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洞察|嘴上喊著“斷舍離”,手機裡卻在不停地攢東西

在包子鋪買了幾個豆沙包, 準備當第二天的早飯, 掏了掏口袋, 沒零錢, 於是, 打開手機準備支付寶付帳。 誰知費了好大勁才把支付寶頁面打開,

掃碼又掃了好半天, 終於跳出來付款框, 輸個密碼又等了近一分鐘, 然後才聽到對方的手機提醒“支付寶到賬五點六元”, 我的手機依然還顯示在支付頁面。 包子鋪老闆瞥了我一眼, 一副很不屑一顧的樣子, 似乎在說:你這樣也配用支付寶?要是俺家妞在家, 而對著她淘汰給我不久的手機, 肯定要鄙視我:我好好的手機交給你用的, 這才兩個月就被你用得這麼卡。

上網搜搜手機為什麼卡, 除了說下載的APP太多, 就是說微信佔有太多空間。 想想也是, 這兩年光手機下載的各類讀書、聽書和辭典類的APP就有好幾個。

微信占空間多就更別提了, 跟著一教程學微信清理, 果然發現問題嚴重, 總共才16G的手機空間, 微信就占去了3.8G,

光是各類群就不知道有多少個。 家人群必不可少, 同學群貌似也不能刪。 先是同學建大群, 後來發現大群裡沒啥人說話, 聊得來的又建了小群, 小群之後還有更小的群。 從小學到大學, 按理說有三四個同學群就足夠了, 誰知細細一看, 竟然有十幾個, 各種聊天記錄表情包滿天飛, 回頭想想究竟聊的啥, 不記得了。 更有單位同事群, 部門同事群, A報文友群, B刊文友群, 本地文友群, 社區黨工群, 多得數都數不清。

再點開自己的微信訂閱號, 關注的公眾號達一百多個, 那些頭像邊掛著紅點的訂閱號, 仿佛在提醒我已經冷落他們好久了。 大號的不能刪, 資訊多有深度, 需要的時候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要不然人家怎麼會養成大號呢?文友的不能刪, 都是同道中人, 人家好不容易掙個粉, 還想著往5000上奔當上流量主呢, 掉一個粉比啥都著急, 我自己的公眾號不也是一看掉粉就著急嗎?人都是情同此理的。 本地資訊類的不能刪, 每天看看天氣知道怎麼穿衣, 瞭解一下出行走哪條路方便,

哪裡又在修路公交改道了, 某條線路邊又多加了幾個抓拍探頭等。 或者偶爾想找個特色館子小撮一頓, 查找起來倒也方便。 那些生活小竅門之類的就更不能刪, 誰知道什麼時候能用得上呢?統統給我留著。

就這麼留啊留的, 生生地把自己的手機留得走不動了。 手機若是會說話的寶寶, 一定早就拍著肚皮喊吃撐了, 要救命了!我欺它不會發聲, 它就用一個“慢”字消極怠工對付我。

其實, 再回頭看看, 微信裡收藏的那些好文, 從來沒有回頭去看過, 新鮮內容還沒空看呢, 哪有空看那個?收藏的一些報刊徵文, 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再研究研究寫一個應景, 如果有感覺估計當時看到就立馬下筆了。 至於訂閱號裡那亮著紅點提示我從未打開的文, 我也多半沒了打開的興趣。 這麼久攢下來的東西, 我估算了一下, 大概一周不吃不喝啥都不做把所有的時間都坐在那兒看都看不完, 更何況就像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一樣, 這訂閱的內容也是每天都是新的層出不窮, 這些碎片如果打成A4紙累積堆起來,估計可以將好幾個我這麼大的人給埋了。我哪有能力去對付它?

網上有人說,現代人患上了“社交網路囤積症”,如此一對比,好像我就是那不折不扣的一枚。總以為那些東西囤下來,說不定哪天會用得著,這個“說不定哪天”可能永遠都不會來,而我們的內心,卻因為這麼一囤背負著重重的負擔。家裡不用的東西儘快扔,手機裡存著的垃圾卻像寶貝似的攢著。我們不能一邊嘴上喊著斷舍離,一邊又不停地在手機裡攢東西,其結果只會讓我們的心背著重重的負荷前行。

這些碎片如果打成A4紙累積堆起來,估計可以將好幾個我這麼大的人給埋了。我哪有能力去對付它?

網上有人說,現代人患上了“社交網路囤積症”,如此一對比,好像我就是那不折不扣的一枚。總以為那些東西囤下來,說不定哪天會用得著,這個“說不定哪天”可能永遠都不會來,而我們的內心,卻因為這麼一囤背負著重重的負擔。家裡不用的東西儘快扔,手機裡存著的垃圾卻像寶貝似的攢著。我們不能一邊嘴上喊著斷舍離,一邊又不停地在手機裡攢東西,其結果只會讓我們的心背著重重的負荷前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