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類招生之培養:通識+分流

大類招生錄取後, 通識教育則代替了原來大學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 所有課程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拉通培養, 更加寬泛。

但通識教育在淡化專業的同時, 又是通向專業教育的起點和橋樑, 是大學學科認知、專業學習、個人規劃的基礎, 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高中生到達專業領域學習的緩衝地帶, 應當保持高中學習的勁頭和進取心, 在認真刻苦學習的過程中, 注重拓寬視野, 挖掘自我興趣願望, 為理性選擇專業打好基礎。

一般而言, 按大類招生進入大學的學生, 在一至兩年的學習後, 將會面臨專業分流, 即選擇大類下具體的某個專業。 大類招生的分類方法雖然各個大學有所不同, 但都需要使用教育部規範統一的專業類名稱進行計畫發佈、高考志願填報和網上錄取。 所以, 按照專業類名稱瞭解招生計畫和填報志願時, 考生應通過“專業備註”瞭解其所含的分流專業,

做到心中有數, 可以說, 掌握專業類和所含專業的歸屬關係就是選對大類招生的制勝法寶。

有些大學為了做好新生管理, 專業類是以學院為單位進行跨專業類合併大類招生的, 其專業相關性比較強, 而有些大學將全校專業整合成名稱非常模糊的超級大類則比較難揣摩, 有些大學還可能出現同一專業類重複, 其所含專業則各有側重。 這些情況都需要考生進一步登錄大學招生網站細緻對照和查詢。 整理好目標大學大類招生的專業範圍, 其餘的報考方法與傳統專業志願就完全一樣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