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汪涵|對他而言,心是最大的博物館,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著名主持人汪涵, 私下最大的愛好是收藏。

別人都是收藏字畫, 古玩擺件, 但他的收藏卻千奇百怪, 無所不包。 與其他藏家相比,

他的收藏稱不上奇珍異寶, 但他收的是快樂, 藏的是樂活, 對他而言, 心是最大的博物館, 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六隻小綠碗

學費不堪回首

汪涵的收藏愛好是從1998年正式開始的, 至今已有快二十個年頭了, 不過要寬泛道來。 據汪涵自己考證, 他從孩提時期, 就踏入了收藏界的半個門檻。

汪涵, 上世紀70年代初生於蘇州, 在蘇州園林旁長大, 每天跟著祖父逛公園, 是他童年最大的樂趣。

常常是祖父拎著個鳥籠, 小屁孩在後面跟著, 像模像樣地看碑林, 看花草, 看園林, 看太湖石。 那段經歷和回憶, 為日後汪涵走上收藏道路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真正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 是在1998年, 汪涵24歲生日這天。

有一個喜歡玩玉的朋友, 從廣東那邊收羅了一堆玉器拿到生日會上說, “今天你生日, 隨便挑一個吧。 ”汪涵瞅了半天, 貪心地挑了裡面一塊最大的玉圭。

後來他們請來一位地質研究所眼力很好的老教授給瞧瞧,

“東西都不靠譜, 就這塊玉圭年份不錯。 ”汪涵喜上心頭, 於是有好長一段時間, 他都戴著他無意中得到的生日禮物上下班。

玉圭有點沉, 常磕得他胸前青一塊紫一塊的。 生日挑玉這件事, 讓汪涵內心的那顆搞收藏的種子蘇醒了, 看來他對古董還是有點眼力的啊。 於是, 他興致勃勃地加入到古玩市場的淘寶大軍之列。

清水塘這條街是長沙出名的“鬼市”, 每到週末, 清晨四五點的時候, 就聚集了從各地來賣古玩字畫、舊書雜貨的小商販, 特別熱鬧。

有一次, 在鬼市的一個小攤位上, 汪涵看上了一隻綠色小瓷碗, 顏色特別漂亮, 暗刻花紋。 商販見他感興趣, 口若懸河地一番吹噓, 汪涵越看越喜歡, 價錢也合適便買下了。

隔了一周, 他再到清水塘, 結果又發現了一隻一模一樣的。 咦, 怎麼又有一個?商販說, 您運氣太好了, 這碗原是一對, 老太太精明, 上次我去收貨只拿出一隻, 這次才把另一隻拿出來。 汪涵一聽, 美滋滋的, 這下還配上對了。

可隔了一星期,啊,又出現了兩隻小綠碗!汪涵納悶,“這是怎麼回事?”對方回答得很在理,“涵哥,對不住您,這老太太賊精了,是四個一套。”

汪涵心裡一琢磨,每次都能看到,沒准也是緣分,別下次再出現綠色小盤子就行。接下來再去清水塘,汪涵的心裡有點緊張了,他特別怕在茫茫晨色中看到閃著小綠光的碗。

他對朋友說:“那玩意不是狼,但是比狼眼睛還讓人覺得直打寒顫。”

果不其然,再去,嗖嗖,兩道小綠光又出現了。汪涵鬱悶啊,“哎呀,你這又是什麼情況?”對方也特誠懇,“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四個怎麼能是一套呢,是六個,六六大順,這才是一套,不可能再有了。”直到現在那六隻小綠碗還齊刷刷地在家裡擺一排,沒捨得扔。

小綠碗讓汪涵在鬼市出名了,只要他一出現,消息樹就被放倒,狼煙四起,大家相互傳手機短信奔相走告,“汪涵來了,要殺豬的快磨刀呀,真東西快收起來,假的都拿上來,價格趕快換。”

然後,他就會被拽過去,好多托兒佯裝成路人甲乙丙丁。被古董完全迷了心竅的汪涵,硬是沒看穿那些人拙劣的演技,反而將瓷板、花瓶,還有那時候特別流行的雕花木片、窗櫺、大門板都弄回不少。長進之後,那些所謂的民國罎子、罐子,都放家裡做小垃圾桶了。

