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納蘇帶我潛入千年鹽都黑井古鎮探秘

納蘇一早就到了酒店, 我們說好了早出發, 於是, 在太陽升起的時刻, 走進了千年鹽都黑井古鎮——黑井古鎮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恐龍之鄉"--祿豐縣, 自古以來是個產貢鹽的地方。 它依山傍江, 是一個久封于龍川江河谷中已經差不多一個世紀的小鎮, 是雲南四大古鎮之一。

納蘇說, 故事就從這條古街說起——踩著歷史的印跡, 一起去尋找、感受一個古驛道上帶有醇厚歷史文化韻味的古鎮。

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個名叫李阿召的小姑娘, 她聰明伶俐, 但家境貧寒, 靠幫頭人放牛為生。 為了尋找更豐茂更鮮嫩的青草, 她總是把牛群遠遠地趕進密林深處。 天長日久, 其中的一頭黑牛竟然長得膘肥體壯, 毛光水滑, 在牛群裡很是搶眼。 阿召百思不解, 就特別注意黑牛的動向, 原來這頭黑牛每天都要悄悄地跑到山溝裡一塘隱秘的水邊暢飲一氣。 阿召好奇地跟著嘗了一口, 竟是鹽水。 她欣喜萬分, 四處相告, 人們在這片密林中打井, 鹵水一股一股地向上漫湧, 煎出鹽來, 色好味正, 別處難及, 從此這裡人煙多了起來。 因為黑牛引路, 這裡就被稱作黑牛鹽井, 日子長了, 乾脆稱作黑井了。

我不知道這座牌坊是否就是為那位阿召們所豎立。 但, 在節孝總坊前, 有許多人駐足觀望。 牌坊分四柱四門, 門柱之間全靠紅砂石上鑿出的石榫相扣,雖經風雨卻紋絲不動。 三道門上都鑲嵌著大理石, 中門刻著光緒皇帝賜的“節孝總坊”, 牌坊上面刻滿了古代節婦的姓氏,

那是古代黑井無數婦女用辛酸的血淚鑄成的豐碑。 整個牌坊端莊肅穆, 巧奪天工, 書法、雕刻渾然天成。 它靜靜的立在橋頭的塵風中, 迎接著各方賓客, 標榜著悠悠古鎮的道德軌跡。

五馬橋的橋廓上, 透過河灘上形狀各異的一個個被流水沖洗得乾乾淨淨的石頭,

奔騰的龍川江渲嘯中仿佛穿越千年那人和馬歡騰嬉戲的熱鬧場景。 走過五馬橋就來到了曲巷通幽的黑井鎮的鎮中。 街巷曲折狹小, 街道兩旁都是同一色的素雅民居, 粗磚淡瓦, 廓簷相接, 古色古香。

走在街道上用一塊塊打磨得很精細的紅砂石鋪設成的石徑, 石徑上面還依稀可見昔時馬幫的足印。走在街上,面對用紅砂石壘成的牌坊、櫃檯、牆、浴缸、馬槽、石磨、守門獅、柱墩,就好像走進了一個石頭的世界,上面滿是時間滑過的痕跡——滄桑、古老和神秘,無言地詮釋著一個曾經輝煌而久遠的年代,訴說著一個千年鹽都的起起落落。

這裡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黑井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城鎮格局,是祿豐縣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鎮。歷經千年,古鎮風貌依舊,歷史紋脈清晰,特色鮮明。

關於黑井,金庸在《天龍八部》寫道:“保定帝下旨免了鹽稅,大理國萬民感恩。雲南產鹽不多,通國只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產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貧民一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保定帝知道鹽稅一免,黃眉僧定要設法去救段譽以報……”黑井,就是大理國僅有的9個鹽井之一。

古舊的門窗,鏤空的木雕文字依舊保持著舊有的味道。

火紅的辣椒,碧綠的葉子,透出這裡的人間生活的氣象與生動。

“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在這裡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整個黑井鎮有一種祥和、寧靜、淳樸和溫馨的氣息彌漫著。無論是開飯館,開旅館還是做小買賣的,都在一種很平和的氛圍中進行,不吆喝,不拉扯,但只要你走進任何一戶黑井人家,人們總是笑臉相迎,招呼很是親切,讓旅途中的你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還是要看看這座老宅,細心的你看看有什麼不同?

