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思踐悟·十九大」從共同富裕路上不能掉隊看新時代奮鬥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個不能掉隊。 ”習總書記在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振奮人心。 十九大報告再次指出,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 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 堅持大扶貧格局, 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 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 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筆者以為, 從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可以看到新時代的奮鬥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來,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 經過改革開放37年來的努力, 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 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過去5年, 中國以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成就, 讓全世界為之驚歎。 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 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是十九大報告作出的重大判斷。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 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根據“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目標, 到2020年中國將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準。

毋庸置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農業農村是短板。 從現在到2020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十九大報告提出,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 顯然, 這給農民和農業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作為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經過長期努力, 在扶貧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 由此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 為世界扶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們將舉全黨全國之力, 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確保兌現我們的承諾。 ”習總書記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許下的承諾, 再次堅定了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事關人民福祉, 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事關我國國際形象。 “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相信習總書記的這句話既給了老百姓希望和盼頭, 也為廣大黨員幹部定下了目標和任務。

文/顧濤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關注我們!

歡迎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