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浙江永康:非法獲取80多萬條使用者個人資訊,48名被告人被訴

3月30日, 浙江省永康市檢察院依法對一起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案提起公訴。 檢察機關指控, 曲海航等48名被告人涉嫌以應聘蘋果外包公司客服或者與蘋果外包公司客服內外勾結的方式, 非法獲取80多萬條使用者個人資訊, 涉案金額達2272.61萬元。 法院將擇日開庭審理此案。

據承辦檢察官介紹, 被告人曲海航、趙川賢原系某蘋果外包公司客服, 因非法出售公民個人資訊被北京、蘇州兩家蘋果外包公司開除。 苦於賺錢無門, 二人想到了銷售公民個人資訊獲利的管道, 於是與原公司同事楊嘉文、張潤譯等12名蘋果外包公司客服事先商量,

以分成或者購買的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人資訊, 再以更高價格銷售給下家。 同時, 曲海航等人介紹自己的老鄉趙川廣、趙明明應聘進入蘇州某蘋果外包公司, 以分成方式從該二人處獲取個人資訊, 以100元至180元的價格銷售給二手蘋果手機銷售商、淘寶二手蘋果手機解碼商。

那麼, 二手蘋果手機經銷商、解碼商為何要獲取蘋果手機使用者個人資訊呢?據介紹, 需要解鎖的蘋果手機一般來源不正, 而在蘋果手機包裝盒上和背面印有手機串號及標示碼等, 相當於手機的身份證號碼, 通過這組號碼就能查到機主的姓名、手機號碼等資訊。 趙川賢等人獲取手機串號、標示碼後, 需要通過蘋果外包公司內部員工的“協助”,

才能查詢到用戶註冊時填寫的姓名、住址、手機號碼。 二手蘋果手機解碼商購買個人資訊後, 發送一條釣魚網站、病毒連結至原手機使用者, 獲取原使用者ID和密碼解鎖。 解鎖後的二手蘋果手機經過外觀的改造, 以8成至9成新的價格予以出售, 二手手機經銷商和解鎖商可以從中獲取更高的利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