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DARPA開發融入人工智慧的認知電子戰系統

美國陸海空通信和電子學會網站2017年11月1日發表一篇題為《更智慧化的電子戰》文章。 文章根據對DARPA微系統技術辦公室專案經理Paul Tilghman的訪談,認為認知電子戰和其他一些技術有助於在電子戰中即時生成正確的對抗措施。 而DARPA正在研究的認知電子戰技術,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用,實現在無需預置程式的情況下自主對抗敵方系統,使美軍在電子戰領域領先于對手。 Tilghman稱,美軍可以利用認知電子戰系統偵測敵方威脅,分析威脅,最後生成對抗措施,這一切都是即時進行的。

DARPA目前有3個專案正在研究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電磁頻譜,以期實現電子戰的自主化。

始於2012年的“自我調整雷達對抗措施”(Adaptive Radar Countermeasures ,ARC)項目意在開發一種認知電子戰技術,目標是研製一種干擾雷達系統的新型機載電子戰系統。 該系統能自動生成有效的對抗措施以即時對抗敵方新出現的、未知的自我調整雷達。 ARC技術可以從敵方、友軍和中立方的各種雷達信號中識別出未知信號;由此推斷威脅所在;合成和發射對抗信號;以探測敵方無線信號的變化為基礎,評估對抗措施的效果。

▲“自我調整雷達對抗措施”目標是研製一種干擾雷達系統的新型機載電子戰系統

ARC技術採用開放式架構,在儘量減小對系統內其他部分的影響下,系統可以方便地插入、升級、去除軟體模組。 ARC的演算法和信號處理軟體既適用于新電子戰系統,也適用於已有系統的改進,而且這種改進並不需要對前端無線電頻率硬體進行大費周章的改裝。

始於2010年的“自我調整電子戰行為學習”(Behavioral Learning for Adaptive Electronic Warfare ,BLADE)專案開發的是能快速偵測和識別新無線信號、動態合成新對抗措施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和技術。

與ARC類似,該技術也能基於探測敵方無線信號的變化,對戰鬥損傷進行精確評估。 BLADE的目標是開發一種自我調整野戰電子戰系統,用於在戰術環境下對抗新型動態無線通訊威脅。 它主要針對無線通訊,以阻斷或拒止敵對資訊流為目的。

上述兩個專案的具體細節仍然保密,但Tilghman透露,已經在進行外場試驗,未來5~10年有望實用。

“頻譜協同挑戰”(Spectrum Collaboration Challenge,SC2)是第3個專案,宣佈於2016年3月,計畫2017年啟動。 該專案並非專為電子戰開發,雖然不是ARC和 BLADE的姊妹專案,但可以認為是它們的近親。 專案通過競賽方式尋求開發一種新型無線電系統,該系統既是全自主的,又能與其他無線電系統協同,以達到顯著改善頻譜管理的目的。

Tilghman將其看作是一個包括數百個頻譜系統的系統。

▲“頻譜協同挑戰”專案通過競賽方式尋求開發一種新型無線電系統

隨著軍事系統、手機、智慧家庭設備等越來越多,頻譜越來越擁擠。 如何解決日益增加的頻譜需求,對國家是挑戰,對軍隊更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現行頻譜管理辦法已經沿用近百年,這種將頻譜剛性劃分為排他性許可波段(專用頻率)進行分配的管理,旨在保證無干擾的通信,但會造成各系統相互隔離。 這種人為管理方式使頻譜無法根據動態的供求關係進行自我調整調整,在有些波段鮮有應用的同時,其他波段卻擁擠不堪。 SC2的目標就是保證不斷增長的軍事和民用無線設備能夠在日益擁擠的電磁頻譜環境下有充足的頻率資源可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