交了這些入門學費後,汪涵開始正經八百地研究起收藏經。為了提高眼力,他經常跑到博物館去看一些標準器,經過努力還成了湖南博物館第一批二十幾名高端會員之一。

有了這層關係,館裡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拿出一些文物真品,讓他們這些會員有機會分辨真偽。另外,他們還有機會進入考古現場,觀察出土文物的具體狀況。經過這些有效途徑的鍛煉,汪涵對古玩真偽的分辨能力越來越強。

那時候正好湖南衛視《玫瑰之約》改版,汪涵搭檔楊樂樂。為追求楊樂樂,汪涵送了她一把湘妃扇,因為之前聽說過汪涵小綠碗的橋段,楊樂樂死活沒接他這禮物。

後來,他聽人說,情侶之間不能送扇子,那代表“散”。他這才恍然大悟,竟是他會錯了意啊。兩人結婚後,楊樂樂還總拿這件事情來取笑汪涵。汪涵就會一本正經地說,“那扇子可是我當時最值錢的家檔了,我把我最值錢的東西都給你了。”

抱得美人歸,事業又穩定後,汪涵的收藏走上了“征途”。而且他認識了畫家李鳳龍、收藏家譚國斌這些朋友,他突然有種找到組織的感覺,進了收藏正規軍。

貪癡避滿懷

玩物不傷身

2005年,汪涵開始接觸字畫,第一件真正意義的藏品,當屬2006年前後在香港拍得的一幅“入於真實境,照以智慧光”的弘一法師的對聯,對聯很小,如今就掛在他家裡,每每看到,總會讓他的人生多一番領悟。

後來他的藏品不斷豐富,包羅萬象,最早可追溯到明清,如陳豫鐘等人的手劄就是清代西泠八家的作品。

經人介紹認識了畫家李鳳龍後,汪涵對古印收藏的情趣也日益高漲。李鳳龍是畫家,喜好篆刻,有古印情結。

因為高中那會兒,汪涵也學過篆刻,看到李鳳龍收藏的印之後,感到很是親切,他就迷上了古銅印,只要哪兒有這方面消息,他都會飛奔而去。這一上道,反倒還弄出了點名堂。

汪涵的古印收藏極為豐富,官印私印皆有,至少也有兩三百方了,其中不乏極少見的精品。連李鳳龍都如此評點:汪涵的古印收藏在全國範圍內來看,算得上是一個人物了。

汪涵古印陳列

在這眾多的銅印當中,最讓汪涵覺得驕傲的是,一枚“龍門山柎”絕對算是“重器”。這方印汪涵是按私印買的,因為官印要比私印貴很多。

拿到印之後,汪涵就在琢磨,如果是私印,他的主人就是姓龍,叫門山柎,顯然不太可能。如果是姓龍門,叫山柎,是否有可能呢?

他就找來清代張澍寫的《姓氏尋源》查閱,發現確實沒有龍門這個姓氏記載,這方印至少是填補了空白,他頓覺一陣欣喜。但他的“追查”並沒有到此為止,如果確有龍門這個姓,那它又該來自哪裡?

在這份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又找來許多資料考證,最後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考出了根源。原來“山柎”是漢景帝孫子的名字,因為給皇帝供獻黃金的成色不足,即現在所說的偷工減料,被謫到龍門一帶,去王為侯,然後他就以龍門為郡望,“龍門山柎”便是由此而來。

這方印,既可以說是劉山柎的私印,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官印。這次汪涵可是撿了個大便宜,出手此印的賣家也著實後悔了一把。

要說起來,古銅印收藏偏冷,不合當今時宜,但在汪涵眼中,那一顆顆銅印,其實是心中沉靜的砝碼,讓他在紛雜的舞臺上得以安寧。

經歷了幾年收藏路上的摸爬滾打之後,汪涵的收藏更顯老到了,只是如今他已很少去古玩市場淘貨,更多的是在春秋兩季奔忙於北京、杭州、香港間的拍賣行,而且他也學精明了,每到拍賣季,國內的拍賣行會給他發來畫冊,他會把他看中想要的東西那頁折起來,先悄悄跑去看預展,同時請專家掌掌眼。等專家點頭認可,他才出手。其實大部分時間他都是“潛伏”。

你想,汪涵這張臉全國人民都認識啊,一看他來,肯定會哄抬物價,原本十萬就能搞定的東西,非得叫價十五萬。

這不僅是錢的問題,那多出來的五萬塊其實買的就是兩個字——“傻冒”!

