不求有效根治。還有一類患者把鼻竇炎根本不當一回事,因為很多人的鼻竇炎是從兒時得的,對一些症狀早已習以為常。或者濫服藥物導致病情惡化。

這都是很危險的現象。

因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在體內長期存在,會導致我們的免疫系統怠惰,免疫應答非常不利。這種狀態會導致體內如果發生某種細胞變異,免疫細胞不能及時去吞噬消滅它,會造成潛在的癌症危機。近 20 年來,我們的技術團隊追蹤了一些肺、喉、鼻咽、胃、腸癌患者的鼻竇影像學,發現這些患者不同程度的患有鼻竇炎。

由於鼻竅伏邪,損傷肺氣,則腠理不密,汗腺攝納無權,皮膚的防禦能力下降,營養和免疫支持不夠,使皮膚病不能根治,非常痛苦。

當我們治癒了鼻竇炎,肺的衛外能力得以恢復,皮膚問題才有得到修復的可能。

曾治療幾例肺泡蛋白沉積症患者。這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異常蛋白樣物質堵塞於肺泡腔內引起的罕見疾病。因為西藥無藥可治,唯一方法是每月全肺灌洗,患者非常痛苦。從內環境的角度審視該病的成因,一定有微生態不平衡的問題。經問診和體查,發現該類患者均有嚴重鼻竇炎。我以治療鼻竇炎為主,以改善其微生態,同時以滌痰通絡化瘀疏風治療肺部和皮膚沉積。

鼻竇炎和睡眠障礙、高血壓、心律失常又有怎樣的相關性?

鼻竇炎患者由於長期慢性炎症,會導致鼻甲肥大,或者鼻息肉,因而在睡眠中會引起鼻後腔狹窄,造成通氣障礙。

大腦和心臟是對缺氧最為敏感的器官。當血氧飽和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大腦就不能進入深睡眠狀態,會引起淺睡、多夢,睡眠品質嚴重下降,記憶力下降,焦慮憂鬱,甚則小兒多動症。當血氧飽和度下降時,機體為了維持各個器官的供氧,心臟會加快跳動以提高攜氧能力,人就會感到即使在安靜狀態下心率仍然很快。

如果這樣仍然不能滿足供氧需求,久而久之,就會使心臟疲勞而出現心律失常,如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機體還會通過關閉微血管來保障大血管的供血和供氧,其結果就會導致高血壓。

我常常遇到此類情況被誤作失眠、高血壓、心律失常、憂鬱症、多動症而對症治療的患者,甚至被當作血液病而進行化療的患者,其結果常常得不到好的療效。

鼻竇炎是怎樣得的呢?有遺傳因素嗎?

任何年齡的人群都可以得鼻竇炎,而且,鼻竇炎常常有很明確的家族史,但是它絕不是遺傳性疾病。

發病主要原因有環境因素,還有一些傳染及壞習慣因素,如:沒有遮掩的咳嗽、打噴嚏。還有我們成人照顧小孩時,常常會用自己的餐具喂孩子吃飯,就會導致口水中攜帶的病菌互相傳遞,感染疾病。

再有一些人,有挖鼻孔的壞習慣。舉個例子,我曾經治療過的一位肺纖維化患者,因呼吸衰竭多次被宣告病危。一個細節引起我的關注,他的雙手和皮膚有嚴重的癬疾,有挖鼻孔的習慣。於是我懷疑他呼吸道被真菌感染了,果然鼻竇CT顯示嚴重的鼻竇炎。

治療鼻竇炎有哪些誤區?

很多人盲目相信手術,認為手術可以徹底根治。但是遺憾的是,我們也看到不少患者若干年後舊病復發。關鍵是手術後以為萬事大吉,沒有進一步關注免疫力的調節和再次感染的問題,還有前面提到的不良習慣的糾正。

把鼻竇炎誤當做感冒,經常吃感冒藥,也是一大誤區。我們知道,凡是感冒藥多數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試想,經常服用感冒藥的朋友,你等於每天的汗腺都是開放的。皮膚汗腺中醫叫做腠理,由肺氣主宰。腠理開泄,則衛表不固,人體的防禦能力勢必下降。就好比你每天敞開城門讓敵人進入你的家園。

另一個誤區,就是對治癒鼻竇炎沒有信心,只求緩解症狀不求有效根治。還有一類患者把鼻竇炎根本不當一回事,因為很多人的鼻竇炎是從兒時得的,對一些症狀早已習以為常。或者濫服藥物導致病情惡化。

這都是很危險的現象。

因為一種感染性疾病在體內長期存在,會導致我們的免疫系統怠惰,免疫應答非常不利。這種狀態會導致體內如果發生某種細胞變異,免疫細胞不能及時去吞噬消滅它,會造成潛在的癌症危機。近 20 年來,我們的技術團隊追蹤了一些肺、喉、鼻咽、胃、腸癌患者的鼻竇影像學,發現這些患者不同程度的患有鼻竇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