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長城這麼多,為什麼居庸關長城非去不可?

這兩年, 一輛穿越居庸關的花海列車驚豔了網路, 使得“居庸花海”這個美景名聲大噪, 眾多攝影愛好者和遊客紛紛前往居庸關拍攝這輛開往春天的列車。

一路繁花似錦, 軌道兩旁不僅有粉色的櫻花, 還有白色的杏花, 成片成海的開放著, 在春天裡乘坐這趟列車, 真真兒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除了“居庸花海”, 早在八百年前的金代, 這裡就是聲名遠播的“燕京八景”之一, 因其位於著名的居庸關長城,

兩山峽峙, 一傍流水, 兩崖峻絕, 層巒疊翠而譽為“居庸疊翠”。

這裡清流縈繞, 翠峰重疊, 花木鬱茂, 山鳥爭鳴。 遍植蒼松翠柏, 重崗疊嶂, 碧波翠浪, 景色優美, 當真對得起800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的讚譽。

居庸疊翠

單說景色已經如此令人沉迷, 而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更是為人稱道。

居庸之名, 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呂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 居庸其一”的記載。 關城所在的峽谷, 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 地形極為險要。

地勢險要的居庸關全景

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

居庸關究竟有多“險”?

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地理學者顧祖禹分析居庸關一帶的地形時說:這裡“兩山夾峙, 下有巨澗, 懸崖峭壁, 稱為絕險。 ”“絕谷壘石, 崇墉(城牆)峻壁, 山岫(山峰)層深, 側道偏狹, 林鄣邃險(密林深遠), 路才容軌(勉強有兩個車輪間的距離)。 ”從它與兩翼戰略關聯的角度指明其兵要地理價值:“居庸關東連盧龍、碣石, 西屬太行、常山(即恒山), 實天下之險。 ”

正因為居庸關的如上地位和價值, 所以它也是長城諸關隘之中經受戰火洗禮最多的一處。 從東漢時起, 即有"鮮卑犯塞, ""複寇居庸關"的文字記錄。 元代以前 , 在這一帶發生的重大戰守進退活動, 達16次之多。然則,因為居庸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歷史上從正面進攻居庸關的軍隊,“其得入者十之三”,成功率是比較低的。

地勢險要的居庸關

朱棣靖難之後,北京成了明廷的首都,居庸關方向自然成了安危所系的鎖鑰。這位成祖皇帝說:“居庸關路窄而險,北平之禁喉也。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必據此乃可無北顧。”他御駕親征,五掃朔漠,都是出居庸關而北上的,可見其對居庸之倚重。當時有人指出:“居庸在京師,如洛陽之有成皋(即虎牢關),西川之有劍門。”“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意為居庸關只要被攻破,那就無險可守,敵軍可直入中原,遍地皆戰場了,由此可見居庸關在封建王朝防禦體系中佔據了絕對重要的地位。

居庸關

現在參觀居庸關長城,有幾個必去的景點:

雲台:居庸關的中心,有一"過街塔"基座,名"雲台",取其"遠望如在雲端"之意。

雲台

雲台創建於元至正二至五年(西元1342年一1345年),是用漢白玉石築成的,台高9.5米,上頂東西寬25.21米,南北長12.9米;下基東西寬26.84米。南北長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頂四周的石欄杆、望柱、欄板、滴水龍頭等建築,都保持著元代的藝術風格。台基中央有一個門洞,門道可通行人、車、馬。雲台可謂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藝術精品。

石雕

居庸關雲台浮雕是元朝藏傳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規模宏大,內容複雜,雕琢細緻,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種天神,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龍、雲等造型,以及用梵、漢、蒙、藏、維吾爾、西夏六種文字陰刻的《陀羅尼經咒》全文。

石雕

券洞兩壁兩端的四大天王是整個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寬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氣勢威猛。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品為劍、琵琶、傘和蛇,在佛經中分別寓意風、調、雨、順。作為護法神,天王被塑造成威武而森嚴可怖的形象。他身軀魁梧,身穿戰袍和盔甲,手中拿著一把利劍,面目兇惡,滿臉橫肉,眉頭緊鎖,不怒自威。天王坐在高臺上,左右兩邊分別侍立著鬼卒和武士,腳下還有兩個小鬼,突出了一種威嚴的氣勢和力量感。從細節上看,天王戰袍上的飄帶上下翻飛,動感十足,是這件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從整體來看,居庸關雲台浮雕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堪稱元代雕刻藝術的精品之作。

券城與南北關: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北關甕城呈長方形。城樓南北側懸掛兩塊白底黑色“天下第一雄關”巨匾。“天下第一雄關”之名來自清代錢良鐸撰寫的一篇遊記《塞外紀略》“十五裡至居庸關城,城門額曰“天下第一雄關”。