玩收藏也得玩點策略,所以每年的拍賣會,汪涵從不在現場露臉,只在固定的酒店訂下一個房間,用電話“遙控指揮”。如果工作忙走不開,他就會委託朋友去看,遇上比較好的拍品,朋友發圖片給他。

但這樣的工作方式難免會出現疏漏。現今拍場上的贗品屢見不鮮,汪涵就遇到過。

那是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汪涵委託朋友拍下了一幅方力鈞的油畫。等拿回來後,他請幾位元認識的專家來掌眼。幾個專家分成了兩派,有人說這畫是真品,有人說是偽作。

汪涵也糊塗了,這畫拍得有點冒險了。但他很快安慰自己,既然玩這個就得傷得起啊,即便畫是假的也權當買個教訓,因為這傷了和氣再氣壞身體,那太不值了。

人生如收藏

享受“獨樂樂”

玩了十來年的收藏,汪涵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收藏經。但凡看見,就莫錯過,用明年、後年的價格買今年的東西玩。收藏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只要藏者喜歡並能從中獲取愉悅就好。

所以,看到汪涵的藏品,人們一定會啞然失笑:居然還有三十多年前用過的學生手冊,以及初中作業本、日記本,還有小時候玩的很多煙標。

有一位湘籍的空一師傅,來長沙探望汪涵時,專門給帶了滿滿一盒小時候上學路上撿的鵝卵石給汪涵看,這些石頭他十多年一直帶在身上,搖起來嘩嘩地響,聽到聲音就仿佛重新走在去往小學的路上,找回了用腳踢石子玩的童趣。

在汪涵看來,那些被玩得油亮的石頭,就是空一師傅最珍貴的收藏。正因此,他最初的收藏更多的是家族的記憶。

父母結婚當天買了一張杭州地圖,成為汪涵最珍貴的藏品之一。他專門請父母在地圖上簽了名,準備等房子裝修完全後,裝一個鏡框,與父母的結婚照擺在一起用心珍藏。

拍場上淘來的名人手劄

除此之外,汪涵家裡還有兩個玻璃罎子,是當年一個外國公使夫人送給祖母家的。日本人打上海時,他們就是抱著這兩個玻璃瓶、夾著一個暖瓶跑出來了。

除了這些眼見得著的藏品,還有一種是讓汪涵更珍惜的收藏方式。他從沒覺得具象的東西就一定是收藏的本原,工作的時候可以收藏那些嘉賓的話,借收藏某句話,你可以收藏一個特別值得你懷念的人,人生每時每刻都在收藏。

隨著藏品越來越多,汪涵覺得這家裡也放不下了,得給這些寶貝們找更合適的安身之所才行。

於是,2011年7月,汪涵在長沙市某大廈的24樓開了一家“培榮書屋”。多年來他從各地搜羅來的文化、歷史、藝術的書籍有了安身之所,而且那些古銅印、小瓷碗、名畫也都擁有了一方寶地。

從拍賣會市場買來的古代篆刻大師的手劄,既有早年購得的清代書法家陳鵬年的作品,也有已故國學大家、詩人、書法家豫逸夫先生和八十多歲高齡的湖南當代書法家、收藏家練肖河特意寫給他的墨寶。

自從開了這家書屋,汪涵也給自己的靈魂找到了棲息之所。只要閑來無事,他就會跑到書屋裡看書。拿個小蒲團,挑選自己最想讀的三本書,然後洗手,點一根檀香,放一段古琴曲,泡一杯好茶。

