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外資彩電輕低端轉投中高端 有網友卻稱只買最低配 壞了重買不心疼

Sammo||撰稿

消費趨勢的變化真是瞬息萬變的, 所以跟上時代的節怕很重要。 雖然很多企業都在嘗試把控這種趨勢, 但事實證明能夠迅速調整戰略不落後已經是相當優秀的企業了, 大部分企業是很難及時調整戰略而做出相應跟進的。

就彩電市場而言, 不少品牌特別是外資品牌為了抵抗行業低迷、減少與國內品牌在低端市場廝殺, 開始加速向中高端彩電市場轉型, 然而, 能夠在中高端打開局面的企業並不多, 而不少消費者又有了新的消費習慣:只買最低配, 這樣壞了重新買不心疼。 這些變化, 或對這些轉型的企業產生新的衝擊。

索尼電視, 高端的一個標誌

外資被逼無奈做高端?

眾所周知, 這兩年彩電企業的日子不好過。 參與品牌眾多, 產品缺乏亮點, 技術沒有形成大一統, 每種技術都在分流消費者, 讓想在這個行業有穩定市場份額的企業越來越難。

所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 就出現了廠商共同努力推動彩電市場向55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場發展的趨勢。

這是彩電業集體轉型中高端的一個開始, 但是時隔一年, 結果卻顯示, 這種努力並沒有換來高增長。 前文有過闡述, 除了55英寸保持一年前近1/3市場份額外, 55英寸+市場的僅收穫了2個點以下的微增長, 表現與廠商期待的大相徑庭。 客觀說, 很多廠商想通過推廣大尺寸電視, 向高端進軍, 從而達成走出低迷改善業績的願望落空了。

雖然這次行業性的嘗試以不成功告終, 但隨著爭奪客廳大屏的品牌越來越多, 不少品牌特別是外資彩電品牌依舊自身選擇了向中高端轉型, 這麼做可以避開交戰密集且入門門檻較低的低端市場。

比如隨著中低端產品越來越多競爭者的加入, 三星的優勢不再明顯。 今年7月開始三星轉變經營策略, 由過去中高低階全線產品, 轉移到中高階產品, 衝刺QLED、大屏等市場。 作為全球電視龍頭企業, 在全球低迷時間調整戰略, 還是會對整個電視及面板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三星, 轉型中

與此同時, 全球第二大企業LGE也調整了產品結構。 奧維雲網監測顯示, LGE中低端產品開始逐步增大TPV和BOE VT外包量, 確保價格競爭優勢。 高端產品OLED有集團內策略性的配額優勢。 另外, 再加上索尼不少低端低端產品由臺灣緯創代工, 飛利浦大部分低端產品由TPV代工等等, 很多外資品牌已經開始弱化甚至放棄低端彩電市場, 紛紛向中高端市場轉型。

弱化低端是否會錯失機會?

彩電企業頻繁向中高端轉型, 正是看中了全球中產階級的興起。 以彩電風向標的中國市場為例, 據中產階層科技白皮書公佈的資料顯示, 202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4.5億, 中產階層人數將占到總人口的48%以上,而這一數字將超過整個歐洲人口。

在中產階級崛起的大背景下, 高端家電市場十分火爆, 萬元區間的智慧電視、洗衣機、冰箱等組團上市。

而外資品牌以前就以“高大上”形象示人, 所以一旦出現這種人口紅利的機會, 首選的就是弱化低端向中高端市場轉型, 這樣既避開在低端市場和很多國內傳統製造品牌及互聯網品牌的廝殺, 又能用品牌影響力在高端市場搶位。 即所謂的, 任何時候都要賺有錢人的錢。

賺有錢人的錢,那麼好賺?

這種趨勢下,強行轉型中高端並非明智之舉,比如主打QLED高端彩電的三星,原本想在高端市場有突圍,但結果卻顯示不如預期。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賺有錢人的錢,那麼好賺?

這種趨勢下,強行轉型中高端並非明智之舉,比如主打QLED高端彩電的三星,原本想在高端市場有突圍,但結果卻顯示不如預期。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