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和家長的真正區別

一不留神, 我們做了父母。

到了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 搖身一變, 成了家長。

21世紀的家長是什麼?在我看來, 就是幫著學校和老師向孩子索取成績的幫兇。

這個說法讓您比較反感, 因為大家都做了很多年家長, 天經地義的事情, 沒有什麼覺得不妥。 但如果您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越來越厭學, 天天抱著手機聊以度日, 甚至還學會了一身臭毛病, 您就應該真正思考一下, 這個“天經地義”並非如此。

因為, 孩子的今天, 正是因為你的家長角色所致。 當然, 我相信您還是不明白, 這跟家長的角色有什麼關係?且聽我慢慢說來。

上學前我們是最好的父母

在上小學前, 我們是天生的良母。 比如, 你從不會擔心孩子學不會走路, 學不會說話。 當然個別有缺陷的小孩除外。 這個時候, 你對孩子感覺是美好的, 你能看到孩子的笑容, 孩子也能看到你的笑容。 你們是如此的和諧和美好。

因為, 這時候你是作為一個母親或者父親, 在養一個孩子。 當他蹣跚學步的時候, 你的眼神是鼓勵的, 是喜悅的, 因為你看到了他的改變。 當他牙牙學語的時候, 你的感覺是神奇的, 你會覺得他居然能學會說話!要知道, 嬰兒是來自神界, 壓根就沒有任何學科基礎,

居然能學會一種語言, 能理解意思。 要知道, 這可能是天下最難的事情之一。

好了, 回到父母現場。 那時候, 你對孩子的每一個“第一次”都是興奮的, 你對他充滿了信心, 他對你充滿了信心。 你們彼此欣賞, 彼此鼓勵, 所以他們就從蒙昧混沌的世界, 跨入了認知的新世界。

上了小學, 父母變監工

我們略過幼稚園, 是因為幼稚園沒有權利向孩子們教小學的知識, 也不應該進行學習評價。 如果有, 那只是不正規的例外, 姑且不論。

如果孩子沒有經過學前班的折磨, 那麼他們是渴望小學的, 早就希望像小姐姐小哥哥那樣像風一樣奔跑, 戴著紅領巾, 背著漂亮的小書包。 。 。 。

這是噩夢開始的地方。

小學一年級開始, 老師對孩子有一大堆要求, 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比如要求必須用什麼本子, 上面還要包上什麼皮。 比如, 每次作業有特別具體的要求, 當然還有用紅筆的評價。 要命的東西, 就是這個評價, 它把孩子分成了三教九流, 上中下等。

比如, A同學寫字歪歪斜斜, 老師就說,

要橫平豎直。 於是有的家長就慌了神, 看到孩子寫得不直, 擦掉重寫。 這讓小孩子感覺很糟糕---您試想, 哪個小孩子不想寫直了?之所以寫不直是因為他們的精細動作能力不足, 這需要逐漸的發育才能搞定的事情。

當然不僅是寫字了, 還有考試。 孩子有可能坐不住, 那麼課堂聽講效率不高。 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 中國的小學, 班型太大, 老師的教學太刻板, 有半節課可能都在組織紀律, 所以教學效果極差, 孩子學不會學不好很正常。

於是, 孩子們就出現了分化。 這時候, 老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傳達指令, 要求家長監督、檢查作業, 一定要把作業搞漂亮了……

看見沒有?家長變成了監工。 他們已經從一個愛孩子、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成長的父母, 變成了向孩子索取結果的監工。

父母變幫兇

監工是什麼?是只評價和敦促,不幹活的人。當然也有少數父母,仍然繼續做父母,他們會跟孩子一起面對挑戰,理解孩子做不好的當下,接納孩子受挫敗的心情,通過良好的態度和親子關係與孩子建立心靈的連接,讓孩子開始有力量來面對這些挑戰。

而監工是只提要求,比如擦掉重新,甚至批評指責破口大駡孩子。

這只能導致孩子厭學,導致孩子害怕寫作業,開始變得磨蹭和毫無自信。

如果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或者遭遇了老師或者同學的傷害,他們回到家,最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而不是追究責任,界定錯誤,哪壺不開提哪壺。

這時候,幫兇上場了。

很有可能孩子的確有錯,但是孩子犯錯了他們不知曉嗎?他們不內疚嗎?當然內疚。但是他們並不需要你指出錯誤或者追究責任,他們需要同情、理解、接納、安慰。有的家長,特別理性,不斷地指出:如果你不這樣,他們會那樣嗎?

非常好的理性推理,甚至這些家長說的全是正確的,那又怎樣?這不是孩子要的。所以,這些家長站到了孩子的對面,繼續和施加傷害的人一起折磨自己的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就徹底放棄學習了,或者離家出走,或者沉溺於手機,甚至跳樓自殺。向我諮詢的很多家長,就是不良老師和不良學校的幫兇,他們掌握著絕對的正確,把孩子逼向無人理解、無路可走的邊緣。

什麼行為才是父母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締造者,也是孩子生命的呵護者,是孩子心靈的引路人。

我們反過來看,那些向孩子索取好成績好習慣的家長他們是在呵護孩子的生命,是孩子的心靈導師嗎?不是,他們是在摧殘孩子的生命,他們是在把孩子拋向絕望的深淵。一切都是以學習成績的名義,以愛的名義。說到這裡,我笑了。孩子都放棄未來了,哪裡還有未來?孩子都放棄學習了,哪裡還有成績?孩子可能都要放棄生命了,哪裡還有愛?

