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非之心——“見山見水”三重境界喻

其實, 讀書明心, 慢慢會經歷幾個層次, 這裡姑妄用常被引用的禪宗的“見山見水”來比喻。

第一層, 見山是山, 見水是水。 可比喻未曾讀書明理,

則眼裡總有是非。 實際上這一層也是很寶貴的, 通常, 小孩子就處在這一層。 但是這樣的是非好惡太過粗淺, 缺少理性和同理心。 故而可看做第一重境界。

第二層, 見山不是山, 見水不是水。

可比喻見識多了, 人情事理多了, 就多了許多的理解共情。

這就是慢慢有了可貴的同理共情心, 或言“惻隱之心”, 這就是可貴的仁心之端的顯發。 到了這一層境界, 心境就會寬和許多, 且有悲憫在, “誠覺萬物皆可原諒”。 是非常可貴的, 但還不夠。 這一層境界的一個弊端在於, 可能丟失了第一重境界的是非曲直心, 這實際上不是更好的境界。

第三層, 見山還是山, 見水還是水。 也就是山水萬物, 分明顯現。 是非曲直, 了了分明。 良知本心, 恢復了可貴的知是知非的能力。 是即是矣, 非即非矣, 善則善之, 惡即惡之, 沒有含糊, 糊塗處。 因為此良知之心原無善惡, 但能光明覺照, 照出善惡。 故而, 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說:“良知之心, 是即是, 非即非, 更有何哉!”。 故而, 《論語》中說:“唯仁者能好人, 能惡人”。

此時既有仁在, 有同理共情心, 又有智在, 即善惡曲直心。 如是, 方立得此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