窗外是一曲湘江

汪涵時常坐在這裡同好友品茶論道

中國文人喜歡幽居,講究慎獨,現在卻沒有私人空間了。每當在舞臺上對著億萬觀眾滔滔不絕之後,汪涵就迫不及待地到書屋去享受“獨樂樂”的感覺。

可以說,汪涵人雖在主持界和娛樂圈,心卻沉浸在書香藏品裡,這也是他在工作和生活間尋求釋放與平衡的方式。

潛心收藏了這麼多年,汪涵的藏品遍及字畫、煙草、紅酒、鋼筆、紫砂壺、茶葉等“領域”,最貴的藏品是一張黃賓虹先生的畫,價值上百萬。

經驗豐富的他將收藏分為了七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放眼望之,滿眼都是真貨;

第二個階段是掌握一點知識之後是滿眼都是假貨;

第三個階段是真偽莫辯;

第四個階段是貪癡滿懷,滿眼都是誘惑;

第五個階段是心生歡喜,不言對錯,我高興就可以;

第六個階段是煙雲轉逝,看一下就夠了;

最後一個階段叫萬物皆空,一笑而過。

汪涵說他現在正處在第四個階段,“差不多一隻腳已經踏到第五個了。”

在收藏的世界裡,如果有一個物件讓你感動珍惜而心生虔誠,體悟到快樂和幸福,那麼它就是無價之寶。

人生莫不如此,山珍海味或粗菜淡飯,品的是一種心境,只需快樂就好。

編輯:Kr.

【版權聲明】

世界遺產博覽會論壇平臺,屬公益性分享平臺,不代表本平臺編輯部觀點。如有版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更正。中國的文化事業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

可隔了一星期,啊,又出現了兩隻小綠碗!汪涵納悶,“這是怎麼回事?”對方回答得很在理,“涵哥,對不住您,這老太太賊精了,是四個一套。”

汪涵心裡一琢磨,每次都能看到,沒准也是緣分,別下次再出現綠色小盤子就行。接下來再去清水塘,汪涵的心裡有點緊張了,他特別怕在茫茫晨色中看到閃著小綠光的碗。

他對朋友說:“那玩意不是狼,但是比狼眼睛還讓人覺得直打寒顫。”

果不其然,再去,嗖嗖,兩道小綠光又出現了。汪涵鬱悶啊,“哎呀,你這又是什麼情況?”對方也特誠懇,“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四個怎麼能是一套呢,是六個,六六大順,這才是一套,不可能再有了。”直到現在那六隻小綠碗還齊刷刷地在家裡擺一排,沒捨得扔。

小綠碗讓汪涵在鬼市出名了,只要他一出現,消息樹就被放倒,狼煙四起,大家相互傳手機短信奔相走告,“汪涵來了,要殺豬的快磨刀呀,真東西快收起來,假的都拿上來,價格趕快換。”

然後,他就會被拽過去,好多托兒佯裝成路人甲乙丙丁。被古董完全迷了心竅的汪涵,硬是沒看穿那些人拙劣的演技,反而將瓷板、花瓶,還有那時候特別流行的雕花木片、窗櫺、大門板都弄回不少。長進之後,那些所謂的民國罎子、罐子,都放家裡做小垃圾桶了。

交了這些入門學費後,汪涵開始正經八百地研究起收藏經。為了提高眼力,他經常跑到博物館去看一些標準器,經過努力還成了湖南博物館第一批二十幾名高端會員之一。

有了這層關係,館裡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拿出一些文物真品,讓他們這些會員有機會分辨真偽。另外,他們還有機會進入考古現場,觀察出土文物的具體狀況。經過這些有效途徑的鍛煉,汪涵對古玩真偽的分辨能力越來越強。

那時候正好湖南衛視《玫瑰之約》改版,汪涵搭檔楊樂樂。為追求楊樂樂,汪涵送了她一把湘妃扇,因為之前聽說過汪涵小綠碗的橋段,楊樂樂死活沒接他這禮物。

後來,他聽人說,情侶之間不能送扇子,那代表“散”。他這才恍然大悟,竟是他會錯了意啊。兩人結婚後,楊樂樂還總拿這件事情來取笑汪涵。汪涵就會一本正經地說,“那扇子可是我當時最值錢的家檔了,我把我最值錢的東西都給你了。”

抱得美人歸,事業又穩定後,汪涵的收藏走上了“征途”。而且他認識了畫家李鳳龍、收藏家譚國斌這些朋友,他突然有種找到組織的感覺,進了收藏正規軍。

貪癡避滿懷

玩物不傷身

2005年,汪涵開始接觸字畫,第一件真正意義的藏品,當屬2006年前後在香港拍得的一幅“入於真實境,照以智慧光”的弘一法師的對聯,對聯很小,如今就掛在他家裡,每每看到,總會讓他的人生多一番領悟。

