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政務」19處水體年內摘“黑” 看看有沒有你家周邊的

青山港臨江大道段經過逐年治理, 水體環境已大有好轉, 臨港建設的“海綿城市”公園也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從市水務局獲悉,

2017年列入黑臭水體整治計畫的19處水體, 將在年內全部整治完畢。 具體包括18條河流和1座湖泊。

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 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統稱。

去年, 我市對轄區內的黑臭水體展開調查。 對於可能存在爭議、預評估結果為無黑臭的城市水體, 委託專業機構對城市水體周邊社區居民、商戶或隨機人群開展調查問卷。

按照要求, 調查問卷有效數量不少於100份, 如認為有“黑”或“臭”問題的人數占被調查人數的 60%以上, 則應認定該水體為“黑臭水體”。

結合調查結果, 我市明確今年重點治理的19條水體名單, 分別為:黃孝河、機場河、巡司河(武昌段)、巡司河(洪山段)、南湖連通港、沙湖港、東洋港、夾套河(洪山段)、夾套河(武昌段)、楊園臨江明溝、秀湖明渠、青山港、武鋼二號明渠、幸福二路明渠、四季港、朱家老港、紗帽城區排水明溝、金鞭港、鄢家湖。

按照計畫, 今年8月前, 黑臭水體整治建設專案將完成80%以上, 年底全面完成整治。 這也是今年我市“四水”共治的重要任務之一。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次整治將綜合考慮城市生態功能的系統性修復。 對已黑臭水體本身的淨化, 原則上整治工程實施後的補水(含原黑臭水體)水質應滿足“無黑臭”的水質指標要求。

整治過程中, 相關責任單位會定期發佈整治進展, 市民可全程監督, 可通過本報全民共治“四水”互動平臺反映。

對整治工作推進不力、目標進展滯後的單位, 將給予通報和約談單位負責人;對怠忽職守、履職缺位等導致整治工作未完成的,

造成嚴重後果的單位負責人, 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嚴肅處理。

整治完畢後, 市、區將組織協力廠商機構對整治效果進行評估, 結果將在媒體上公佈。 (長江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