父母會怎麼做?

父母永遠站在孩子這邊。當孩子遇到來自環境的挑戰,他們會陪同孩子一起應對。當孩子們做不好的時候,他們會理解、接納、安慰。當孩子們能力不足的時候,他們會想方設法去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當孩子們有點滴進步的時候,他們會及時給予讚賞,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們會用最好的態度讓孩子明白問題所在,並設想未來可能如何做更好……

做父母是需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成長中的生命,而非一個完美的成人。

做父母是需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值得敬畏的生命,而非一個可以隨意侮辱和塑造的泥人。

別跟我說現實社會如何

我們見過無數的孩子被家長所毀滅,而對未來失去希望,甚至失去生命。

我們也見過很多孩子,他們是如何戰勝現實的挑戰,從而邁向成功的未來。做父母,孩子成績才會真正好,因為他們從小就有求知欲,上進心和感恩之心。做家長,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差,因為他們早已對父母、家庭和未來失去了希望。

我們也聽過很多家長(不是父母)唉聲歎氣說,社會環境如此,我又能如何?

別再拿社會環境如此來掩飾自己的缺位。沒有理想的社會,在美國您也得把孩子當人來培養,否則他未來必然是一個問題製造者。應試教育也好,素質教育也好,都是需要父母去説明孩子應對,而非簡單地做監工和幫兇就能搞定的,不信你看看身邊的案例,或者審視一下自己的孩子。

你是願意回歸做父母還是繼續做家長?

願意回歸做父母的,加公眾帳號(搜索靠譜家庭或kaopuqun)。選擇繼續做家長的,請留言拍磚訴說你的陳詞濫調!

變成了向孩子索取結果的監工。

父母變幫兇

監工是什麼?是只評價和敦促,不幹活的人。當然也有少數父母,仍然繼續做父母,他們會跟孩子一起面對挑戰,理解孩子做不好的當下,接納孩子受挫敗的心情,通過良好的態度和親子關係與孩子建立心靈的連接,讓孩子開始有力量來面對這些挑戰。

而監工是只提要求,比如擦掉重新,甚至批評指責破口大駡孩子。

這只能導致孩子厭學,導致孩子害怕寫作業,開始變得磨蹭和毫無自信。

如果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或者遭遇了老師或者同學的傷害,他們回到家,最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而不是追究責任,界定錯誤,哪壺不開提哪壺。

這時候,幫兇上場了。

很有可能孩子的確有錯,但是孩子犯錯了他們不知曉嗎?他們不內疚嗎?當然內疚。但是他們並不需要你指出錯誤或者追究責任,他們需要同情、理解、接納、安慰。有的家長,特別理性,不斷地指出:如果你不這樣,他們會那樣嗎?

非常好的理性推理,甚至這些家長說的全是正確的,那又怎樣?這不是孩子要的。所以,這些家長站到了孩子的對面,繼續和施加傷害的人一起折磨自己的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就徹底放棄學習了,或者離家出走,或者沉溺於手機,甚至跳樓自殺。向我諮詢的很多家長,就是不良老師和不良學校的幫兇,他們掌握著絕對的正確,把孩子逼向無人理解、無路可走的邊緣。

什麼行為才是父母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締造者,也是孩子生命的呵護者,是孩子心靈的引路人。

我們反過來看,那些向孩子索取好成績好習慣的家長他們是在呵護孩子的生命,是孩子的心靈導師嗎?不是,他們是在摧殘孩子的生命,他們是在把孩子拋向絕望的深淵。一切都是以學習成績的名義,以愛的名義。說到這裡,我笑了。孩子都放棄未來了,哪裡還有未來?孩子都放棄學習了,哪裡還有成績?孩子可能都要放棄生命了,哪裡還有愛?

父母會怎麼做?

父母永遠站在孩子這邊。當孩子遇到來自環境的挑戰,他們會陪同孩子一起應對。當孩子們做不好的時候,他們會理解、接納、安慰。當孩子們能力不足的時候,他們會想方設法去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當孩子們有點滴進步的時候,他們會及時給予讚賞,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們會用最好的態度讓孩子明白問題所在,並設想未來可能如何做更好……

做父母是需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成長中的生命,而非一個完美的成人。

做父母是需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值得敬畏的生命,而非一個可以隨意侮辱和塑造的泥人。

別跟我說現實社會如何

我們見過無數的孩子被家長所毀滅,而對未來失去希望,甚至失去生命。

我們也見過很多孩子,他們是如何戰勝現實的挑戰,從而邁向成功的未來。做父母,孩子成績才會真正好,因為他們從小就有求知欲,上進心和感恩之心。做家長,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差,因為他們早已對父母、家庭和未來失去了希望。

我們也聽過很多家長(不是父母)唉聲歎氣說,社會環境如此,我又能如何?

別再拿社會環境如此來掩飾自己的缺位。沒有理想的社會,在美國您也得把孩子當人來培養,否則他未來必然是一個問題製造者。應試教育也好,素質教育也好,都是需要父母去説明孩子應對,而非簡單地做監工和幫兇就能搞定的,不信你看看身邊的案例,或者審視一下自己的孩子。

你是願意回歸做父母還是繼續做家長?

願意回歸做父母的,加公眾帳號(搜索靠譜家庭或kaopuqun)。選擇繼續做家長的,請留言拍磚訴說你的陳詞濫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