後來他的藏品不斷豐富,包羅萬象,最早可追溯到明清,如陳豫鐘等人的手劄就是清代西泠八家的作品。

經人介紹認識了畫家李鳳龍後,汪涵對古印收藏的情趣也日益高漲。李鳳龍是畫家,喜好篆刻,有古印情結。

因為高中那會兒,汪涵也學過篆刻,看到李鳳龍收藏的印之後,感到很是親切,他就迷上了古銅印,只要哪兒有這方面消息,他都會飛奔而去。這一上道,反倒還弄出了點名堂。

汪涵的古印收藏極為豐富,官印私印皆有,至少也有兩三百方了,其中不乏極少見的精品。連李鳳龍都如此評點:汪涵的古印收藏在全國範圍內來看,算得上是一個人物了。

汪涵古印陳列

在這眾多的銅印當中,最讓汪涵覺得驕傲的是,一枚“龍門山柎”絕對算是“重器”。這方印汪涵是按私印買的,因為官印要比私印貴很多。

拿到印之後,汪涵就在琢磨,如果是私印,他的主人就是姓龍,叫門山柎,顯然不太可能。如果是姓龍門,叫山柎,是否有可能呢?

他就找來清代張澍寫的《姓氏尋源》查閱,發現確實沒有龍門這個姓氏記載,這方印至少是填補了空白,他頓覺一陣欣喜。但他的“追查”並沒有到此為止,如果確有龍門這個姓,那它又該來自哪裡?

在這份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又找來許多資料考證,最後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考出了根源。原來“山柎”是漢景帝孫子的名字,因為給皇帝供獻黃金的成色不足,即現在所說的偷工減料,被謫到龍門一帶,去王為侯,然後他就以龍門為郡望,“龍門山柎”便是由此而來。

這方印,既可以說是劉山柎的私印,也可以看作是他的官印。這次汪涵可是撿了個大便宜,出手此印的賣家也著實後悔了一把。

要說起來,古銅印收藏偏冷,不合當今時宜,但在汪涵眼中,那一顆顆銅印,其實是心中沉靜的砝碼,讓他在紛雜的舞臺上得以安寧。

經歷了幾年收藏路上的摸爬滾打之後,汪涵的收藏更顯老到了,只是如今他已很少去古玩市場淘貨,更多的是在春秋兩季奔忙於北京、杭州、香港間的拍賣行,而且他也學精明了,每到拍賣季,國內的拍賣行會給他發來畫冊,他會把他看中想要的東西那頁折起來,先悄悄跑去看預展,同時請專家掌掌眼。等專家點頭認可,他才出手。其實大部分時間他都是“潛伏”。

你想,汪涵這張臉全國人民都認識啊,一看他來,肯定會哄抬物價,原本十萬就能搞定的東西,非得叫價十五萬。

這不僅是錢的問題,那多出來的五萬塊其實買的就是兩個字——“傻冒”!

玩收藏也得玩點策略,所以每年的拍賣會,汪涵從不在現場露臉,只在固定的酒店訂下一個房間,用電話“遙控指揮”。如果工作忙走不開,他就會委託朋友去看,遇上比較好的拍品,朋友發圖片給他。

但這樣的工作方式難免會出現疏漏。現今拍場上的贗品屢見不鮮,汪涵就遇到過。

那是在香港的拍賣會上,汪涵委託朋友拍下了一幅方力鈞的油畫。等拿回來後,他請幾位元認識的專家來掌眼。幾個專家分成了兩派,有人說這畫是真品,有人說是偽作。

汪涵也糊塗了,這畫拍得有點冒險了。但他很快安慰自己,既然玩這個就得傷得起啊,即便畫是假的也權當買個教訓,因為這傷了和氣再氣壞身體,那太不值了。

人生如收藏

享受“獨樂樂”

玩了十來年的收藏,汪涵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收藏經。但凡看見,就莫錯過,用明年、後年的價格買今年的東西玩。收藏沒有高下、貴賤之分,只要藏者喜歡並能從中獲取愉悅就好。