是的,有兩個不同的鎖,這座古宅裡居住著兩位兄弟,一扇門,兩把鎖,是否透出了即使親兄弟也要分你我?

一座老宅,住著兩兄弟,右側的這副磚雕上的畫作寫意的是弟弟的內心世界。

左側的這副磚雕上的畫作抒發的是哥哥的追求。但我還看出來了一個細節,弟弟的門楣上市十佳文明戶,而哥哥的卻沒有,我一直想進去看看他們居住的環境,無奈的是她們都去了昆明.....

到了黑井,還真是說不夠說不完她的歷史演變故事。但有一點,人們睹物追思古人所作所為,追尋那曾經喧囂繁華的古鎮,在歷史與現實的朦朧恍惚中遨遊。不論是你是大有收穫欣然而歸,還是遺憾的還沒有來探個究竟,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我也會繼續給你講述她的武家大院、慶安堤,還有文廟裡故事,我等你,你等我。 (待續)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黑井古鎮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朱文鑫 更新:2017.11.06

石徑上面還依稀可見昔時馬幫的足印。走在街上,面對用紅砂石壘成的牌坊、櫃檯、牆、浴缸、馬槽、石磨、守門獅、柱墩,就好像走進了一個石頭的世界,上面滿是時間滑過的痕跡——滄桑、古老和神秘,無言地詮釋著一個曾經輝煌而久遠的年代,訴說著一個千年鹽都的起起落落。

這裡民風淳樸,風景秀麗,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黑井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傳統城鎮格局,是祿豐縣乃至楚雄州有名的文物大鎮。歷經千年,古鎮風貌依舊,歷史紋脈清晰,特色鮮明。

關於黑井,金庸在《天龍八部》寫道:“保定帝下旨免了鹽稅,大理國萬民感恩。雲南產鹽不多,通國只白井、黑井、雲龍等九井產鹽,每年須向蜀中買鹽,鹽稅甚重,邊遠貧民一年中往往有數月淡食。保定帝知道鹽稅一免,黃眉僧定要設法去救段譽以報……”黑井,就是大理國僅有的9個鹽井之一。

古舊的門窗,鏤空的木雕文字依舊保持著舊有的味道。

火紅的辣椒,碧綠的葉子,透出這裡的人間生活的氣象與生動。

“鹽城”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卻留下了古色古香的具有唐宋風貌坊巷,頗具明清風格的民居,碑刻、石雕、古塔、石牌坊、古戲臺,以及古寺廟、古鹽井、煮鹽灶戶等,特別是享譽省內外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典型的武家大院,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在這裡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整個黑井鎮有一種祥和、寧靜、淳樸和溫馨的氣息彌漫著。無論是開飯館,開旅館還是做小買賣的,都在一種很平和的氛圍中進行,不吆喝,不拉扯,但只要你走進任何一戶黑井人家,人們總是笑臉相迎,招呼很是親切,讓旅途中的你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還是要看看這座老宅,細心的你看看有什麼不同?

是的,有兩個不同的鎖,這座古宅裡居住著兩位兄弟,一扇門,兩把鎖,是否透出了即使親兄弟也要分你我?

一座老宅,住著兩兄弟,右側的這副磚雕上的畫作寫意的是弟弟的內心世界。

左側的這副磚雕上的畫作抒發的是哥哥的追求。但我還看出來了一個細節,弟弟的門楣上市十佳文明戶,而哥哥的卻沒有,我一直想進去看看他們居住的環境,無奈的是她們都去了昆明.....

到了黑井,還真是說不夠說不完她的歷史演變故事。但有一點,人們睹物追思古人所作所為,追尋那曾經喧囂繁華的古鎮,在歷史與現實的朦朧恍惚中遨遊。不論是你是大有收穫欣然而歸,還是遺憾的還沒有來探個究竟,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我也會繼續給你講述她的武家大院、慶安堤,還有文廟裡故事,我等你,你等我。 (待續)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黑井古鎮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朱文鑫 更新:2017.11.0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