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封面報導丨揚州:構築生態安全屏障

△揚州水系, 景色怡人。

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 是長江沿線城市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時代考題。 位於長江與淮河交匯節點城市的江蘇揚州,

年初制定的“貫徹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意見中提出, 未來5年重點推進五大重點任務, 其中首項任務是“精心打造江淮生態大走廊”, 力爭5年有現實模樣、10年基本建成。

融入長江經濟帶, 揚州緣何首推江淮生態大走廊?江蘇緣何努力爭取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

江淮生態大走廊上升“全省戰略”

揚州, 位於長江與淮河交匯處, 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南水北調東線取水口所在地。 2013年12月,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從揚州江都水利樞紐開閘提水, 經沿線13座泵站逐級提升, 一路奔湧向北, 為京津冀魯地區億萬人口輸送安全飲用水。

清水走廊如何長治久安?揚州積極醞釀和思考江淮生態大走廊的規劃建設問題,

把保護東線源頭水質保護作為神聖使命, 堅持治汙、防汙、監管、涵養多管齊下, 著力打造南水北調清水源頭。 作為長江大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快推進這條生態大走廊建設, 與中央“五大發展理念”以及“共抓長江大保護”戰略高度吻合。

2月3日,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到揚州調研, 登上萬福大橋高聳的橋塔, 俯瞰遼闊的平原濕地, 他說, 要通過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建設, 加強環境治理保護, 著力推進綠色發展, 讓生態優勢成為發展優勢, 為子孫後代留下重要的生態資源。 2月6日, 在江蘇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 省長石泰峰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提出“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

萬福大橋的這片水域濕地, 叫“七河八島”,

是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的先導區, 有50多平方公里, 包括京杭大運河在內的7條河流, 在這裡分割出大大小小8個島嶼。 南水北調東線輸水通道和淮河入江通道都經由七河八島, 使得這裡生態敏感性日益突出。 2013年, 揚州市以人大決議的方式對七河八島區域實施“四控一禁”, 即嚴控廊道寬度、建築高度、開發強度和污染排放, 禁止違法建設, 將這裡規劃為全市重要的生態功能區, 周邊的眾多船廠、砂石廠陸續全部搬遷, 為環境減負。

不等不靠, 揚州率先啟動江淮生態大走廊規劃, 推進先導工程和先導區建設, 先期實施了江都水利樞紐環境綜合整治、七河八島生態中心、廖家溝飲用水源地保護工程等一批工程, 示範帶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全域的高標準建設。

同時, 圍繞揚州段制定了“一帶一廊”總體佈局, 計畫用四五年時間, 集中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生態中心和公園體系建設、生態廊道和生態屏障建設等八大工程68個專案, 預計總投資293億元。

淮河水進入揚州後, 與面積780平方公里的高郵湖及其北端的寶應湖、南端的邵伯湖交匯。 揚州正制訂實施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五年行動計畫”, 主要是對3個湖泊沿岸3公里範圍內實施“三退三還”:退耕、退漁、退養, 還林、還湖、還濕地, 今後5年每年還湖面積不少於3萬畝。

“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怎樣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強調, 全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的基調,

主動找准在全國大佈局中的位置, 切實堅持轉型發展的方向, 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 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

今年2月, 揚州市制定了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實施意見, 未來5年, 將重點推進五大重點任務、31項具體任務, 進一步加快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 融入揚子江城市群發展。

五大重點任務包括, 10年基本建成江淮生態大走廊, 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建設長江與運河的文化名城, 爭創全方位開放新優勢。

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 讓“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揚州把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優先選項。

在江淮生態大走廊工程化、專案化建設上求突破, 力爭5年有現實模樣、10年基本建成。切實保護“三湖一河”,推動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充分發揮沿江地區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依託長江大江風貌、運河風光、濕地公園和歷史遺跡景觀,打造城市濱江文化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上求突破,加強鐵路、公路、水路、機場之間銜接,大力發展綜合交通樞紐和多式聯運,努力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在產業優化升級上求突破,通過提高環保、技術、安全標準等手段,沿線嚴格治理工業污染,在產業佈局上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在城市融合發展上求突破,通過融入揚子江城市群,讓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城市之間公共服務有序銜接,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在開放中共同發展。順應長三角一體化、寧鎮揚一體化。充分挖掘揚州長江歷史文化底蘊、大運河世界遺產和人文風情資源,開發精品旅遊線路和產品,精心謀劃發展現代休閒娛樂和會展服務業,全力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

“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揚州市根據可定義、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五可”原則,正密集規劃實施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戰略規劃。

力爭5年有現實模樣、10年基本建成。切實保護“三湖一河”,推動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充分發揮沿江地區自然稟賦和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依託長江大江風貌、運河風光、濕地公園和歷史遺跡景觀,打造城市濱江文化生態景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在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上求突破,加強鐵路、公路、水路、機場之間銜接,大力發展綜合交通樞紐和多式聯運,努力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在產業優化升級上求突破,通過提高環保、技術、安全標準等手段,沿線嚴格治理工業污染,在產業佈局上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在城市融合發展上求突破,通過融入揚子江城市群,讓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城市之間公共服務有序銜接,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在開放中共同發展。順應長三角一體化、寧鎮揚一體化。充分挖掘揚州長江歷史文化底蘊、大運河世界遺產和人文風情資源,開發精品旅遊線路和產品,精心謀劃發展現代休閒娛樂和會展服務業,全力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

“一打綱領不如一個行動”。揚州市根據可定義、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五可”原則,正密集規劃實施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戰略規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