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殲20到底是不是五代機一直飽受爭議:它與F22的最大不同在哪

“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資訊優勢”即國際公認的4S標準;於是乎, 當殲-20橫空出世時, 有西方媒體表示, 中國的新型戰機並非五代機, 而是四代半;話雖不錯, 但是國際上的4S標準是針對美國F-22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美國有美國的工業模式, 而中國有中國自己的工業模式, 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工業基礎, 都有著很大的不同, 所以中國雖然是針對美國而設計的戰機方案, 但是在性能和工業基礎設計上都有著很大意識性的工業設計。

從已知的戰役中能夠看出, 美軍的F-22戰機攻擊套路無非是“點穴式”攻擊, 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攻擊效果;與美軍的F-22相比, 中國的殲-20更加側重於防禦, 從現有的有關殲-20的資料可以看出, 我國的殲-20具有更好的防空攔截、更長的空中滯留和超視距打擊能力, 所以對比種種, 我們就能看出, 中美兩國一個善攻, 一個善守, 差異極大。

雖然說殲-20已經得到官方的認證, 但是網上對殲-20的隱身性能的說法卻很多, 有人士分析, 中國在向量噴口方面解決得很粗糙, 相比美軍的F-22戰機, 中國的殲-20沒有採用可帶平行邊緣的二維推力向量噴口, 只是簡單的加上了一個所謂的“隱身護套”。 所以, 戰機的在紅外波頻段的隱身性能並不是很好。

中國很多的武器都是針對美軍的武器作為目標物件研製的;作為以F-22為戰術目標的殲-20, 卻與美軍的F-22在戰術上有著不同的要求,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美軍在戰役中擅長攻擊, 所以攻擊所需, 它的隱身性能必須優秀;而我國的殲-20是用來防禦設計的戰機,

所以高機動性能和長時間的滯空超視距打擊能力很優秀。

雖然說中國的四代機起步晚, 航空工業基礎沒有美國雄厚。 但是隨著中國電子資訊技術的崛起, 和中國殲-20的正式服役, 相信美國“獨霸天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