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浙江閉幕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決賽)閉幕式現場。 胡雨欣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5日電 (謝盼盼 劉佳)5日, 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決賽)閉幕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舉行,

這也意味著有263所高校、1903個隊伍報名參加的大賽正式落幕, 決出勝負。

首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是在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委員會的指導和組織下, 由教育部高校生命科學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雜誌共同倡議舉辦。 大賽分為初賽網評和決賽答辯兩大環節。

在此處大賽中, 參與的評委可謂是重量級的嘉賓。 此次競賽的網路評審的和決賽答辯的專家共240位, 由教育部高校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等3個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家成員組成。

此次大賽從2017年4月開始啟動網路報名, 有263所高校、1903個隊伍報名參加。

說起比賽過程, 浙江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竇曉兵介紹,

相比於其他常見的比賽重視結果, 此次大賽更重視過程評價。 “這種比賽形式較能真實評價大學生科研素養和水準高低。 ”

而他所說的過程評價, 其中也包含:比賽期間, 各參賽隊伍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實驗設計, 開展實驗研究或野外調查, 記錄實驗或調查過程, 獲得實驗或調查結果, 網路上傳全程工作實驗記錄、心得及論文。

竇曉兵介紹, 本次大賽的決賽階段以現場答辯和材料審核的形式考察各參賽隊伍的專案內容以及選手對專案基本理論、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現場評委根據參賽隊伍的陳述內容, 從專業性、科學性、嚴謹性等多角度進行提問和點評。

值得一提的是, 在當日的閉幕式上,

獲獎的作品也屢見浙江學子的身影。 如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蔣凱等同學的作品《趕黃草有效成分的表徵及生物活性研究》和沈穎芝等同學的作品《白及對PM2.5致肺損傷的干預作用研究》獲得全國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

竇曉兵說, 此次大賽考驗的是大學生科研實驗能力的基本功。 “現在大學教育中有實驗課, 但這些實驗課是知道答案的實驗課, 為此, 這次大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 學生自主選擇一些新型的課題, 從問題出發, 很多實驗研究的結果是未知的, 可以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 ”

竇曉兵說, 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 作為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重要形式, 是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拓寬了大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實驗技能以及實驗知識的管道,

又提升了大學生的科研能力、豐富科研想法、塑造科研精神。 同時在大學校園營造了“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學術氛圍, 提高了高校在生命科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品質和水準。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