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又是別人的宿舍!男生宿舍變成“太空艙”!

近日, 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一間大三男生宿舍, 因為科技感十足的改裝, 引起了不少關注。

大學宿舍是這樣的?

不不不, 還可以是這樣的!

垃圾桶“隨叫隨到”……

在桌子上打字……

手機控制空調、電動窗簾……

“別人的宿舍”是不是很炫酷!

“改裝者”是北京理工大學大三的學生, 這群“95後”今年剛剛從良鄉校區搬到中關村校區, 作為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 他們商量著新宿舍是不是可以“裝修一下”。

恰巧網上有一個“奇妙宿舍改造計畫”的活動, 四個人一拍即合, 決定走創意路線, 將宿舍設計成“未來的模樣”。

“你看到的被稱為‘黑科技’的使用,

其實來源於我們宿舍日常生活的需求。 ”發起人鄧亞東告訴記者。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宋善台:有時候晚上上床後, 發現窗簾忘了拉, 還得下床再拉一遍, 就想弄一個遙控可以控制的窗簾。 現在早上起來的時候, 按一下, 太陽就照進來了。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林宇楠:晚上太黑了, 之前起夜的時候很不方便, 容易踩空。 裝了這個燈, 亮度也不會太亮, 不會影響到室友, 也可以看清楚路了, 不會再摔倒了。

大三學生玩轉“黑科技”

鄧亞東告訴記者, 改裝的創意來自於《星球大戰》, 電影中藍光的特效讓他“有一種身居宇宙的感覺”, 於是他們把屋子的上游部分裝上了LED燈帶, 打開開關時, 也能泛起藍光。

電動窗簾, 感應夜燈, 感應LED燈, 這些看似很酷炫的東西, 其實在網上都能買到, 不過, 要把這些東西有機組合在一起, 看上去協調美觀, 是需要花費不少功夫的。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鄧亞東:比如說我們在燈的顏色的選擇上產生了一些分歧, 有人喜歡硬條的發光二極體, 線條感更強一些, 但最後做了商討以後買了LED燈帶,因為他的折疊效果比較好。我們貼牆紙的時候,嘗試了自己貼,貼出來全是泡,於是我們去拜訪了一個工人,他告訴我們如何貼平整。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 黃曉峰:遙控的垃圾桶,是我把小遙控汽車零件拆解下來,然後把有用的挑選出來,和垃圾桶組合到一起,這也是我們上課所學的東西。

學校:支持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鄧亞東說,真正動手只花了兩天的時間,就把寢室改造完了。不過,寢室畢竟還是集體居住的地方,改造除了要照顧到四個室友的不同生活習慣,還要考慮到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為了避免和現有寢室規章制度產生衝突,鄧亞東在改造前,還專門請教了學院的輔導員,並仔細研究了每一個條例。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團委書記歐陽哲:我們當時提前跟宿管中心進行聯繫,他們派專業的人員進行了評估,基本上沒有什麼安全隱患,他們也是非常鼓勵同學們來美化宿舍。引來這麼多關注,在鄧亞東看來完全是個意外,因為在他和舍友眼中,改造只是一種樂趣。不過,

他也明白,創意能夠落地,寬容的環境必不可少,如果沒有各方的支持,那這個科技感十足的寢室,可能也就不會誕生。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孫飛:學院是非常支持同學們做這種實踐創新活動的。比如在良鄉校區,有學生認為宿舍的床不夠舒適,他們就自己組了實踐隊,做了一個改良設計。創新活動應該更多地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但最後做了商討以後買了LED燈帶,因為他的折疊效果比較好。我們貼牆紙的時候,嘗試了自己貼,貼出來全是泡,於是我們去拜訪了一個工人,他告訴我們如何貼平整。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 黃曉峰:遙控的垃圾桶,是我把小遙控汽車零件拆解下來,然後把有用的挑選出來,和垃圾桶組合到一起,這也是我們上課所學的東西。

學校:支持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鄧亞東說,真正動手只花了兩天的時間,就把寢室改造完了。不過,寢室畢竟還是集體居住的地方,改造除了要照顧到四個室友的不同生活習慣,還要考慮到一系列的安全問題。為了避免和現有寢室規章制度產生衝突,鄧亞東在改造前,還專門請教了學院的輔導員,並仔細研究了每一個條例。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團委書記歐陽哲:我們當時提前跟宿管中心進行聯繫,他們派專業的人員進行了評估,基本上沒有什麼安全隱患,他們也是非常鼓勵同學們來美化宿舍。引來這麼多關注,在鄧亞東看來完全是個意外,因為在他和舍友眼中,改造只是一種樂趣。不過,

他也明白,創意能夠落地,寬容的環境必不可少,如果沒有各方的支持,那這個科技感十足的寢室,可能也就不會誕生。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孫飛:學院是非常支持同學們做這種實踐創新活動的。比如在良鄉校區,有學生認為宿舍的床不夠舒適,他們就自己組了實踐隊,做了一個改良設計。創新活動應該更多地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