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出來的胃病也用吃來糾正吧

視頻重播:長期腹瀉要重視!別等癌症找上你 中醫專家線上解答消化問題

因為快節奏的生活,人們往往忽視了對日常飲食的要求,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讓不少人的胃出了問題。

日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軍祥在“人民好醫生”用戶端直播中表示,胃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很容易患病,必須小心呵護。 改掉不良習慣,把吃出來的“胃病”,也用吃來糾正過來。

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主要集中在進食方式和進食內容兩方面:

進食不規律:常見於上班族,中午忙於工作顧不上吃中午飯,吃飯趕時間,或者因為熬夜加班,第二天起不來不吃早餐等。

狼吞虎嚥:咀嚼不細、狼吞虎嚥,粗糙的食物會直接磨損胃黏膜,並增加胃的負擔,使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從而造成胃“疲勞”、胃動力下降。

飲食不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病的重要誘因之一,此種細菌大多是由於飲食不潔、相互傳染所致,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親密接觸傳染,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

口味重:鹽醃蔬菜、肉和加工肉等含有大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胃中可轉化為強烈的致癌物質。 經常、大量食用辣椒、火鍋等,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損傷,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甚至易誘發胃潰瘍等疾病。

剩飯剩菜:相對于一些年輕人大手大腳地浪費糧食,多數老年人會表現出另一種極端,就是剩飯剩菜熱了好幾遍、放了好幾天也捨不得扔。 有研究發現,剩飯重新加熱後,澱粉會產生“老化”現象,降低人體對它的水解與消化能力。 長期食用這種冷後重熱的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疾病。

刺激性飲品:飲酒、冷飲、濃茶對於胃黏膜都會產生較大刺激。 可樂、雪碧等碳酸型飲料,如果一下子喝太多,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腹脹,影響食欲,甚至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此外,李軍祥還指出,精神因素和胃部健康密切相關。 情緒波動會影響到消化系統神經,所以總有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或腹瀉。 胃痛可能是因為胃部已經出現輕微病變,緊張情緒促進胃酸分泌,對病變部位產生刺激,從而產生疼痛。

專家簡介:

李軍祥,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專業委員會侯任主委;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治療慢性胃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胃食管反流病、習慣性便秘和慢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肝囊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

出診時間:每週一、二、四上午門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