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幾種方式,教你培養出一個信守承諾的孩子!

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世的美德, 如何讓孩子信守承諾呢?

要讓孩子信守承諾, 就要正確對待孩子的承諾!

小李是個小學六年級的孩子, 他很喜歡作承諾, 新學期開學前, 小李告訴爸爸媽媽, 這個學期他再也不玩電腦和手機遊戲了。

過了幾天, 細心的媽媽發現, 小李晚上在房間裡偷偷玩王者榮耀。 於是, 她坐下來和小李談心, 媽媽首先讚揚了他積極進取的心, 之後, 媽媽旁敲側擊地指出, 小李晚上玩遊戲。

圖 / pixabay

小李小聲辯解說:“有同學找我一起玩, 要是不和同學玩, 他們以後就不理我了。 ”

媽媽沉默了一會兒, 說:“定下目標, 許下承諾, 一定要想辦法做到, 否則就是言而無信了。 ”

媽媽分析了玩遊戲會對生活、學習造成的影響。 經過兩個小時的溝通後, 小李對媽媽說, “我說不玩遊戲是想讓爸爸媽媽高興, 但為了融入同學不得不玩, 而且我自己確實也很想玩, 很難控制住自己。

媽媽告訴他, 手機遊戲要適度玩, 可以與同學約定, 只在週六周日的時候, 每天一起玩2次。 小李點頭答應了媽媽。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承諾, 不要輕易接受孩子不靠譜的承諾, 要幫助孩子修正承諾, 也要引導孩子不要輕易承諾。 要告訴孩子, “在說出承諾之前, 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 ”避免孩子不能守信。

當孩子不經過思考很快給家長做出承諾的時候, 要對孩子說, “等你做到了再來對我說吧, 真的能做到會有獎勵的!”

圖 / pixabay

信守承諾, 是一個人的素養的體現, 也有益於人際交往,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有信用。 除了正確對待孩子的承諾之外, 在教育孩子時, 家長要格外注意培養孩子的守信意識, 具體怎麼做好呢?

1、用夥伴來鼓勵孩子

孩子都喜歡模仿同伴的, 因此在教育孩子時, 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樹立一些誠實守信的小朋友典型。 父母要讓孩子多和守信用的小夥伴玩耍, 這樣對孩子有較好的啟發作用。

2、用典故來教導孩子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 故事中英雄人物、豪傑義士的觀念與行動,

會在孩子心裡種下憧憬的種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 可以講些古今中外名人信守諾言的故事, 例如成語“一諾千金”的故事: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 一向說話算數, 信譽很好, 當時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諾。 ”後來, 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 被懸賞捉拿。 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 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 使他免遭禍殃。

這些正能量的故事, 有利於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圖 / pixabay

3、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與孩子相處時, 一定要言出必行, 不能對孩子屢屢失信, 如果家長總是不守信, 孩子也就不會再相信父母了。 而且對孩子的教育、要求, 會隨著信任的喪失而全部崩坍, 更嚴重的是, 孩子再失信時, 會拿出父母做擋箭牌, “爸爸媽媽說話也不算數呢。 ”父母在孩子面前, 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如果有承諾真的無法實行了, 最好提前向孩子解釋, 並想辦法事後補償, 一定不能以為孩子會忘掉, 從而置之不理。

4、承擔失信的責任

在違反約定的時候,體會到失信的後果也很重要,這後果不一定是懲罰,而是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爭取對失信行為作出彌補。家長要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當然,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做出了失信行為,也要承擔責任,想辦法彌補。

小思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培養中,環境至關重要,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承諾最為重要,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孩子就很難相信其他人,也很難信守自己的承諾。父母也要重視孩子的承諾,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承諾加以引導、糾正。

4、承擔失信的責任

在違反約定的時候,體會到失信的後果也很重要,這後果不一定是懲罰,而是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爭取對失信行為作出彌補。家長要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讓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當然,家長如果在孩子面前做出了失信行為,也要承擔責任,想辦法彌補。

小思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培養中,環境至關重要,孩子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父母的承諾最為重要,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孩子就很難相信其他人,也很難信守自己的承諾。父母也要重視孩子的承諾,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承諾加以引導、糾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