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

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居庸關|秋

四時之景不同,居庸關的樂亦無窮。一年四季中,除了春天的“居庸花海”,夏天的“居庸疊翠”,秋天的長城更是有別樣的美景:城牆兩旁的紅葉絢目多彩,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

居庸關|冬

而冬季的居庸關長城,漫天飛雪,最是能體會長城的壯闊與蒼涼,讓人不禁想起,千百年前戰士們駐守邊關保家衛國的錚錚鐵骨。

居庸關長城,不僅以它特有的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使廣大中外遊客更加全面地瞭解萬里長城的文化內涵,而且已成為可為中外遊人提供集吃、住、行、遊、娛、購為一體的旅遊配套設施齊全的大型綜合性服務的長城旅遊景區。

巍巍長城,風骨錚錚,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驕傲,世界的奇觀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歷經風雨,長城更以其磅礴的氣勢和雄偉英姿,廣受世人矚目。居庸關長城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價值,正逐步成為向世界展現華夏文明、傳播古老歷史文化的橋樑和紐帶。

達16次之多。然則,因為居庸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歷史上從正面進攻居庸關的軍隊,“其得入者十之三”,成功率是比較低的。

地勢險要的居庸關

朱棣靖難之後,北京成了明廷的首都,居庸關方向自然成了安危所系的鎖鑰。這位成祖皇帝說:“居庸關路窄而險,北平之禁喉也。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必據此乃可無北顧。”他御駕親征,五掃朔漠,都是出居庸關而北上的,可見其對居庸之倚重。當時有人指出:“居庸在京師,如洛陽之有成皋(即虎牢關),西川之有劍門。”“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意為居庸關只要被攻破,那就無險可守,敵軍可直入中原,遍地皆戰場了,由此可見居庸關在封建王朝防禦體系中佔據了絕對重要的地位。

居庸關

現在參觀居庸關長城,有幾個必去的景點:

雲台:居庸關的中心,有一"過街塔"基座,名"雲台",取其"遠望如在雲端"之意。

雲台

雲台創建於元至正二至五年(西元1342年一1345年),是用漢白玉石築成的,台高9.5米,上頂東西寬25.21米,南北長12.9米;下基東西寬26.84米。南北長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頂四周的石欄杆、望柱、欄板、滴水龍頭等建築,都保持著元代的藝術風格。台基中央有一個門洞,門道可通行人、車、馬。雲台可謂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藝術精品。

石雕

居庸關雲台浮雕是元朝藏傳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規模宏大,內容複雜,雕琢細緻,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種天神,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龍、雲等造型,以及用梵、漢、蒙、藏、維吾爾、西夏六種文字陰刻的《陀羅尼經咒》全文。

石雕

券洞兩壁兩端的四大天王是整個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寬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氣勢威猛。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品為劍、琵琶、傘和蛇,在佛經中分別寓意風、調、雨、順。作為護法神,天王被塑造成威武而森嚴可怖的形象。他身軀魁梧,身穿戰袍和盔甲,手中拿著一把利劍,面目兇惡,滿臉橫肉,眉頭緊鎖,不怒自威。天王坐在高臺上,左右兩邊分別侍立著鬼卒和武士,腳下還有兩個小鬼,突出了一種威嚴的氣勢和力量感。從細節上看,天王戰袍上的飄帶上下翻飛,動感十足,是這件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從整體來看,居庸關雲台浮雕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堪稱元代雕刻藝術的精品之作。

券城與南北關: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北關甕城呈長方形。城樓南北側懸掛兩塊白底黑色“天下第一雄關”巨匾。“天下第一雄關”之名來自清代錢良鐸撰寫的一篇遊記《塞外紀略》“十五裡至居庸關城,城門額曰“天下第一雄關”。

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

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居庸關|秋

四時之景不同,居庸關的樂亦無窮。一年四季中,除了春天的“居庸花海”,夏天的“居庸疊翠”,秋天的長城更是有別樣的美景:城牆兩旁的紅葉絢目多彩,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

居庸關|冬

而冬季的居庸關長城,漫天飛雪,最是能體會長城的壯闊與蒼涼,讓人不禁想起,千百年前戰士們駐守邊關保家衛國的錚錚鐵骨。

居庸關長城,不僅以它特有的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使廣大中外遊客更加全面地瞭解萬里長城的文化內涵,而且已成為可為中外遊人提供集吃、住、行、遊、娛、購為一體的旅遊配套設施齊全的大型綜合性服務的長城旅遊景區。

巍巍長城,風骨錚錚,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驕傲,世界的奇觀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在歷史長河中歷經風雨,長城更以其磅礴的氣勢和雄偉英姿,廣受世人矚目。居庸關長城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人文歷史價值,正逐步成為向世界展現華夏文明、傳播古老歷史文化的橋樑和紐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