所以,看到汪涵的藏品,人們一定會啞然失笑:居然還有三十多年前用過的學生手冊,以及初中作業本、日記本,還有小時候玩的很多煙標。

有一位湘籍的空一師傅,來長沙探望汪涵時,專門給帶了滿滿一盒小時候上學路上撿的鵝卵石給汪涵看,這些石頭他十多年一直帶在身上,搖起來嘩嘩地響,聽到聲音就仿佛重新走在去往小學的路上,找回了用腳踢石子玩的童趣。

在汪涵看來,那些被玩得油亮的石頭,就是空一師傅最珍貴的收藏。正因此,他最初的收藏更多的是家族的記憶。

父母結婚當天買了一張杭州地圖,成為汪涵最珍貴的藏品之一。他專門請父母在地圖上簽了名,準備等房子裝修完全後,裝一個鏡框,與父母的結婚照擺在一起用心珍藏。

拍場上淘來的名人手劄

除此之外,汪涵家裡還有兩個玻璃罎子,是當年一個外國公使夫人送給祖母家的。日本人打上海時,他們就是抱著這兩個玻璃瓶、夾著一個暖瓶跑出來了。

除了這些眼見得著的藏品,還有一種是讓汪涵更珍惜的收藏方式。他從沒覺得具象的東西就一定是收藏的本原,工作的時候可以收藏那些嘉賓的話,借收藏某句話,你可以收藏一個特別值得你懷念的人,人生每時每刻都在收藏。

隨著藏品越來越多,汪涵覺得這家裡也放不下了,得給這些寶貝們找更合適的安身之所才行。

於是,2011年7月,汪涵在長沙市某大廈的24樓開了一家“培榮書屋”。多年來他從各地搜羅來的文化、歷史、藝術的書籍有了安身之所,而且那些古銅印、小瓷碗、名畫也都擁有了一方寶地。

從拍賣會市場買來的古代篆刻大師的手劄,既有早年購得的清代書法家陳鵬年的作品,也有已故國學大家、詩人、書法家豫逸夫先生和八十多歲高齡的湖南當代書法家、收藏家練肖河特意寫給他的墨寶。

自從開了這家書屋,汪涵也給自己的靈魂找到了棲息之所。只要閑來無事,他就會跑到書屋裡看書。拿個小蒲團,挑選自己最想讀的三本書,然後洗手,點一根檀香,放一段古琴曲,泡一杯好茶。

窗外是一曲湘江

汪涵時常坐在這裡同好友品茶論道

中國文人喜歡幽居,講究慎獨,現在卻沒有私人空間了。每當在舞臺上對著億萬觀眾滔滔不絕之後,汪涵就迫不及待地到書屋去享受“獨樂樂”的感覺。

可以說,汪涵人雖在主持界和娛樂圈,心卻沉浸在書香藏品裡,這也是他在工作和生活間尋求釋放與平衡的方式。

潛心收藏了這麼多年,汪涵的藏品遍及字畫、煙草、紅酒、鋼筆、紫砂壺、茶葉等“領域”,最貴的藏品是一張黃賓虹先生的畫,價值上百萬。

經驗豐富的他將收藏分為了七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放眼望之,滿眼都是真貨;

第二個階段是掌握一點知識之後是滿眼都是假貨;

第三個階段是真偽莫辯;

第四個階段是貪癡滿懷,滿眼都是誘惑;

第五個階段是心生歡喜,不言對錯,我高興就可以;

第六個階段是煙雲轉逝,看一下就夠了;

最後一個階段叫萬物皆空,一笑而過。

汪涵說他現在正處在第四個階段,“差不多一隻腳已經踏到第五個了。”

在收藏的世界裡,如果有一個物件讓你感動珍惜而心生虔誠,體悟到快樂和幸福,那麼它就是無價之寶。

人生莫不如此,山珍海味或粗菜淡飯,品的是一種心境,只需快樂就好。

編輯:Kr.

【版權聲明】

世界遺產博覽會論壇平臺,屬公益性分享平臺,不代表本平臺編輯部觀點。如有版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將予以更正。中國的文化事業需要我們一起努力,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