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頭門港新區系列報導(一):新興 “機車產業園”迅速崛起

剛剛閉幕的市兩會謀劃了今後五年台州的發展藍圖, 提出建設獨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聖地、製造之都”,吹響了台州裂變發展、趕超發展的衝鋒號。 作為臨海裂變發展、趕超發展的強大引擎——頭門港新區以打造“機車產業園”為切入點, 正著手繪製“千億平臺、百億產業、十億企業”的海上藍圖。

記者王蔚萍:“這裡是臨海吉利30萬輛產能擴建項目焊裝車間, 總建築面積是2萬5千平方米, 那麼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建設, 現在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50%, 即將在今年的9月底投入使用。 ”

工地上, 模架工、鋼筋工等約有100多人穿梭其中,

忙碌作業。 作為吉利臨海生產基地基建工程部的負責人, 魯家成更是連軸轉, 一天有十幾個小時在各個施工點之間來回奔走, 緊盯專案進度。

吉利臨海基地基建工程部的負責人魯家成:“現在工人都在做地坪的鋼筋綁紮, 因為我們整個進度原計劃是在今年的11月份, 我們整個工期已經提前了一個月, 所以我們工人都是在加班加點, 每天晚上基本都是加班到十二點鐘。 ”

吉利年產30萬輛整車擴建項目自去年12月開工以來, 項目施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塗裝車間已經開始樁基施工, 衝壓車間完成招標, 總裝車間招標藍圖已經到位, 員工宿舍已經進行主體建設。 到今年底, 該基地可形成20萬輛整車生產規模, 產值將翻番,

達到200億元。 到2018年底, 形成3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 建成後預計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30億元, 入庫稅收15億元以上。

隨著吉利汽車入駐頭門港新區, 頭門港新區大力引進、集聚優質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落戶, 借助產業鏈配套優勢, 做足“無中生有”“有中生優”的文章, 打造機車產業園。 目前, 位於頭門港新區北洋工業區塊的機車產業園, 規劃總面積4100畝, 現已形成以吉利汽車整車為龍頭, 汽車配套產業園為臂膀, 盤活整個工業區塊的高速發展模式。

隨著吉利年產30萬輛整車擴建項目的快速推進, 汽車配套企業也加快了廠區建設步伐。 作為浙商回歸重點企業的台州潤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是吉利汽車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這段時間,

董事長沈雲德一直盯在新廠區工地, 指揮協調各個班組的進展, 以確保焊裝設備能在最快時間內安裝到位, 力爭在4月中旬實現投產。

台州潤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雲德:“現在到最關鍵的時候, 吉利那邊要提產能\我們很著急, 現在下雨, 基本上下大雨我們停一停, 下小雨, 一般雨, 我們基本上都在幹活。 ”

目前, 在吉利30萬輛產能擴建專案建設的同時, 頭門港新區正在推進50萬輛產能擴建專案前期工作, 到2020年, 將形成8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1500億元汽車製造業產值, 建成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機車產業基地, 實現裂變式擴張。

在頭門港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曉福的辦公室, 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份“百大項目、百團攻堅”工業項目匯總表,

吉利年產30萬輛整車擴建項目被列入“百大項目、百團攻堅”的一號工程, 由臨海市委主要領導親自聯繫。 攻堅行動對項目的建設任務細化到每個月, 而圍繞著每個時間節點, 頭門港新區管委會各處室聯動, 凝聚強大合力, 兵團作戰、聯合作戰, 主動為企業提供精准服務。 以吉利汽車頭門港區項目為龍頭, 依託“機車產業園”這一平臺, 頭門港新區管委會正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優的服務, 吸引更多優秀企業來這裡落戶, 從而推動新區裂變發展。

臨海頭門港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曉福:“趕超發展, 裂變發展, 我們新區作為主戰場, 在這方面都在自加壓力。 作為我們頭門港新區發展, 產業這一塊, 我們要打造千億平臺,

百億產業, 十億企業目標, 我們預計到十三五可能能達到這個要求。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